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市場分析與觀點 – 2023年4月

中國商情

普華永道發布《在華跨國企業高管洞察:亞太供應鏈重塑》調研報告

普華永道四月初針對逾百位跨國企業高層進行調查,發布《在華跨國企業高管洞察:亞太供應鏈重塑》調查報告,發現超過八成受訪企業將「本地市場巨大」列為在中國大陸建立和保留供應鏈的考慮因素,其次為「完善的產業鏈和相關的配套設施」(40%)。亦有超過八成受訪企業將「地緣局勢不明朗」視為供應鏈最大挑戰。即使如此,70%受訪企業表示不考慮將生產或採購部門遷出中國大陸,顯示對中國大陸市場發展具高度信心。

數位化、綠色低碳、永續發展將是驅動城市變革的重要議題:《機遇之城2023》報告

中國發展研究基金會與普華永道聯合發布《機遇之城2023》報告,指出中國城市完成都市化初步目標後,數位化、綠色低碳、永續發展將成為下一波趨勢,並從經濟發展、社會民生、城市基礎建設、自然環境、人口、城市治理、城市影響力等十大面向,針對國內城市進行評估並加以排名,前四名分別為:北京、上海、深圳、廣州。整體來說,京津冀、長三角、粵港澳大灣區是目前最具領先優勢的三大城市群。

策略產業/重點議題

【TP知.道】出口遊戲業務相關的移轉訂價考量

隨著中國大陸近年海外遊戲市場加速成長,中國大陸商務部等27個部門於2022年七月發布《關於推進對外文化貿易高質量發展的意見》,針對遊戲及影視產業出口,提出擴大審核試點、獲認定企業可享增值稅免稅或零稅率。基於商業需求及發展階段所需,遊戲商將營運、發行功能建置於境外,須留意價值鏈利潤安排與交易定性;若研發功能亦建置於境外,是否具備人員實際進行研發與營運,且具有管理功能將是移轉訂價之關鍵。

【智話醫藥醫療】《中國製藥產業的企業結構現狀及發展趨勢》重磅發布

中國醫藥企業管理協會與普華永道聯合發布本報告,分析中國大陸製藥產業的企業結構與發展現狀,並分析研發型(家數約3,000-5,000家)及生產型企業(~3,200家)兩大類製藥產業發展。隨著研發成為製藥產業重心,委託研究機構(CRO)應運而生,預計2023年中國大陸CRO市場可達人民幣1,118億元。生產型企業則呈兩極化發展,帶量採購催生相對寡頭廠商並持續淘汰落後產能,前百強企業至2020年已占市場32%營收。

【金融視點】中國銀行業協會與普華永道共同發布《中國銀行家調查報告(2022)》

中國銀行業協會與普華永道於三月底聯合發布《中國銀行家調查報告(2022)》,針對全國31省、共1,989位受訪者進行調查。結果發現,24.1%的銀行家認為未來三年中國大陸GDP將維持4.5-5.0%,21.8%則認為成長區間介於5.0-5.5%。銀行家關注的外部環境因素為金融監管政策(65.5%)、宏觀經濟政策(58.7%),55.4%受訪銀行家認為金融科技將引領銀行業數位轉型,並帶動業務成長。

投資、消費雙回暖,體育產業蓄勢待發,強勢反彈—普華永道發布《全球體育產業調研中國報告》

PwC訪查全球43個國家及地區、507位體育產業領域受訪者,於三月發布《全球體育產業調研(第七屆)中國報告》。預估未來三至五年,全球體育市場將維持6.6%年成長,受益於全民健身潮、消費轉型、政策利多等因素帶動,中國大陸傳統賽事與營運場館仍有消費增長空間,中國大陸體育產業市場將維持5.2%以上年成長率。從投資角度來看,中國大陸已超過北美成為全球電競最大市場,電競商業化項目較受市場青睞。

資本市場

聯交所18C規則正式發布—科技企業香港資本市場擁抱融資新機遇

香港聯交所於三月底發布「特專科技公司上市制度」諮詢總結,確定於主板《上市規則》中加入第18C章,並於三月31日正式生效。特專科技公司除了港交所公布範圍之外,亦可包括高成長潛力、核心業務應用新技術、研發為主要活動之公司。此項新規定放寬特專科技公司上市要求,將已商業化公司最低預期市值由80億港元降至60億港元,未商業化公司則由150億港元降至100億港元,同時亦放寬對企業最低研發支出的要求。

稅務及其他法規

中華人民共和國稅收概述2023

有鑑於中國大陸徵收稅種極為廣泛,包括所得稅(企業所得稅和個人所得稅)、流轉稅(增值稅和消費稅)、房地產相關稅收(土地增值稅、房產稅、契稅、耕地占用稅、城鎮土地使用稅)和其他如印花稅、關稅、車輛購置稅、車船稅、資源稅、城市維護建設稅等,普華永道以截至2023年三月31日為止的公開訊息為基礎編寫此手冊,對重要的稅務問題進行解答。

香港地區啟動意見徵詢—為處置股權權益的本地收益提供稅務明確性

香港於今年初起實施優化後的指明外地收入豁免徵稅機制,雖讓資本性質的本地處置收益免去在香港繳納利得稅的負擔,但判斷相關收益屬收入性質或資本性質,仍須基於個案相關事實和情況進行「營業標記」分析。香港因此於三月底發布《提高處置股權權益的本地收益的稅務明確性諮詢文件》,指出除部分豁免情形外,若投資人實體於處置股權權益當日的前一天,連續至少24個月持有被投資實體至少15%的股權權益,則前述優化機制將適用於處置該股權權益的本地收益。

關注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