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護客戶機密資料,是信任的重要基礎


曹世綸|SEMI 國際半導體產業協會全球行銷長暨台灣區總裁

創立於 1970 年的 SEMI 國際半導體產業協會,為一非營利性的國際化協會組織,致力促進全球電子產業供應鏈的整體發展,在全球服務超過 2,000 個高科技產業會員公司。臺灣擁有完整的半導體產業聚落及專業分工,在全球半導體產業占有重要地位,SEMI 在臺灣不僅扮演產官學研合作橋梁,更積極成為臺灣廠商與全球接軌的重要埠口。一起跟著 SEMI 全球行銷長暨台灣區總裁曹世綸,從宏觀到微觀剖析未來半導體產業發展趨勢,及臺灣如何持續卡位全球半導體產業鏈的關鍵地位。

 返回索引︱CEO 觀點

Q:受到貿易戰等不確定因素影響,您怎麼看未來一年全球及臺灣半導體產業的發展?

A:科技的創新影響一國經濟發展甚鉅,可看到全世界各國,若希望未來五到十年在全球保有領導地位,無不以發展先進科技為首要任務,對於半導體產業投資及前瞻研究布局更是不遺餘力。臺灣的製造業(尤其是科技產業)身處全球產業鏈分工的一環,一向跟國際情勢緊密連動,隨著地緣政治緊張局勢升高,各國的科技發展成為國際間或各區域間相互角力的戰場,這讓臺灣的科技產業,更難置身在全球局勢之外。

在全球經濟不平等脈絡下,半導體產業很常被各國政府當做逆轉貿易逆差的手段之一,面對區域競爭,我們沒有權利、也沒有能力去限制其他國家的發展,唯一可以做的,就是讓自己變得更強。對臺灣的半導體製造業來說,建構完整的 ecosystem 乃是首要之務,爭取成為全球產業鏈分工下難以被取代的角色。

除了讓自己變得更強,因資源分配有限,假如某一企業及國際資金選擇投資臺灣,甚至將亞太中心設在臺灣,不但可讓臺灣的產業變得更強、更有競爭力,自然也延遲資金流向其他區域投資的期程,互為消長下,可能就讓臺灣與其他國家拉開至少十年的發展差距。

除此之外,我認為臺灣公司及產業龍頭在國際間爭取 thought leader 的地位也非常重要。傳統臺灣廠商較少參與國際事務平台(或其他無法立即獲得訂單的國際活動),這是臺灣企業可再加強的部份,因為,很多的商業交流合作甚至是合併的起始點,來自這些國際交流平台中的相互閒談。現在很多臺灣企業在談升級與國際化,卻對國際組織或活動的參與度不足,我建議臺灣企業應該更積極參與,甚至爭取該產業 thought leader 的地位,避免在國際性組織中被邊緣化。

Q:相較於中國大陸執行計劃型經濟、韓國傾國家資源在支持半導體產業發展以及轉型升級,臺灣似乎未見明確的半導體產業政策方向,您認為政府在政策及資源上,可從何著力協助半導體產業發展?

A:臺灣已經是全球高科技製造的重心,這不是口號,而是已經發生。面對其他國家傾國家之力協助該國發展半導體,我認為臺灣可以往三個方向走:第一、成為高階的製造中心;第二、成為智慧的製造中心;第三、成為綠色製造的中心,從這三方向著手成為亞太甚至是全球的製造重心。

目前來看,無論晶圓代工或是封裝測試,臺灣已經朝高階製造中心之路邁進;其次,臺灣半導體的智慧製造技術,也居於全球領先位置,如台積電很早就用AI 做製造數據分析,並看到越來越多公司導入智慧製造或無人工廠,這兩個方向都是正確且明確的。

但綠色製造,亟需政府思考如何併入目前整體產業發展規劃。臺灣的供應鏈跟全球息息相關,必須配合全球趨勢。事實上,除了全球大型科技企業(高度注重綠色製造)之外,也看到像 RE100 的組織,鼓勵企業承諾將百分百使用綠色能源,從 2014 年起至今,在全球已有包括 Google、Facebook、Apple、Amazon 等 155 家大型企業加入會員,這些都是臺灣科技產業製造業的上游產業跟源頭。

當這些大企業 top-down 要求其供應鏈百分百使用綠色能源,為確保有充足的綠電供應,臺灣政府應從現在大力推動再生能源的發展,也讓臺灣可以從綠色製造的實踐者、使用者,進一步成為綠色能源的推廣者跟提供者。

Q:無論是半導體產業的先進製造、智慧製造跟綠色製造,都跟人才息息相關,這幾年常聽到臺灣人才西進以及來臺外商的磁吸效應,請教您對於半導體產業人才養成及留任的見解?

A:先談國內的人才養成,第一是基礎學科的教育跟養成,可看到目前美國、日本、跟一些歐洲廠商,仍在半導體行業中掌握很多核心製程設備跟原材料,基礎的學科及材料研究,在未來半導體的競爭過程將會越來越關鍵,如日本限制對南韓的半導體原材料出口、美國禁止輸出半導體設備給中國大陸的製造商,都成功發揮制裁作用。臺灣以代工為主,必須與全世界都做好朋友,如何深化基礎學科的研究、往下一個世代做技術投資跟研發,需要產業界跟政府共同來研究。

第二是人才的永續,人才缺乏其實是全球的課題,若臺灣想持續擴大半導體產業的規模或 ecosystem,目前臺灣的人才是不夠的,建議政府可從增加數學、理工等跟半導體領域相關的師資名額做起,有更多老師,就可能帶領更多學生來做半導體高階研究。同時,在技職體系,也希望能持續擴增人數和深化技術訓練,這部份若政府不能做,或可思考由產業端來開設教育訓練班。

第三是鼓勵讓更多非數學、理工專長的人,也能加入半導體行業。半導體產業除了技術研究,也需要行銷、業務的人才,納入更多非數學、理工背景的人,也是擴大半導體人才庫的有效做法。

如何吸引更多國際級的半導體人才進到臺灣?人才在半導體產業都是國際性的流動,產業與政府需要更多溝通,如何在不影響臺灣菁英人才就業狀況的前提下,引進更多國際的人才。過去多聽到臺灣人才被吸到中國大陸的半導體公司,但我們慢慢看到,也有不少國際優秀人才加入臺灣,其中,印度特別值得我們關注,印度擁有很多優秀的人才,特別是在高科技及半導體產業,可思考如何讓臺灣成為他們在亞太區的就業選擇,贏得這場吸引人才的競爭。

Q:我們樂見半導體產業未來機會多於挑戰,但科技的發展也帶來監管與隱私的問題,成為新興的全球產業風險之一,是否分享您的觀察?

A:一般人可能會以為半導體產業和隱私議題無關,但其實是更為重要的。在全球地緣政治及區域競爭的格局裡,臺灣扮演為全世界代工的中立第三者角色,如何保護客戶的機密資料,乃是建立信任機制的重要基礎。

這樣的信任建立在長期的累積之上,一旦信任被破壞,臺灣的中立立場將變得岌岌可危,客戶可能開始對臺灣廠商施加壓力,以無法信任資訊保密為由,請公司到其他國家或區域建廠投資,這就呼應前面提到,將影響臺灣與其他區域之間的競爭時程。換言之,做好客戶的資料保護、資訊保密,將是建立與客戶之間信任的基礎,不要小看資訊安全跟營業秘密保護法的重要性,因為這不僅牽涉單一公司的資訊跟機密,更將影響臺灣經濟、甚至全球的供應鏈及區域產業發展,不可不慎。

關注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