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才要從實務中訓練,最好的訓練就是給予挑戰


劉湧昌|巨大機械工業股份有限公司執行長

成立於 1972 年的巨大集團,最早從臺中大甲發跡,現已成為全球最大的自行車製造集團,以 GIANT(捷安特)、Liv(女性自行車品牌)、Momentum(莫曼頓)與 CADEX(高階零組件品牌)等自創品牌行銷國際,生產基地遍布臺灣、荷蘭、昆山、天津等地。面對車輛產業的劇烈變化,巨大集團堅持掌握核心競爭力、持續提升附加價值,在激烈競爭的市況中穩定維持每年 5% 以上的成長力道,來看劉湧昌執行長對於未來局勢的精闢分析,以及人才培育的獨到心得。

 返回索引︱CEO 觀點

Q:隨著車輛共享、租賃趨勢興起,整個汽車產業面臨巨變,您如何看未來一年巨大本身及整個外在環境的變化?

A:共享經濟確實對各行各業產生很大影響,尤其是從「量」的角度來解讀,但我一直認為,「質」更為重要。

2019 年我們面臨的第一個難題是中美貿易戰,逼得我們必須做產地上的移轉;第二,是歐盟對中國大陸的電動自行車課徵反傾銷稅;第三,就是歐洲的供應端目前還不是非常順暢。但這些都是 operation 的問題,若能克服,我們的成長會更驚人。除此之外,巨大手上握有好幾個成長引擎,雖然整體出貨量會微幅下跌,但產值可維持每年5% 至 6%的成長,換算下來,就是一年 30 億的成長,估計未來五年巨大都會依照這樣的成長節奏走。

當然,隨著消費型態轉變,巨大必須跟著轉變。如我們最近推出的新品牌「CADEX」,主打高端的輪組,就是希望能創造更多附加價值;此外,我們積極經營社群,如巨大生產的功率計(power meter),本身就具備物聯網技術,後台可即時蒐集消費者騎行踩踏的頻率、瓦數,每當完成一趟騎乘,消費者可馬上把數據上傳到社群網站跟朋友分享。

在兩岸的市場,我要求每家店最少要組一個車隊,車隊經營久了,會再延伸長出好幾個社群,透過社群(的討論),可讓顧客更了解我們產品優點。這也是為什麼巨大持續堅持經營實體通路,電商固然重要,但自行車需要人跟人之間的接觸,所以,我們提出來的是「O+O」,將虛實結合在一起,而不是「O2O」。

Q:電動自行車占巨大營收比重逐年提高,能否請您分享電動自行車趨勢發展,以及,巨大對此領域的未來策略及規劃?

A:未來市場將會不斷細分,傳統自行車會存在、電動自行車也會存在。事實上,巨大推電動自行車已超過 20 幾年,我們是第一家把電動車帶到歐洲市場的自行車業者,巨大對於電動自行車的發展與經驗,想得比別人還遠、還多。

電動自行車跟電動摩托車是完全不同的概念,電動自行車必須加上「人」的元素,這一塊,我們累積了好幾十年的經驗跟科學,握有豐富的 know-how。舉例來說,每個人踩踏自行車時,往下踩踏的力道、頻率都不同,我們的自行車可以準確輸出使用者要的功率、瓦數,這讓我們的車子可以騎得比它牌還遠,因為我們車子的反應速度比它牌都快。

Q:巨大在中科的企業總部即將落成,是否在經營策略上具有特別意義?未來是否賦予總部更多的功能?

A:除了換個環境,也希望藉此將生產單位跟幕僚單位稍微分開。生產單位就是一個蘿蔔一個坑,工廠端很多時間在討論成本;但幕僚單位需要更有彈性,討論的是如何增加附加價值。面對功能截然不同的兩單位,管理方式以及賦予的任務就應該不一樣,同時,將幕僚單位獨立出去,也比較容易貼近市場,這是當時總部大樓的初衷。

以巨大現在一年 600 億的(營收)規模來講,要把每一個細節做好,並不是一件簡單的事情,加上我們估計未來每年至少要有 5% 的成長,光是成長的部分就是一家上市公司的規模。因此,我們不可能一直沿用舊的制度與管理,未來總部將會有更多策略上的轉進,包括合併與收購(M&A)、或讓巨大自己的某一個成長引擎 spin off 出去。像我們自己長期在做系統、電子電控、感測器、物聯網的技術研發,當我們決定切入某個新市場時,可以只花半年時間就把產品推到市場。

過去臺灣企業對 M&A 相對沒那麼積極,但現在各家公司都開始重視,因為「速度」越來越重要,外在環境變化太大,有些事該做沒做、或做得比競爭對手慢,不出兩年時間,就可以讓一家公司變得很慘。

Q:隨著巨大持續做策略轉進,需要的人才也越來越多元,貴公司目前的人才是否足夠?若不足,公司如何培養或吸引人才?

A:臺灣的人才肯定不夠,臺灣的人才可以玩所謂小確幸的市場、文創的市場,但要整合(put everything together)、要把 product 變成 project,可能需要花比較長的時間。舉例來講,當電動車趨勢興起,臺灣雖有許多做電機、做馬達的公司,但真的找這些公司來談,所提的 idea、專案規劃,都落後於國際趨勢現況,甚至,當我們開出需要的規格,問對方能否做得出來?能否量產?幾乎沒有一家臺灣廠商能接得起來。

培養人才要跟時間賽跑,除了公司內部自己培養,也要利用外部資源,像我們與國際做馬達、做電機、摩托車多年的 YAMAHA 合作;同時,也跟成大合作,把學生從大學一路帶到研究所,畢業之後,就直接來巨大上班。

但無論內部培養或與外部合作,我認為人才必須從實務中訓練,最好的訓練就是給予人才挑戰、在工作中給予訓練。

Q:就人才的找尋、培養、留任、接等,您覺得面臨到最大的挑戰為何?以及,一般公司常有個迷思,認為人才的培養是人資部門的責任,您如何看待人才招募的責任歸屬(accountability)?

A:這是好問題,一家公司不可能各個位置全都找到適當的人,人才都有某些方面的專長跟某些方面的不足,因此,「團隊合作」就變得特別重要,必須讓團隊能彼此 cover。過去,我們是創辦人跟執行長兩個人決定所有的事,我上任後的第一件事,就是把組織區分為製造、業務、行銷、品牌、幕僚、法務、財務等 14 個機能,如此(組織分工)才能面對未來的硬仗。把各機能的舞台架構好、把資源整合好,之後,我就放手讓各機能去衝。

過去臺灣很多企業或是某一部份人,專注在特定領域或固定位置,很容易讓思考或看事情的方式有所侷限,我們則是每周三會把各機能長聚在一起舉行團隊會議,分享各機能正在做哪些事情?遇到哪些困難?透過會議,讓各部門之間彼此分享,不僅可有效破除本位主義,且可透過各機能的角度來控制新專案的風險。

至於人才招募的責任歸屬,我不只一次向內部強調,人才招募是各機能主管的責任,部門主管應該最了解自己部門需要什麼人,人資不是萬能,也不可能是萬能,各部門需要的人才不僅要自己找,找進來更要自己照顧。除此之外,我也要求我自己及所有機能長,人才必須要往下看兩階,以確保第一層的主管不適任時,後面隨時有人可以補上來。

關注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