善用疫情轉機,勇於對外投資、掌握全球關鍵資源


張建一|台灣經濟研究院院長

成立於 1976 年的台灣經濟研究院,是臺灣第一家由民間設立的獨立學術研究機構,成立宗旨為從事國內、外經濟及產業經濟研究,並將研究成果提供政府、企業及學術界參考,以促進我國經濟發展。

在台經院服務逾 20 年的張建一院長,自 2019 年三月上任以來,致力拓展台經院產業研究的廣度跟深度,當 COVID-19 疫情打亂既有產業規則及國際角力,身為民間最大智庫的台經院積極獻策,呼籲政府及臺灣企業須善用此契機,持續吸引外資投資臺灣,並彈性在全球不同國家設點、布局,藉此促進臺灣的外循環。來看張建一院長對於國際情勢的精闢分析,並提供臺灣企業如何站穩疫情後世界的寶貴建議。

 返回索引︱CEO 觀點

Q:COVID-19 疫情大幅改變既有經濟展望與預測,展望未來一年,您認為全球及臺灣經濟將會如何變化?

A:受到 COVID-19 疫情肆虐影響,2020 年全世界僅有少數幾個國家經濟呈正成長,臺灣在防疫成果與經濟表現全球有目共睹,2020 年 11 月主計總處預估 2020 年臺灣經濟成長率將高達 2.54%;展望 2021 年,主計總處預測全年成長率可達 3.83%,台經院則預測成長率至少 4% 起跳。

成長的主要動能來自:一、隨著疫苗問世,各國之間的旅遊泡泡、商務泡泡越來越多,將有助於民間消費提升;二、投資臺灣三大方案成功引導許多境外資金回流,政府亦積極將這些閒置資金引導到實質投資。可看到台積電持續投資先進製程、大舉擴廠,將有助於臺灣出口表現,除此之外,離岸風電等屬於內需型的投資也持續成長。

回顧過往幾個庚子年,恰巧都是臺灣重要的轉捩點:1900 年,正值日本統治臺灣期間,臺灣大量出口糖、米至日本,開啟臺灣的「大貿易時代」;1960 年,《獎勵投資條例》正式實施,自此開啟臺灣的「大投資時代」;2020 年,疫情加速科技應用與產業升級,政府除放寬中小企業資本額認定標準由八千萬以下調為一億元以下外,亦於 2021 年匡列不少經費協助中小企業做數位轉型,臺灣將走入「大轉型時代」。

展望未來,我認為影響全球經濟復甦時程的關鍵還是在疫苗,隨著疫苗陸續問世、施打,最快在2021年第二季,全球景氣將可望大舉反彈。過去這段時間臺灣防疫措施得當,大部分生產活動未受影響,只要國際需求一反彈,臺灣便可捷足先登。

過去,在亞洲四小龍之中,臺灣的投資占比都是最後一名,但在2020年,臺灣投資占 GDP 比重預估可接近 24%,較 2019 年的 21% 成長近 3 個百分點,已接近日本的水準。不僅國內投資火熱,近年來,包括Google、微軟、Amazon、以及半導體設備商 ASML 陸續來臺設立研發中心,說明了外資對臺灣的投資也在增加,這對臺灣在國際的能見度及未來發展,都有很大幫助。

Q:日前中國大陸主導、東協成員國為主的 RCEP 完成簽署,成為全球最大的自由貿易協定,對於RCEP簽署後的國際局勢,您有何見解?

A:我們必須把 RCEP 的影響、與中國大陸政策、美國政策放在一起分析。在全球化的脈絡下,供應鏈都是根據「比較利益原則」持續調整與變動,從臺灣、到中國大陸、再到東南亞,何處的生產成本低,企業就轉移到何處生產。

隨著地緣政治以及中美之間的角力加劇,未來供應鏈型態會從原本像一串珍珠(每一顆大小差不多,一串項鍊可能多達 20 幾顆)轉變成一串香腸(大小有別,且數量縮減為4-5個),供應鏈從長鏈轉為短鏈、或多鏈的型態。

