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對外在變動,沒什麼好怕的,只怕自己不改進


盧明光|朋程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

成立於 1998 年的朋程科技,現為全球最大燃油車用發電機二極體廠,靠著技術優勢,客戶群囊括全球前五大內燃發電機廠;面對電動車市場快速崛起,朋程持續以卓越技術靈活應對,提前布局 MOSFET、IGBT 等新產品,做好最佳準備迎戰未來商機。

儘管 COVID-19 疫情打亂產業遊戲規則,卻從未中斷半導體產業的成長趨勢,放眼全球,美、中、日各國皆不惜重金、傾全國之力意圖獨霸第三代半導體時代,隨著產業軍備競賽日漸白熱化,來看人稱「併購天王」的盧明光董事長對於半導體產業動態精闢的剖析,並分享臺灣半導體產業的未來機會與挑戰。

 返回索引︱CEO 觀點

Q:因應疫情,以及中美貿易戰所帶來的地緣政治緊張、供應鏈重組,您認為對臺灣整體和半導體產業有何影響?

A:2021 年全球經濟成長率一定會比 2020 年好,因為 2020 年太差了。臺灣很幸運,疫情控制得當,整體經濟所受影響遠比其他國家來得小。

疫情對於每個產業的影響各異,相較之下,全球及臺灣半導體產業受疫情影響較小,甚至很多公司營收還創新高。可以看到,原本快速發展中的 5G、AIoT、數位醫療,甚至是電動車、自駕車等,都還繼續保持成長趨勢,臺灣若能將既有擅長的技術與這些高成長性的產業結合,未來的經濟成長動能還是不錯的。

至於中美貿易戰,其實是一場科技戰,美國不希望中國大陸的 5G 成長得這麼快,故而制裁華為、中芯國際,短期內,這對臺灣有利。當然,台積電本身的技術實力,一直是臺灣半導體的優勢,從台積電推出七奈米晶片以降,技術一路領先英特爾和三星,台積電在技術上的領先成功帶動臺灣半導體產業鏈的進步,從封裝、矽晶圓、IC 設計、無塵室、光阻劑等等,供應鏈一環扣著一環,建立了臺灣的「矽屏障」,使臺灣躍升為全球第二大半導體產值的國家。

Q:疫情促使各行各業的營運模式改變,許多公司重新思考未來的管理架構,請問貴公司在未來三年預計增加哪些領域的投資?

A:受到 COVID-19 疫情影響,2020 年朋程營收會較上年縮退,但我們看好未來的明星產品:LLD(高效能整流器),該產品可有效提升傳統汽車的內燃機發電效率,出貨量預估將從 2019 年的 1,500 萬顆、2020 年的 2,700 萬顆、到 2021 年超過 4,500 萬顆,每年成長幅度超過 50%。同時,我們也推出 ULLD(超高效能整流器),初期每年出貨量至少雙倍成長。

除了傳統汽車,電動車和油電混合車將是未來的趨勢,到了 2030 年,全球電動車占整體汽車總產業的比例,預估將從現在的 3% 成長至 30-35%;在此趨勢下,朋程早已建置新廠,以發展新能源汽車所用的 MOSFET(金屬氧化物半導體場效電晶體)和 IGBT(絕緣柵雙極電晶體),靠著不斷創新、技術升級,保持公司持續成長。若是一家公司同樣的產品賣 30 年,這對公司是很危險的,無論是利潤、公司內部的研發能力、人員、設備等等,都會因此停滯不前。

Q:公司要開發新產品,人員培育和吸引新的人才是很重要的一環,想請教貴公司的人才培育策略?

