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誠通訊第393期:AI賦能企業永續

十二月 2024

編輯室報告

地緣政治衝突、經濟波動及氣候變遷等挑戰考驗企業韌性,歐盟企業永續發展報告指令(CSRD)等政策規範,要求企業揭露其環境與社會影響,並遵循雙重重大性原則,促使企業重新調整經營策略,將永續目標融入經營核心。經濟合作暨發展組織(OECD)於2024年發布的《全球企業永續報告》指出,全球2022年總市值約98兆美元的43,970家上市企業,約有9,600家(市值約85兆美元)已揭露永續相關資訊,顯示揭露永續成果已是企業必備課題。這些規範不僅能提升透明度,強化企業環境、社會和公司治理(ESG),還能協助企業在短期利益與長期發展間取得平衡,從而滿足利害關係人的期望,塑造企業的核心競爭優勢。

永續轉型是在風險中尋找機會,更是企業創造價值的核心。數位化和創新則是維持長期競爭力與市場領導地位的關鍵。其中,人工智慧(AI)被稱作第四次工業革命的核心,生成式AI應用更具有顛覆產業的潛能。各國政府大力支持AI發展,臺灣政府亦積極推動企業運用AI技術進行數位轉型。經濟部宣布從2024年起,四年內預計培養20萬名AI人才,期望2028年製造業運用AI的普及率達到50%。搭配法規鬆綁、開放資料及投資抵減等措施,強化臺灣的AI研發能量與基礎環境,幫助企業實現AI轉型,提升產業競爭力,並推動永續發展。

根據經濟部2024年7月所公布的「112年度全國電力資源供需報告」,預估臺灣AI科技的用電需求從2023年的24萬瓩增加至2028年的224萬瓩,增加200萬瓩,成長約8倍。儘管用電量上升意味著增加溫室氣體排放,對環境帶來壓力,AI對企業重塑仍具有無窮的潛力。AI工具能夠優化供應鏈管理,提高能源效率及促進能源轉型。WEF報告預測,至2030年AI有潛力協助減少全球5-10%的溫室氣體排放。此外,AI技術具有顯著的財務潛力,可協助企業降低成本、提升經濟效益;還可以整合複雜的跨部門數據來源,減少人為錯誤的風險,加速永續報告書編製,協助企業遵守日益嚴格的法規要求。

在全球經濟與社會劇烈變遷的背景下,永續轉型已成為政策和市場競爭力的核心,企業應把握機會,推動具經濟效益的永續發展計畫。本期《資誠通訊》分享《企業長青關鍵白皮書》關鍵發現,深入剖析企業如何善用AI減少碳足跡,在邁向永續目標的同時,還能降低營運成本,創造業務新機會,確保企業競爭力持續成長。

提供您更完整的產業、法令、及市場資訊

訂閱電子報

關注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