在此趨勢下,臺灣應該要習慣短鏈、適應多鏈、避免斷鏈,尤其,未來傳染病疫情很可能成為一種新常態,很多平常不被重視的戰備物資,如口罩、防護衣、呼吸器,過去可能生產基地都外移到中國大陸,但經過 COVID-19,包括食品、紡織、石化、鋼鐵、到 ICT 產業,臺灣必須重新盤點其生產及供應鏈的狀況。

這次的 RCEP,簽署國之間的關稅廢除率從原先的 90% 成長至 91%,短期對臺灣影響不大。因為未來至少要十年才能將其他的部分降至零關稅,而這十年,剛好給臺灣轉型的空間與機會,臺灣企業必須把握這段時間加速數位轉型。

短期而言,若有臺灣廠商將生產基地設在中國大陸的,在 RCEP 簽署後,因應中國大陸日益高漲的勞動成本、生產成本,或可思考往東南亞市場移動;更重要的,簽署 RCEP 的 15 國之後可能陸續會有「當地自製率要求」(Local Content Requirements, LCRs),這考驗臺灣企業在不同國家設點、布局的能力,為了降低風險,臺灣企業必須要有 portfolio 管理的概念。

要走向真正的全球化布局,企業不能將所有雞蛋都丟在中國大陸或臺灣,若能讓供應鏈做到就地供應、就近生產,短期可以有效規避關稅,長期而言,也能符合東協各國對於產品自製率的要求。

Q:受到疫情衝擊以及中美關係緊張影響,臺灣廠商面臨生產基地轉移、供應鏈重組等多重挑戰,有哪些隱憂是臺灣企業需要特別注意的?

A:過去政府一直希望引導臺灣企業做全球化布局,但因地理位置相近、語言相通、加上中國大陸祭出許多優惠措施,在過去三十年,臺商的全球化大多侷限於中國大陸化,但在美中貿易戰以及 COVID-19 的刺激下,讓不少臺商開始思考要做真正的全球化布局。

若把臺灣與區域、全球局勢的關係比喻成同心圓,臺灣在過去幾年,雖歷經了經濟撞牆期,但靠著前瞻基礎建設、離岸風電等內需投資、民間消費,臺灣努力突破最內圈的侷限;但到了外圍區域性的圈圈,就很難靠自身力量突圍,臺灣能否加入 CPTPP,目前仍是未知數。

此外,拜登新政上路後,我認為美國與中國大陸的對抗仍會持續,但與川普不同的是,信奉凱因斯學派的拜登走的將是「大政府」路線,比起關稅,更加強調智慧財產權的重要性,未來拜登很可能改用投資限制、出口管制等方式抵制中國大陸,因為中國大陸最厲害就是逆向工程,從美國買一台高端的儀器設備就可以拆解、模仿並山寨。

Q:剛提到的同心圓概念,若臺灣也希望創造所謂的「外循環」,臺灣企業是否可透過更多的涉外投資、掌握關鍵資源來強化全球化布局?

A:現在是臺灣企業全球化布局的最好時機,因為 COVID-19,讓臺灣的國際能見度顯著提高,加上境內資金充裕、新臺幣升值,可看到像工具機大廠上銀,近來積極到歐洲、日本、美國等地設廠或併購公司,藉此掌握關鍵技術,

事實上,歷經 COVID-19,可看到日本半導體產業面臨經營規模跟成本的壓力,迫使部分企業開始進行 portfolio的調整,保留企業的核心事業、釋出部分業務;美國很多企業也一樣,被迫捨棄缺乏競爭力的部分業務。這趨勢對臺灣企業其實是具有策略性意涵的,臺灣企業可更積極利用新臺幣升值的機會,與其將資金投入房地產,不如思考將資金拿來獲取新的技術、市場。

臺灣是全世界 FTA 覆蓋率最少的國家,正因如此,逼出臺灣企業的高度應變能力與韌性,「關稅」本來就對臺灣企業的競爭力影響就不大,我相信在逆境中成長的企業,永遠比在順境中成長的更厲害,臺灣的生產能力、供應鏈管理能力,一向是臺灣的價值所在,臺灣企業應該更積極走出全世界,特別是歐洲,把臺灣的供應鏈管理能力帶過去,藉此交換更多資源。

關注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