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月 2022
新冠疫情加速改變大眾對娛樂暨媒體商品、服務的使用習慣,持續催生新興娛樂形式和媒體內容的出現,已是顯而易見的事實;不過,隨著疫情成為全球新常態,我們如今對OTT影音串流等宅在家便可享受的新媒體,仰賴程度很可能超乎多數人的想像。
根據聯合信用卡處理中心對臺灣民眾刷卡數據的分析,2021年國人每月刷卡追劇的金額平均逼近三億元;若將時間軸拉長至疫情來襲的2020、2021兩年進行統計,臺灣平均每月新增五萬持卡人投入影音串流市場,其中又以2021年六月實施三級警戒期間,單月新增逾八萬持卡人刷卡追劇為最高峰。繼全球串流影音龍頭Netflix於2016年正式登台後,Apple TV+、Disney+、HBO Max等重量級國際OTT串流平台也於近年紛紛搶灘,如今臺灣便有十個以上的影音串流平台可供選擇。
PwC Taiwan最新發布的《2022全球與臺灣娛樂暨媒體業展望報告》(PwC Global Entertainment & Media Outlook 2022-2026)針對16個娛樂暨媒體產業別,以及包括臺灣在內的52個區域市場進行調查與分析,結果發現,在2021年扮演臺灣娛樂暨媒體業主要成長引擎的網路廣告(營收年增23.4%)、OTT影音(營收年增16.8%)等,未來五年也將持續成為臺灣娛樂暨媒體產業重要的成長動能。
不過,當娛樂暨媒體商業模式隨著疫情來襲加速轉型,原有的產業平衡也逐步崩解:包括捍衛市場版圖的舊勢力及試圖顛覆現況的新勢力、目前的娛樂暨媒體業者及搶進元宇宙、NFT等下一波數位浪潮的企業,乃至市場監管者、全球科技平台業者之間,關係均日益緊張。國家通訊委員會(NCC)於2022年五月通過的「網際網路視聽服務法」草案架構,將Netflix、Line TV等國際影音串流業者,本土業者CatchPlay、LiTV,乃至電信業者成立的myVideo、FriDay等OTT平台,都納入監管範圍,即是一例。
本期《資誠通訊》除分享《2022全球與臺灣娛樂暨媒體業展望報告》中的產業現況及最新趨勢,探討疫情下消費者行為的改變,亦希望能在此刻的娛樂暨媒體競爭新局下,為業者尋找轉型契機,乃至與產業內、外各方勢力建立理想的競合關係,共同為善用新興科技平台,提供更豐富的娛樂暨媒體內容而努力。
封面企劃 | |
專家觀點 | |
專業焦點 | |
資誠智識 | |
法令解析與輯要 | |
影音專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