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普2.0因應策略系列(四):台商赴美設廠 需注意哪些事項?

川普2.0 台商赴美設廠 需注意哪些事項?
  • Jan 08 2025

蘇宥人  資誠美國業務負責人

在川普「美國優先」經濟政策下,當台商思考是否在美國建立製造工廠時,應考慮以下常見的問題與注意事項。

首先,台商必須應對複雜的美國法規環境,包括聯邦、州和地方的法律,這些法律涵蓋勞工、環境標準和安全協議。遵守這些法規可能既耗時又昂貴,需要大量的法律和行政資源。此外,台商也必須適應與台灣不同的文化及商業慣例,這些慣例包括了解並融入當地美國勞動市場,例如美國當地員工對工資、福利和工作條件可能有不同的期望。

另一個重大挑戰是在美設立製造基地所需的財務投資,包括購買或租賃土地、建造設施以及獲取機械和技術的成本。台商若沒有與美國金融機構建立信用或關係,在美國當地獲取融資也可能面臨困難。當然,地緣政治和經濟的不確定性,如美國貿易政策、關稅和經濟狀況的變化,將影響台商在美國製造的可行性和獲利能力。例如美國關稅的上調,將會增加進口原材料和零部件的成本,進而提高整體美國生產成本。

最後,美國當地供應鏈的完整性是在美國製造最重要的挑戰之一。全球化的供應鏈導致美國製造業對國外原材料和零部件的依賴增加,這在疫情或國際貿易摩擦期間可能引發供應鏈中斷,迫使因材料短缺而減少生產。如果想在美國境內製造,台商需要在美國境內建立可靠的供應鏈來取得所需的原料及零件。供應鏈問題可能包括原材料的短缺、運輸延誤、成本上升以及供應商的可靠性問題。這些問題可能會導致生產中斷,影響產品的交付時間和量,而影響公司的聲譽和市場競爭力。

為了解決上述問題,台商應注意以下幾個面向。首先,提升本身技術和創新是成功關鍵。企業應該加大對研發的投入,提升技術水平,並積極採用新技術來提高生產效率和產品質量。其次,優化及多樣化供應鏈管理也是重要的一環。台商應該建立多元化的供應鏈,減少對單一國家的依賴,並加強供應鏈的風險管理,以應對突發事件。

此外,台商應嚴格遵守美國當地法規,並積極採取措施減少對環境的影響,提升台商在美的社會責任形象。最後,培養人才也是台商需要重視的事項。台商可與美國當地教育機構合作,提供實習和培訓機會,吸引更多美國年輕人進入製造業,並提升現有員工的技能水平。

在解決這些問題的過程中,尋求美國聯邦或州政府的協助也是不可或缺。首先,企業可以研究政府是否有提供所處行業企業補貼或是鼓勵企業進行技術創新和設備升級等的稅收優惠,以減輕成本壓力。其次,政府為了支持企業的研發活動,促進技術進步和創新,通常會設立專項基金,台商可以多方探查,以了解自身是否符合申請資格。最後,若是台商規模夠大,亦可直接與當地政府進行協商,請政府承諾提供特別的招商引資相關優惠待遇。

台商赴美設廠需全面評估法律合規、文化適應、財務投資、貿易政策變化及供應鏈管理等挑戰,提升技術創新、積極培養人才,並充分利用美國政府的優惠政策,以提升競爭力,掌握美國市場的新商機。

Contact us

蘇 宥人
蘇 宥人

資誠稅務諮詢顧問公司執行董事, PwC Taiwan

資誠美國業務負責人

PwC Taiwan專業團隊深耕美國與墨西哥等北美市場、印度及東南亞市場、中國大陸市場及關稅議題等,具有豐富的跨國經驗,協助企業因應川普2.0時代的新挑戰,強化供應鏈韌性,掌握新機遇,提升國際競爭力。

「PwC Taiwan川普2.0因應策略」

關注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