決策要明快、要大膽,並隨時調整


蔡明哲|中山醫學大學附設醫院總院長

本著仁心濟世的胸懷,以及提供醫科學生實習教學場地的初衷,中山醫學大學創辦人周汝川博士於 1966 年創立中山醫學大學附設醫院,秉持著「醫人、醫病、醫心」的宗旨,服務民眾超過一甲子的時間。

面臨 COVID-19 疫情衝擊,站在醫療第一線的中山附醫不僅挺住壓力、成功守護民眾健康,甚至在醫院人流大減之際,營運逆勢成長。來看蔡明哲總院長如何在挑戰來臨之前,以其前瞻眼光提前布局,並深入分享疫情將如何催化臺灣醫療產業的數位轉型。

 返回索引︱CEO 觀點

Q:COVID-19 疫情改變了各行各業,從您的角度來看,這波疫情對中山附醫有哪些影響?對整個醫療產業產生哪些改變?

A:拜 COVID-19 疫情之賜,大家開始意識到「醫療」與整個國家的「經濟發展」息息相關,包括公共衛生、防疫的緊急應變,都關係到整個國家能否正常運作。

首先,這波疫情讓臺灣人的就醫與陪病文化產生極大改變,過去民眾去醫院就像去百貨公司、大賣場,我們不斷與之宣導「急診區閒人勿進」的觀念,多年始終無法成功,但經過這次疫情,就醫文化有很大的轉變,不僅醫院的動線規畫改善,臨床服務量也大幅降載。

然而,無論疫情如何嚴峻,有些病人還是需要就醫,隨著不必要的醫療支出減少,必要的醫療支出與醫療品質便可提高。過去這段期間,我們的癌症治療團隊的開刀臺數反而增加,這也是為什麼我們的健保業績,反而在疫情期間有二位數的成長,我認為這是疫情帶來的良性循環。

這次疫情也加速醫療產業變化的速度,讓民眾、政府、還有醫療單位,重新思考我們需要怎麼樣的醫療,改變包括:

  • 視訊診療:2021 年五月中本土疫情加劇,民眾不敢到醫院,健保局馬上同意醫療單位可採視訊看診,且給予健保給付。自此之後,包括泌尿科、皮膚科、身心科等科別,透過視訊看診的人數快速增加,輔以 AI 等科技的導入,我相信視訊診療將是未來國家在推動醫療產業發展上,極為重要的一環。但醫療終究是有接觸、有溫度的行業,科技雖可協助醫生看診,但無法百分之百取代醫師的功能。
  • 穿戴式裝置:過去,穿戴裝置如果是智慧手表,其主管機關為經濟部,但若是醫療等級的穿戴裝置,主管機關又變成衛福部食藥署。因為疫情,終於讓這兩個部會願意坐下來討論如何鬆綁,也讓IT等跨領域的業者,有機會跨進來一起刺激醫療產業的改變。

Q:中山附醫營運能夠逆勢成長,相信與面臨危機所做的決策有關,可否請總院長分享您針對疫情所做的應變及判斷?如何化危機為轉機?

A:回想在疫情期間,我們應變得宜的做法有:

  • 加快防疫會議決策速度:
    自 2020 年八月我接任總院長以來,大幅精簡參與防疫會議的人數,後來甚至改為視訊會議,並將會議時間壓縮在 40 分鐘之內,每天早上 7:50 召開會議,8:30 醫師看診之前一定要結束。
    過去的防疫會議之所以開很久,是因為討論冗長,但我要求決策要明快、要大膽,若政策有改變,可再隨時調整。如果決策可以隨時滾動式修正,就不需要花很長時間討論。防疫會議的頻率,也從疫情最緊張時期的每天召開,慢慢降為成一、三、五舉行,到現在已降到一周一次。
  • 靈活調度病床與內部資源:
    2021 年五月底,由於北北基確診數持續增加,我們被中央徵召 10% 的一般病床、20 張加護病房的床位,但我推測,之所以需要向中南部醫院徵收病床,必定是重症病人多到北部醫院無法負荷,所以我決定一口氣撥出 76 張一般病床、以及40張加護病房病床。
    因為剩下的床位有限,我們必須加速「翻床率」,讓該出院的人出院,讓應該住進來的癌症病人、身心科病人住進來。加上過去這段期間,因為大家戴口罩,讓德國麻疹、腸病毒病人大幅減少,我們靈活運用空出來的耳鼻喉科、小兒科病房。
    在非常時刻,將醫院的每張病床做更靈活、有效率的運用,將醫療資源留給迫切需要的人,提供以價值為基礎的健康照護,而非拚價格的照護,因此,我們不僅能服務患者,醫院營運還能逆勢成長。

Q:除了視訊診療,科技在臺灣醫療各項應用嶄露頭角,您認為科技在臺灣醫療產業將扮演什麼樣的角色?

A:AI 要完全取代醫生我認為不太可能,過去老一輩的醫生在做疾病判斷是靠著經驗累積、靠感覺,但 AI 可以把這個判斷數據化、具象化,成為醫生最好的幫手。

目前中山附醫是整個中部地區,肺癌治療人數最多的醫院。2020 年中山附醫成立跨院校的 AI 中心,直接隸屬於總院長辦公室底下,專注的項目就是肺癌診斷。目前我們與政府合作,在中山附醫建一個資料庫,裡面有肺癌細胞從 DNA 到後續進行標靶治療的藥物作用、細胞分析等資料,我們希望在肺癌的領域建立起一個完整的資訊平台,並與其他醫院分享。

此外,我們也參與中研院跟衛福部共同開發的全台生物資料庫計畫,這資料庫裡頭收的不只是癌細胞,也收一般疾病的細胞,目前共有九家醫院參與,各自貢獻較為專長的領域資訊,如臺大醫院擅長肝癌治療、中山附醫擅長肺癌,大家把各自的臨床經驗聚集在此平台上,讓精準醫療、臨床試驗得到驗證。未來這個生物資料庫將非常重要,除了生技業以外,未來藥廠在開發標靶治療新藥時,都可根據這些資料做研發。

Q: COVID-19 大幅改寫既有秩序,在後疫情時代,中山附醫未來打算增加哪些方面的投資?

A:過去三個層級的醫院都在講價格,削價競爭搶病人,但經過這次疫情,證明了「分級醫療」是可行的,民眾自動分流,小病不用到大醫院就醫。在後疫情時代,醫學中心剛好可以推 value base 的 health care,這才是正途,從診斷到標靶治療、細胞療法,都是基於病患的 DNA 與疾病所研擬出來的療法,提供整合式的 total care。

展望未來五年中山附醫的發展與規劃,除了希望把專一個癌症打造成中山附醫的品牌,我們也積極投資長照的垂直整合。所謂投資,不見得要自己蓋老人院或安養院,而是讓中山附醫成為一個平台,整合鄰近的地區醫院、安養院跟護理之家,包括在家安養、社區型、機構型的照護機構,讓民眾只要進到我們這個醫療照顧體系,就可以得到所有需要的醫療與照護。

我對中山附醫的期許是,這套照顧體系的規模也許不是最大,但必須讓民眾信賴,我們隨時保持開放與互信心態與任何機構或同業合作,目前中部地區已有 300 多家診所與我們合作,這就是信任的力量,彼此互信互惠,規模自然不斷開枝散葉。

關注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