A:臺灣在電子和半導體產業中有很多優秀的人才,但多數都集中在台積電,這有利也有弊,好人才當然想去好公司,但我希望優秀的人才能散在 5G、AI、IoT,或智慧醫療領域中,不要只有集中在半導體,尤其不要集中在晶圓加工。

人才的養成與訓練,很多是在職場中學習的。對於我們公司而言,一向廣納賢才,是不是名校畢業生並非重點,員工是否踏實、用功,才是我們在意的。

為了留住人才,朋程提供優渥的薪資和自由的工作環境,願意為員工加薪、升遷。找到願意努力的員工、在公司能夠穩定下來,這是朋程產品技術能深耕的重要原因。

我們也很鼓勵員工生育,員工生第一胎時,公司提供兩萬五千元的補助;2019 年開始,每位有小孩的員工,每年可領兩次、每次五千元的就學補助,從零歲一路領到 23 歲。我希望我的員工敢生、也敢養小孩,企業想要留住人才,這些本來就是企業主該做的。也因如此,我們在 2020 年得到天下雜誌企業公民獎的小巨人獎第一名,因為我們員工的生育率高達 3.4%,是全臺灣的生育率(1%)的三倍,這是公司全體努力的成果,令人欣慰。

Q:除了貴公司自身的發展之外,想請教您如何看待未來臺灣半導體產業存在的隱憂與機會?

A:臺灣半導體在以「矽」為代表的第一代半導體原料,無論是晶圓加工、IC 設計,已站穩全球重要的位置,表現數一數二。到第二代以砷化鎵(GaAs)為主要材料的時代,雖然砷化鎵晶片製造主要在日本,但臺灣應該可卡位終端裝置、器件的製造。但到了氮化鎵(Gallium nitride,GaN)及碳化矽(Silicon Carbide)的第三代半導體材料,現在是各國兵家必爭之地,中國大陸在十四五計畫中,宣布將投入十兆人民幣,歐美計畫投入百億美金,日本預估投入十兆日圓,但臺灣,目前還看不到政府提出類似的大型計劃,臺灣半導體廠商如果持續埋頭苦幹,只會生產舊產品,當半導體材料技術改朝換代時,將會趕不上競爭對手。

除此之外,無論面對疫情或未來,臺灣的廠商其實沒什麼好怕的,過去這 40-50 年來,從金融風暴、網路泡沫,臺灣企業碰過各種的高高低低,但只要是大家都碰到的事情,我們就不會怕,不管發生什麼事情,就是找解方。

嚴格來說,企業也不怕誰執政,政府所扮演的角色,就是要塑造這一個開放的環境,讓技術人才能進來,鼓勵外資進來投資,不用怕我們的技術會外流。政府或許可以限制企業生產、或在某地發展,但無法限制企業成長。

積極而言,臺灣企業應該利用這次的機會,善用臺灣很便宜的錢,積極併購國外龍頭企業,讓臺灣企業進一步變成國際龍頭企業,面對外在變動沒什麼好怕的,只怕自己不做、不改進。

Q:根據《資誠新冠肺炎疫情財務長調查》,70% 以上的財務長認為保護顧客和員工的健康安全是他們首要的工作,未來公司如何持續強化 ESG 作為?如何加強與利害關係人的溝通?

A:企業經營理應追求成長,但也必須保護環境,這樣才能永續經營。我們從廢水處理、廢氣處理、節能省電、綠建築各個環節逐一著手,雖然每樣環保設備可能動輒數千萬,但我們願意很投資,因為我們服務的是全球前五大發電機廠,這是在經營管理上不會打折扣、也不能打折扣的地方。

要做到 ESG 策略的擬定與落實,公司「賺錢」與否是首要前提。因此,在未來三年,配合新的產品出貨跟新廠落成,每年營收目標都希望有超過 25% 的成長幅度;同時,我要求每三年新產品營收占整體營收須達 30%,確保公司產品組合的創新動能及利潤;第三,提高產品的附加價值,從標準型二極體到 LLD、再到 ULLD,讓營業額跟獲利同步提升。

隨著利害關係人對 ESG 的要求越來越重視,尤其,投資者、外資、政府都高度重視下,企業必須在成長的同時,兼顧未來永續的經營。

關注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