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月 2024
過去三年,全球經歷了疫情、地緣政治動盪、供應鏈中斷以及多起極端氣候事件,在過去二十年幾乎不太可能同時發生。然而,這些撼動全球的問題接連出現,正呼應了聯合國最新的互聯性災害風險報告,其中提及不可逆轉的「風險臨界點」,包含生態系統崩潰、糧食危機、頻繁的高熱與乾旱、建築保險失效等。這些風險臨界點相互關聯,地區問題可能波及全球,使新的風險層出不窮,各種無法預期的情景將不斷挑戰企業的韌性。為了避免情況進一步惡化,達成2050年淨零排放的目標已成為全球刻不容緩的任務。
未來全球的生產、運輸和貿易方式將發生重大變化,朝向碳中和的目標邁進。在這個過程中,ESG策略(環境、社會與治理)將成為企業推動低碳轉型與永續發展的關鍵。企業透過碳盤查、規劃減量路徑、制定轉型策略到永續溝通揭露,更進一步發展以自然為基礎的新解方,並依據企業的產業別和轉型階段擬訂相應對策。
近年來,ESG投融資的快速成長,亦反應投資人對企業ESG表現的高度關注。根據PwC Taiwan《2024臺灣企業領袖調查報告》,超過九成的全球與臺灣企業正在進行減碳,且41%全球與29%臺灣企業領袖可接受氣候友善投資報酬率較其它項目低。此外,金管會發布「本國銀行業氣候風險財務揭露指引」及「保險業氣候相關風險財務揭露指引」,要求國內82家銀行及保險業者,須於2023年6月底前公布氣候相關財務揭露(TCFD)資訊,便是期望透過金融業的影響力,推動相關的投融資活動,以帶動其產業客戶及其整體價值鏈共同實現淨零排放的減碳目標。
然而,在實踐ESG策略時,企業往往會面臨諸多風險和挑戰。為了有效管理和緩解風險,保險作為一種風險管理工具,將發揮至關重要的作用,使企業能夠在應對氣候變遷、自然災害以及市場波動等不確定性時,分散風險、降低損失,專注於推動低碳轉型和永續發展。
在全球邁向淨零轉型的過程中,保險業扮演著不可或缺的推動角色。保險公司作為承保人和資產擁有者,需要持續監測和分析外部環境因素,靈活調整業務策略,以保持競爭力和穩定性。本期《資誠通訊》分享《保險業ESG趨勢:2050年視角》的重點發現,關注保險業於非壽險承保中的角色,解析氣候與社會變遷對各產業的影響,以及保險業如何透過創新和風險管理,協助企業克服挑戰,從而實現永續發展的目標。
封面企劃 | |
專家觀點 | |
專業焦點 | |
資誠智識 | |
法令解析與輯要 | |
影音專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