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被稱為AI代理(AI Agent)元年,許多趨勢報告看好AI代理於商業應用的潛力。史丹佛大學《2025 AI指數報告》曾指出,在執行短期任務時,AI代理的速度可達人類專家的四倍。除了提高生產力,AI代理具備感知、推理和學習能力,其自主決策與執行複雜任務的能力,使許多人相信此技術將徹底改變企業營運模式,成為企業革新與增強韌性的重要契機。
根據WEF於今年5月發布的《首席經濟學家展望》,45%的經濟學家預測,AI將在2025年對商業產生顛覆性影響,相似比例的受訪者認為未來十年AI有望為全球GDP帶來約5個百分點的成長,另有三分之一看好更高的成長潛力。
然而,AI浪潮雖帶來變革契機,也為就業市場投下變數。國際勞工組織(ILO)研究指出,全球四分之一的工作可能受到生成式AI影響,未來許多職場技能面臨淘汰或重大轉型。而近期PwC《2025全球AI職缺動態調查報告》發現,企業在導入AI後並未出現大規模裁員,反而帶動員工人均營收與生產力提升,並促使部分職能轉型與新興職缺成長。顯示企業所面臨的挑戰並非裁員,而是如何提升員工技能以適應新的工作型態。
臺灣政府也將AI人才政策視為國家戰略重點,例如行政院「臺灣AI行動計畫2.0」預計於2025年投入157億元,用於推動AI人才培育、技術深耕與產業發展等目標。此外,經濟部、數發部與勞動部分別提出計畫案,補助企業員工之數位轉型與AI技能培訓費用,企圖強化AI人才培育。
要讓AI發揮最大價值,具備AI專業且熟悉產業脈絡的跨域人才,將是驅動組織變革的關鍵。本期《資誠通訊》特別摘錄《2025全球AI職缺動態調查報告》的重點觀察,解析全球AI人才供需趨勢、職缺技能轉型方向與產業現況,盼協助企業前瞻部署關鍵職能,強化組織韌性,在全球變局中打造長期競爭優勢。
封面企劃 | |
專家觀點 | |
專業焦點 | |
資誠智識 | |
法令解析與輯要 | |
影音專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