三月 2025
揮別動盪的2024年,新的一年總體經濟與政治情勢仍充滿不確定性。世界經濟論壇(World Economic Forum,WEF)今年1月發布「2025年全球風險報告」(The Global Risks Report 2025)指出,去年不僅是超級選舉年,全球氣候更創下有紀錄以來最熱的一年;展望2025年,武裝衝突躍居首要風險,其次是極端氣候,地緣經濟衝突則緊接在後。
各國企業領袖已意識到全球動盪與變革帶來的挑戰。PwC Taiwan與全球同步發布的《2025全球暨臺灣企業領袖調查報告》,彙整4,701位全球企業領袖與208位臺灣企業領袖的問卷調查發現,總體經濟不穩定及通貨膨脹仍是多數企業領袖認為影響企業獲利的主要威脅;此外,臺灣企業領袖也相當關注「關鍵技能人才不足」及「地緣政治衝突」帶來的挑戰。
今年調查問卷新增的「科技顛覆」選項,亦是多國企業領袖重視的前三大經營威脅。ChatGPT 2022年底問世開啟生成式AI時代,不過兩年多的時間,DeepSeek就將模型「蒸餾」發揮到極致,以少量算力資源實現逼近ChatGPT的推論成效。正當市場熱議AI「算力至上」發展路徑是否要被顛覆時,馬斯克在2月中旬發表了以20萬顆Nvidia H100 GPU訓練而成的Grok-3,Anthropic又緊接著推出 Claude 3.7 Sonnet,紛紛朝向深度推理模型邁進,將AI規模法則(scaling law)推向極致。百家爭鳴的局面也讓人工智慧(AI)競賽漸趨白熱化。WEF最新「就業未來報告」(Future of Jobs Report)顯示,AI技術正在快速改變勞動市場,預計到2030年,86%的企業將因AI技術發展而轉型。
科技變革與氣候變遷等危機考驗著企業的應變韌性,但同時也是轉型的觸媒。在瞬息萬變的市場環境中,領導者如何洞悉關鍵趨勢,運用新興科技提升營運效率,並透過永續轉型創造長期價值,重塑商業模式,是企業保持競爭優勢的關鍵。除了內部願景與策略,各國政策亦是影響企業發展與決策的重要因素。
在全球動盪加劇的背景下,能源安全與產業政策將在氣候政策討論中扮演高度重要的角色。以臺灣而言,近年在多項永續政策推行之下,臺灣企業領袖對於氣候友善投資的接受度及成本投入均明顯高於全球。標準普爾(S&P)日前公布2025年永續年鑑(The Sustainability Yearbook)評比,從全球 7,690家企業中選出最具永續發展優勢的780家入榜,臺灣總計有70家企業入榜,顯示臺灣企業在永續發展的投入已受到國際的關注及肯定。
危機亦是轉機,科技變革、氣候變遷是挑戰,更是企業重塑的契機。本期資誠通訊摘要《2025全球暨臺灣企業領袖調查報告》重點發現,為企業領袖提供策略參考,以長期願景為指引、規劃轉型路徑,引領企業持續重塑。
封面企劃 | |
專家觀點 | |
專業焦點 | |
資誠智識 |
|
法令解析與輯要 | |
影音專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