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智識精選:2025年1月

global feature
  • 2025-02-26

電動車

軟體定義汽車 – 顛覆汽車產業

報告原文:Software-defined vehicles – revolutionizing the automotive industry

軟體定義汽車(SDV)象徵汽車產業突破性的轉變,其將硬體與軟體分離,創建以架構驅動的平台,並集中管理電氣和電子(E/E)系統。

  • 軟體定義汽車(Software-Defined Vehicles, SDVs)象徵汽車產業突破性的轉變,其將硬體與軟體分離,創建以分層架構驅動的平台,並集中管理電氣和電子(E/E)系統。這種設計可將底層服務整合到各層中,藉此創建應用及功能,並透過標準化的應用程式介面(API)在層與層之間及層內相互存取,確保無縫的操作互通性及靈活性。
  • SDV是一種依賴數位技術的汽車。所有功能,包括駕駛、娛樂、通訊、安全和舒適性,都是透過軟體來運作、管理、控制及進行客製化的。SDV連接到雲端,新的功能可透過空中下載(OTA)持續部署,不需要硬體變更。
  • 目前尚未有製造商推出百分之百的SDV,但中國和美國廠商在這方面的開發速度領先各國。
  • 軟體定義汽車的發展正在重塑汽車價值鏈,預期到2035年,軟體開發(增加360億歐元)、E/E開發(增加130億歐元)和E/E元件供應(增加1990億歐元)等市場將以約5%年複合成長率的速度成長,超過產業平均。
  • SDV的優勢
    • 降低成本:只需一次性開發及驗證成本,運用OTA更新減少召回成本,降低對專用硬體的需求。
    • 縮短上市時間:平行與迭代式開發週期,在虛擬環境中快速進行原型設計/測試,更容易的軟硬體整合。
    • 差異化的商業模式:基於訂閱制或使用量付費的服務,透過OTA更新獲得持續收入,功能差異化定價成為可能。
    • 性能提升:運用資料來提升性能,具備基於感測器測量資料的智慧控制,提供AI支援的服務。
    • 升級和靈活性:透過OTA更新(無需硬體變更),支援遠端維護及修復,可根據用戶和法規需求進行配置。
    • 現代化的用戶體驗:根據品牌和用戶偏好進行客製化,提供類似智慧型手機的介面及最新的用戶體驗。
    • 生態系統整合:可輕鬆整合到多個生態系統中,使用第三方應用程式,更易於與設備供應商合作。
    • 改善的安全性:提供進階安全功能、車聯網(V2X)資料交換及群體智慧、遠程車輛控制和防盜措施。
  • 透過其分層的軟體和硬體顛覆,在SDV架構中,軟體開發和執行工作得以從硬體架構獨立出來。此架構的轉變有望顛覆汽車價值鏈,重新定義產業的策略和營運模式。SDV主要有四個顛覆方向如下:
    • 產品技術與架構:軟體為基礎的功能伴隨著集中式運算出現,並透過OTA更新和雲端服務延長產品生命週期。
    • 價值鏈和新產業參與者:來自汽車產業外的參與者加入市場,提供更多服務,並與OEM直接競爭。透過平台的合作創新、協作和收益共享,應對產品複雜性。
    • 策略選擇:調整價值主張(value proposition)和商業模式,應對激烈的競爭,並重新擬定策略以加快開發速度。
    • 營運模式:涉及組織、治理、流程、人才和文化的轉變。運用整合工具鏈進行持續及規模化的開發與認證。
  • 不同地區的SDV發展情況,將因生態系統、技術、客戶和監管特性而異。預期歐洲生態系統仍將由OEM驅動;中國市場則將由科技公司主導,顛覆傳統汽車產業鏈並重塑價值主張;美國則傾向朝OEM、科技廠權力平衡的模式發展。
  • 歐洲:因相關科技公司較少,生態系主要由OEM主導;自動化技術發展受限於既有的複雜平台,上市時程緩慢。因客群較為保守,網路安全與資料隱私成為當務之急;監管環境分散,但主要著重於去碳化及資料/交通安全保護。
  • 美國:科技公司在ADAS/AD、E/E和雲端領域表現較為強勢,自動化技術則由科技公司和OEM推動。消費市場具有追求便利的強大客群及數位消費生態系統。因監管環境分散,部分州有本地化創新中心以支持當地政策。
  • 中國:科技公司在ADAS/AD、E/E和雲端領域表現強勁,甚至已躋身OEM/Tier 1廠。近年市場專注於BEV與車聯網,促使軟體驅動的架構迅速普及,但對品質的關注較少。監管環境協調,重視集體利益(如資料提供的義務)。
  • 面對產業朝SDV快速過渡的趨勢,汽車產業參與者必須迅速行動,並實施以下五項關鍵行動:定義SDV策略和市場定位、從全球重心轉向區域重心、採用獨立於硬體的軟體架構、經營合作夥伴關係、創建現代化的開發生態系統。

報告摘要時間:2025年1月14日

關注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