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誠通訊第375期:打造企業韌性,在危機中壯大

五月 2023

編輯室報告

疫情期間勞動力缺乏、港口貨櫃積壓,供應鏈中斷是許多企業的夢魘。反映歐亞美三大洲主要十二條航線的波羅地海貨櫃運價指數,從疫情前約1,500美元,至2021年底上漲至11,134美元高點,企業運輸成本大漲。即使疫情後通膨升溫,市場需求下降,運價卻無法回落至疫情前價格。國際海事組織在2023年1月宣布船舶減碳規定,全球所有5,000總噸以上船舶須接受碳強度評級,老船汰舊換新、新船供應出現缺口,供應鏈挑戰仍未完全緩解。

不僅是供應鏈中斷,《2023臺灣企業領袖調查》受訪企業領袖認為,總體經濟不穩定及景氣衰退是未來12個月經營挑戰之外,地緣政治衝突是主要挑戰之一,相對於臺灣企業領袖選擇調整市場布局的比例較高,全球企業領袖則較多選擇投資於增加網路安全與數據隱私。這樣選擇其來有自,《2023數位信任洞察報告》訪查3,522位全球企業領袖與資安專家發現,過去三年間,全球27%企業因資料外洩,損失100萬至2,000萬美元或甚至更多。而臺灣受到網路攻擊的損失,先不論資料勒贖,單以個資外洩為計,據刑事局統計全民財損已高達近70億元。

在新冠病毒與電腦病毒聯合出擊的連鎖反應下,企業如何為自身打造韌性,將是未來的核心競爭優勢,在全球42個地區1,812位企業領袖受訪的《2023全球危機與韌性調查報告》中,受訪企業領袖未來最擔心會發生的兩大衝擊事件,即是網路攻擊與供應鏈中斷。

金管會日前指出,證交所與櫃買中心已修訂相關法規,要求上市櫃公司若發生重大資安事件,最晚須在次一營業日股市開盤前2小時發布重大訊息,違反者最重可罰500萬元。而所謂「重大資安事件」,金管會說明是指「造成公司重大損失或影響者」,由上市櫃公司自行判斷是否造成重大損害或影響。除此之外,上市櫃公司還須於年報或公開說明書中,敘明資通安全管理政策與方案、投入資源、資安風險影響程度與相對因應,若遭受重大資安事件也須說明影響;並要求上市櫃公司必須設置資安長或資安專責主管,至少一千三百餘家上市櫃公司於今年底須完成設置。

法律僅是企業社會責任的最低標準,企業唯有釐清將面臨的衝擊,以提早進行準備。企業韌性構成,來自於策略、營運、財務具有得以因應變化的彈性,《2023全球危機與韌性調查報告》提出從整合力、領導力、規劃力三大要素打造企業韌性體質,於危機發生前發掘致勝先機。

damil gettyimages

提供您更完整的產業、法令、及市場資訊

訂閱電子報

關注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