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疫情,讓各國看見臺灣的軟實力


張有德|益安生醫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

人稱臺灣醫材教父的張有德,投身生物科技與醫療器材產業超過 40 年,擁有數十項醫材專利,過去曾在美國矽谷經營數間公司,並參與靜脈留置針、心血管內超音波等多項醫療器材的發明。

積極回饋臺灣學界與產業界的張有德,不僅大力推動臺灣史丹佛醫療器材產品設計人才培訓計畫(STB),讓原本是高階醫材產業沙漠的臺灣,慢慢結出豐美的果實;2012 年,在晟德製藥董事長林榮錦出資協助下,成立益安生醫,由張有德擔任董事長,將尖端醫療器材研發能量引進臺灣。來看張有德董事長對於未來生醫產業的精闢觀察,以及 COVID-19 疫情後,臺灣生醫產業的機會點。

 返回索引︱CEO 觀點

Q:隨著地緣政治緊張、中美科技戰白熱化,生物經濟很可能成為未來世界競爭的新熱點,請問您如何看待未來臺灣及各國在生物經濟領域的發展?

A:過去一段時間,中美之間確實有些敵對的味道,但到了2020年,突然跑出一個共同的敵人–– COVID-19,要對抗這個共同敵人,各國還是需要合作。例如,在疫情剛爆發時,各國都需要中國大陸提供病毒基因序列,但當與中國大陸關係敵對時,就會懷疑中國大陸給的資訊是否可靠?

其次,當傳染病來襲,疫苗原料、口罩、防護衣都成為戰備物資,所生產的物資將優先供應本國人使用,雖然目前表面上各國看似小心地攜手合作開發疫苗,但背後的競爭關係其實是很複雜的,尤其,每一款疫苗的買家都是各國「政府」,這中間牽涉到不僅是商業行為、更有外交行為。

過去,臺灣雖然在疫苗生產具備一定能力,但在疫苗開發上仍需仰賴國外的力量,我們要思考,如何貢獻臺灣科技的力量、科學的資訊、病人大數據等資訊,以交換國外的疫苗能夠在臺灣生產、使用。

除了疫苗,各國在製藥、醫材領域也一樣充滿競合關係。以益安的產品為例,目前在臺灣、美國、澳洲等多個國家進行人體實驗,由於過去一年,世界其他國家大多將醫療資源用來處理疫情,與疫情無關的手術、臨床試驗多數停擺,全世界大概只剩臺灣的臨床試驗還可正常運作,這讓全世界其他國家的藥廠,紛紛提出希望能來臺灣進行臨床試驗的要求。

這不僅是臺灣在這波疫情防範有成,更靠著長期以來在臨床試驗領域所累積的信譽。舉個最簡單的例子,在臨床試驗中,時常使用隨機對照試驗法(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 RCT),在執行上,須仰賴人員的高度紀律,確實遵守該方法論的各項協議。過去臺灣在臨床試驗數據的可靠性、不偷學技術的誠信,有目共睹,加上疫情使其他各國陷入停擺,讓很多跟疫情無關的研究、試驗都開始來臺灣進行,一旦國際藥廠把臺灣當作一個可靠的研究試驗場域,這會成為一個長期的夥伴關係。

Q:當從全球化走向逆全球化,疫情又加速各國走回保護主義,您認為全球供應鏈將受到哪些影響?

A:現在全世界都在重組,整個產業鏈、供應鏈也在重組。對任何一個國家而言,一定是希望找尋有研發技術、有生產品質、有誠信的夥伴。目前來看,美國很明顯希望把臺灣拉進它的 partnership 裡,日本、澳洲也慢慢注意到臺灣的優勢。

至於中國大陸,本身雖然是個很大的市場,但是,當外國廠商要進入中國大陸時,很多廠商無法完全信任中國大陸本地的供應商,由於臺灣與中國大陸的地理位置相近,外國廠商很可能轉而找臺灣供應商替代,再加上東南亞市場也在持續成長,在全世界的供應鏈重組過程中,如果臺灣可以藉此跟各國際大廠之間建立起信任關係,對臺灣是一個很好的機會。

尤其,生醫產業最重要的就是智慧財產權(intellectual property)、以及科學數據(scientific data),大家願意相信臺灣研發生產的藥物、疫苗是有品質的,其標示的有效數據是可以被信賴的。在這次疫情中,臺灣的國際地位有效提高,各國開始覺得臺灣是一個可信任、可長期合作的夥伴,也看到很多國際大廠陸續來臺灣設立研發中心,不僅看中臺灣的人才、更看重臺灣的在研發流程的可靠性、軟實力。

Q:疫情對產業造成衝擊,加上全球經濟環境仍存在高度不確定性,請問疫情是否對貴公司造成負面影響?貴公司如何因應?

