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wC’s Global Compliance Survey 2025

2025全球法遵調查報告

PwC’s Global Compliance Survey 2025
  • 2025-03-26
  • PwC針對全球63個地區的1,802名企業高階主管進行調查,以了解其對法遵實務、挑戰,以及如何保持競爭力的看法。
  • 報告針對「企業法律遵循關鍵優先事項」、「企業因法遵複雜性增加而遭受負面影響」等事項進行調查,並提出企業健全法遵體制的要素。
  • 調查顯示,現在正是法遵重塑的適當時機,以保護組織、增加更多戰略價值並適應未來。
主要發現

全球法遵現況

  • 在眾多宏觀因素與危機驅動下,全球法規的發展使得法遵複雜性及成本都提升到前所未有的情況。
  • 當今,法遵領導者面臨的風險達到一個新的高峰。部分受監管產業中(例如:金融服務)法遵長承擔更高的責任。過去,機構可能會被罰款;而現今在部分法律體系中,法遵長甚至可能面臨禁止從業、罰款等個人責任。
  • 在商業壓力背景下,有些企業已適應這些複雜性並成為「法遵先驅」,透過改進流程、技術和人才模式來降低風險及管理成本。
  • 對其他企業而言,這些複雜性分散了管理層的注意力及資源,導致公司在追求策略與競爭目標上失去平衡及動力。但假設有一套重塑法遵的方法,能應對複雜性、建立信任、以智慧的方式承擔風險,以加速發展並保持競爭力,情況可能會有所改變。

受訪者輪廓

  • PwC針對全球63個地區的1,802名企業高階主管進行調查,以了解其對法遵實務、挑戰,以及如何保持競爭力的看法。
  • 受訪對象:企業執行長(38%)、法遵長(25%)、風險長(14%)、內部稽核主管(9%),以及法律總顧問/法律部門主管(5%)。
  • 受訪者所處地區:涵蓋歐洲(29%)、北美(26%)、亞太(22%)、拉丁美洲(15%)、中東(6%)以及非洲(2%)。
  • 調查範圍:涵蓋廣泛的產業領域,包括金融服務(29%)、工業產品及服務(20%)、科技、媒體及電信(14%)、消費市場(14%),以及健康產業(10%)。
  • 其他受訪企業資訊:超過54%受訪企業,年營收超過10億美元。

企業關注的法遵面向

  • 法律規範影響企業各個層面,並形塑產品與服務、治理與透明度、報告、永續、IT系統與資料、道德與行為、人力資源、健康與安全、貿易與制裁等各面向的標準。使企業領導者面臨多面向的風險環境。
  • 調查請受訪企業高層針對監管範疇內的法遵風險進行排序,結果顯示科技相關的法遵事項備受關注,超過半數(51%)受訪者都將網路安全、資料保護列為五大優先事項。
  • PwC《2025全球數位信任洞察報告》發現,資安長(CISO)對於「符合資安法規的信心程度」遠不及CEO,尤其是在AI( 54% vs 67%)、資安韌性(51% vs 64%)、網路基礎設施(57%  vs 68%)等法令遵循的信心程度。
  • 企業治理(40%)以及反貪腐/反洗錢及舞弊風險(38%)並非新選項,其排名提升可能反映各國產業正歷經變革,強化企業行為與透明度相關規範,以應對日益增長的反貪腐/反洗錢相關事宜。
企業法律遵循前 十大關鍵優先事項

法遵複雜性增加企業可能遭受的影響

  • 85%受訪者指出,過去三年內,法遵要求變得更複雜。
  • 此趨勢存在於各產業中,金融服務產業(90%)、工業製造服務產業(86%)、消費民生(83%)、健康產業(84%)、科技媒體及電信產業(81%)相關高層都受到日趨嚴格的監管影響。
  • 跨國企業因面臨不同地域的法律體系,複雜性更高。
  • 對於法遵系統整合度高、功能性強的公司來說,要設定最低標準相對容易;但許多公司在如何一致的實施並監控相關標準,仍面臨挑戰。
  • 了解法遵系統的複雜性雖然重要,但只是第一步,更重要的是關注並應對其衍生的負面影響。
  • 77%受訪者指出,其企業在5個(以上)可驅動企業成長的領域上,面臨一定程度或重大程度的法遵複雜性的負面影響。

