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誠通訊第395期封面企劃:化挑戰為價值 重塑未來在即

隨著技術逐漸成熟,未來企業將以生成式AI作為通用技術核心,需透過打造負責任的AI治理環境,應對技術衍生的法規與倫理議題,建立可信任的AI,才有可能擴大應用層面,激發科技創新價值。

科技 AI 投資人

在不斷變化的全球環境中,許多因素正迫使企業加速轉型步伐。經濟學人《2025全球大趨勢》(The World Ahead 2025)指出,關稅、地緣政治挑戰及美國新政府等議題將影響全球,2025年同時也是人工智慧(AI)落地應用的關鍵時刻,可能為企業帶來提升效率和驅動創新的機遇。為應對大環境的挑戰,企業在生成式AI運用、供應鏈重組及氣候友善投資等領域展開積極布局,靈活應對可能面臨的風險,提升永續競爭力。

PwC Taiwan 最新發布《2025全球暨臺灣企業領袖調查報告》,針對全球109個國家及地區,匯集4,701位全球與208位臺灣企業領袖的卓見。調查結果顯示市場信心回溫,58%全球與50%臺灣企業領袖樂觀看待未來一年的景氣,但總體經濟不穩定和通膨仍具威脅,地緣政治衝突亦提升供應鏈不確定性。30%全球企業領袖未來一年將投資美國,以因應「在美國製造」壓力。對臺灣企業來說,除了中國大陸,美國已成為主要海外投資地區(27%),此外,南向國家也是臺商移轉供應鏈布局重點。

擁抱生成式AI 建立信任為擴大影響力關鍵

2024年企業採用生成式AI的比例大幅提升,全球企業自2023年32%大幅增加到83%,臺灣則從14%增加到58%,顯見企業積極擁抱AI革命新浪潮。值得注意的是,34%全球與32%臺灣企業已因採用生成式AI而增加利潤,17%全球與21%臺灣企業更因業務成長增聘人力,結果優於原先的預期。

然而,臺灣企業未來三年大幅應用生成式AI的比例仍偏低,僅13%將運用於資訊系統及9%運用於營運流程,全球的比例則分別達到47%及41%。相較於全球企業領袖有33%高度或非常信任生成式AI,臺灣的比例僅5%。顯示臺灣企業領袖對於全面採用AI踟躕不前,可能為對AI的信任度不足所致。

2024 臺灣企業轉型現況及需求調查報告》結果亦顯示臺灣企業的AI應用處於萌芽階段,現階段多聚焦於提升工作效率與生產力。而隨著技術逐漸成熟,未來企業將以生成式AI作為通用技術核心,需透過打造負責任的AI治理環境,應對技術衍生的法規與倫理議題,建立可信任的AI,才有可能擴大應用層面,激發科技創新價值。

永續投資助長期發展 三成企業已提升財務效益

全球永續浪潮下,許多企業已將氣候友善投資納入長期規劃。25%全球及53%臺灣企業領袖過去一年已進行氣候友善投資,並可接受氣候友善投資報酬率較低。過去五年,36%全球與54%臺灣企業因氣候友善投資而增加成本,同時33%全球與37%臺灣企業也因氣候投資獲得營收成長。

哈佛商學院研究也佐證了氣候投資的長期策略價值,進行氣候友善投資的企業二至四年間平均利潤率降低1個百分點;然而,若成功將產品融入氣候解決方案,每年可創造較競爭對手多2到3個百分點的收入成長。可見永續投資不僅是響應政策法規要求,更可為企業建構差異化競爭優勢。

創新開拓新市場 併購提升競爭力

越來越多企業感受到重塑的急迫性,63%全球和49%臺灣企業領袖已採取重大行動改變企業價值創造模式,其中最普遍的轉型策略為「開發新產品或服務」與「開發新客戶群」。38%全球與40%臺灣企業領袖過去五年內已跨入新產業並創造營收。

為因應外在變化,除了持續內部創新,企業更透過併購等外部策略增強競爭優勢。未來三年,54%全球與22%臺灣企業領袖計劃進行至少一件併購交易,其中61%全球與47%臺灣企業領袖將藉此跨入新產業。根據《2024全球併購產業趨勢報告》,生成式AI被視為促進各類交易的催化劑,能夠創造新收入來源、改變商業模式與合作關係。透過併購,企業得以快速進入新產業和獲取新技術,或出售非核心業務以優化投資組合,加速成長與業務轉型,都有助於在未來市場中保持競爭力。

快速變動的世界迫使企業重新定義永續價值,唯有抓住機會,強化供應鏈韌性,將核心價值延伸至新領域,才能化危機為轉機,在未來世界的競爭格局中搶占先機。

提供您更完整的產業、法令、及市場資訊

訂閱電子報

關注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