A:疫情帶來的影響包括:一、銷售受阻:由於各國禁止銷售人員進入醫療場所,不能與醫療人員有接觸,這讓我們的產品銷售、臨床試驗都受到影響;二、原料供應:研發製造需要的各項原料,很可能來自一些疫情比較嚴重的地區,導致某些產品原料必須重新尋找替代或第二供應商;三、與客戶的互動:由於 2020 年大型研討會多數取消,而專業研討會是我們與客戶互動、交流的一個很重要的機會,雖然各個產業都有類似的情況,但我們的客戶就是醫院,所受衝擊又更大。

雖然限制人員流動擠壓我們的產品銷售空間,但我們還是積極維繫跟醫生之間的關係,如嘗試用視訊方式取代面對面銷售、解說產品使用方法等,提供銷售人員更多的 incentive program;其次,改用線上研討會 webinar 取代實體研討會,雖然少了面對面接觸,但專業知識的交流、傳遞仍可以繼續;最後一點是,持續找尋新的產品原料供應商,以及新的市場。經過這次疫情後,讓我們更加了解到企業不能靠單一市場。

Q:疫情促使許多新的營運模式誕生,展望未來,貴公司將增加哪些領域的投資?

A:在疫情期間,所有消費性活動、產品銷售都受到衝擊,成為各家廠商產品汰舊換新、加速研發的好時機。

醫材產業跟 ICT 產業的商業模式不太相同,在醫材領域,製造商、供應商是無法隨便更動的,中間涉及很多認證。在 2020 年,搭上各國大廠紛紛投入新品開發的熱潮,益安的子公司達亞生醫業績不減反增,因為達亞的商業模式,就是協助國際大廠從產品早期的研發、開模測試、到最後產品量產,做到一條龍式服務,由於達亞在產品早期開發階段就跟著大廠一起做,等到疫情過後,產品真正上市時,就能搭著順風車上去。

同樣地,益安生醫也利用疫情期間,更大膽地嘗試一些比較困難的研發專案;此外,過去我們較少涉略中國大陸市場,現在也增加了一些人力和資源,開始了解中國大陸的商業模式並尋找合適的策略夥伴。

Q:歷經疫情,許多企業開始重新思考公司定位與人才組成,請教貴公司未來對於人才的看法與規劃?

A:我認為一家公司人才的組成,應該根據這家公司不同階段的商業需要不斷調整。每當公司成立一個新的專案時,要思考的是這專案的商業模式是什麼?需要哪些人力支援?而非一股腦地硬要把公司每個人都插進去。

當然,若公司既有人才符合需求可優先採用,若不夠,便可考慮從外面引進新的人力。如此一來,員工多元化能力的訓練與培養就變得格外重要,不要讓員工只會做一件事情,這樣當公司定位有所調整時,既有人力就很難去適應。

以益安未來需要的人才來看,除了研發人員之外,隨著公司走向規模化,包括生產端、法規、併購、以及具有中國大陸工作經驗的人,都是我們所希望廣加延攬的。

Q:一直以來,您大力推動臺灣史丹佛醫療器材產品設計人才培訓計畫(STB),能否給臺灣新創醫材公司一些建議與提醒?

A:新創、或任何一家公司,成功要素不外乎「技術」、「資金」與「人才」。很多新創公司常覺得籌措資金有困難,這牽涉到「說故事」的能力,如何用簡短的 pitch 吸引投資人青睞;其次,很多新創公司的 CEO、founder 傾向凡事自己做決策,建議創辦人要能開放心胸,尋找到比自己能力更強的人加入團隊,讓公司走向專業分工;第三,很多新創家對公司股權掌握較深,但真正 value-add 的資金投資人通常會對公司營運有所關切與干涉,但這很可能都是幫助公司成長的重要元素。

關注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