企業面臨的主要挑戰

  • 若監管最初的目的是要保護市場及產業生態系,並幫助其蓬勃發展,那因法遵衍生出的複雜性是否反而導致反效果?
  • 要解答這個問題,需要釐清可以透過不同的法遵方式解鎖什麼價值,以及企業可透過哪些行動重塑法遵模式。已有許多企業正在重新審視其法遵模式,以利跟上監管腳步、最小化風險、控制成本,並應對各種問題。

五大方向 重塑法遵模式

企業在法遵做法上產生許多變化,從漸進式的改進朝向更廣泛的轉型。這些變化包括:

  1. 集中並確保法遵行動的一致性,包括第一、第二和第三道防線之間的協作。
  2. 運用人工智慧(AI)等新科技,自動化法遵流程並生成新的見解。
  3. 整合並以新的方式運用資料,幫助洞察與管理法遵風險,以利做出更好的決策。
  4. 在產品開發過程及策略提案過程中盡早導入法遵機制,及早解決問題並加快上市速度。
  5. 更新法遵人才組成,引入更多新的能力與專業技能。

科技優化法遵流程的主要面向

  • 調查顯示,82%企業將運用科技來自動化、最佳化並加速法遵流程。
  • 49%受訪者正運用科技進行11項以上法遵事項。其中,培訓(82%)、風險評估(76%)及法遵與交易監控(75%)是前三大領域;緊追在後的還有客戶盡職調查/評估(75%)以及法定揭露與報告(72%)。
  • 整體而言,82%企業計畫深入投入至少一項科技,自動化並最佳化法遵流程,顯示法遵模式數位化的趨勢正在持續。
  • 調查顯示,科技投資可從多方面改善企業法遵流程,包括更清晰掌握風險與其管理措施(64%)、更快速識別並回應法遵議題(53%)、提升報告品質與洞察力(48%)、加快並加深決策的速度與信心(46%)、提升生產效率並節省成本(43%),加速企業在市場上的行動,應對複雜性並避免風險。

企業面臨的主要挑戰

  • 要實現上述優勢,企業面臨著共同的挑戰:資料。因科技的運作有賴於準確、及時且具一致性的資料流。
  • 受訪者指出,企業內部資料的複雜性與分散性(63%),導致法遵工作變得更加困難。資料可靠性與品質(56%)、可用性(47%),以及缺乏管理與使用資料的技能與經驗(47%)亦是問題。

健全法遵體制的要素

  • 受訪者認為,形塑企業法遵文化的重要因素為:高階管理層的支持/高階管理層的基調(55%)、員工培訓與溝通(48%)以及與法遵團隊的協作(37%)被評為最重要的前三項。
  • 值得注意的是,法遵功能相關資源的重要性(19%)卻明顯偏低,這可能凸顯責任持續朝第一線轉移,而非依賴整體法遵功能體系。這可能支持一個新觀點:即在新的風險環境中,法遵資源配置的重點不再只是提升傳統能力與人力,轉向技能與職能的重新調整。
  • 頂尖企業的法遵人才組成不再侷限於法律、風險管理、審計等單一面向的傳統背景,也開始納入科技、資料、風險建模、行為科學及策略實務經驗。
  • 專業知識(53%)和資料管理(43%)被視為維持有效法遵的關鍵技能。超過一半的受訪者認為這些技能相當重要,並認為企業接下來的12個月內,將在這些領域面臨關鍵技能人才短缺。

重塑法遵的關鍵面向

  • 一個能夠識別風險、承擔風險、有效管理風險,保護並創造價值的「法遵角色」,在企業法遵模式重塑時更顯重要。
  • 受訪者指出,其企業將在未來3年進行大規模的業務重塑,而這將需要法遵的參與。將近四分之三(71%)的受訪者指出,數位轉型即是倚賴法遵專業的關鍵項目之一,以協助企業處理網路與資料法規問題。

法遵重塑最佳時機

  • 調查顯示,現在正是法遵重塑的適當時機,以保護組織、增加更多戰略價值並適應未來。
  • 當被問及企業本身的法遵成熟度時,目前僅7%企業認為自己處於領先地位,另有31%的公司將自己歸類為成熟。然而,有84%的公司目標是在三年內達到領先或成熟程度,這凸顯加速轉型的急迫與機遇。
  • 在新的法遵環境中,企業應充分理解自身的行動速度,包括多快能識別並理解新的風險、在適當時機取得可靠的資料、導入新的流程及技術,並培訓負責的法遵人員。若行動過慢,企業將面臨落後的風險;而若行動過快,卻沒有做足相應的準備,可能遺漏細節,並在新的規範中受挫。

相關連結:

報告摘要時間:2025年03月18日

相關服務:

風險及控制諮詢服務

關注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