異質資料整合平台 AI 打造決策戰情室 新漢智能成為製造業轉型後盾

數位發展部數位產業署 指導

新漢智能成立於 2014 年,是新漢集團的子公司,擁有約 260 名員工,營業額超過 7000 萬美元,主要提供端對端的工業 4.0 系統服務,涵蓋自動化、資料平台及 SaaS 應用,並與微軟等雲端服務大廠建立策略夥伴關係。新漢智能在智慧製造及綠色智造領域位居領先地位,並致力於協助製造業數位轉型,是台灣製造業轉型最強後盾。

「新漢集團十年磨一劍,新漢智能的成立就是為了轉型。」總經理林弘洲表示,新漢集團每十年就會做一次產業的創新投資,2011 年工業 4.0 襲捲全球,工業電腦的純硬體銷售逐漸邁向薄利市場,因此新漢智能決心投入軟硬整合的新技術及系統產品的研發,朝工業 4.0 前進。

「很多老闆以為只要把資料從紙本轉換成數位檔案就完成製造業數位化了。」林弘洲分析,製造業想要轉型,必須導入物聯網,並照四階段循序漸進。第一階段感知,物聯網設備透過感測器收集環境中的資料;第二階段網絡,這些資料透過網路傳輸至資料中心;第三階段處理,資料經過分析與處理,轉化為有價值的訊息;第四階段應用,根據資料結果應用於不同場景,提升操作效率。而通常第二到第三階段會出現資料整合失敗的問題,因為不同設備產生的資料往往會分散在不同的資料庫中,傳輸到資料中心的資料會有資料庫結構、格式不相容等狀況。

除此之外,因應全球淨零碳排趨勢,林弘州表示,「新漢智能於 2021 年開始收到日本和歐洲客戶的反應,蒐集碳排資料、計算碳權是許多公司面臨的棘手問題。」因為製造業廠區大,需要蒐集的碳排來源多,還需收集上游供應商的碳排資料,讓供應商整理大量 EXCEL 表回傳,資料整理是一大難題,因此需導入碳管理平台匯整資料。

異質資料整合平台克服資料不一致問題,透過戰情室一鍵做出決策

以製造業來說,導入物聯網之後,設備產生的資料會分散在各個不同的資料庫中,因系統不相容而有資料不一致的問題,難以整合和共享,形成「資料孤島」。因此,如何有效整合資料並確保品質是關鍵。

「美國、日本或中國廠生產的設備,通訊標準都不一致。」林弘洲進一步解釋,為避免上述提及之資料孤島的資料不一致問題,關鍵在於先轉譯成共同標準語言,導入資料平台進行異質資料整合。如此一來不僅能進行資料整合,還能進入物聯網第四階段應用,讓資料應用於不同場景,成為決策依據,提升至資料戰情室的等級。

林弘洲認為,數位轉型最重要的是讓數位科技輔助營運,例如,每間企業有很多系統,如企業資源計劃系統(Enterprise Resource Planning,ERP)、財務等,過去每個系統都需要一個專人負責,並製作獨立報表,總經理每天光是忙著找人看報表就花費大量的時間。為此,新漢智能於  2024 年透過生成式人工智慧(Artficial Intelligence,AI)的技術,開發設計出專門為製造業設計的企業戰情室,整合工廠端的資料庫,製成可視化圖表,協助老闆即時做出決策。

「有了企業戰情室,只要按一個鍵,數字就出來了,即時收集並做出決策。」林弘洲表示,數位化戰情室有助於公司的經營管理,各部門有專屬的戰情室畫面,而具關鍵績效指標(Key Performance Indicators,KPI)導向的直覺化介面,節省了反覆計算製作圖表的人力及時間,大多能有效提升製造業 15% 至 25% 的 KPI 執行成效。

導入生產示範基地,開發碳足跡追蹤平台追蹤碳足跡

針對製造業最關心的碳權議題,新漢智能從 2023 年起打造碳足跡履歷追蹤平台,進入環境、社會、治理(Environmental, Social, Governance,ESG)市場。

新漢智能於 2018 年,先以新漢集團華亞製造中心為智慧製造導入的示範基地,建構生產製造的監控神經網路,將各個生產設備完成數位化機聯網,再整合 ERP、製造執行系統(Manufacturing Execution System,MES)、先進規劃排程系統(Advanced Planning & Scheduling System,APS)等資訊至資料平台,後續與資訊服務合作夥伴,投入一年的時間開發碳足跡追蹤平台,共同協助製造業邁向綠色智造領域。

從導入感測設施,到資料平台及戰情室建立,新漢智能所開發的系統能協助客戶提高製造的生產效率,產線問題也可立即處理,降低紙本作業的人力需求,生產效率增加 3 成;透過碳足跡履歷追蹤平台,整合自身廠區及供應商的碳排資料到平台上統一管理,以及客戶可使用該平台管理所有碳排資料,進而加以分析,優化碳排要項。以過去輔導一間客戶的經驗為例,透過分析每月用電量,並設計節電方案,每月節省的生產電力達 30%。

「綠色智造的導入,未來 5 年會長紅。 」林弘洲表示,新漢智能的下一個數位轉型目標將朝向 AI 化與綠能化 2 大目標市場,以 AI 取代數位戰情室,強化企業的資料平台,並從「節能」轉向「創能」,透過創造能源減少碳足跡,終形成企業管理的智慧平台。 

數位轉型 新漢智能 異質數據整合平台、生成式 AI 數位戰情室、碳足跡追蹤履歷平台

本案例數位轉型 3 階段

  • 發現痛點:
    缺乏資料傳輸整合及分析。
    無法有效收集上游供應商的碳排資料。
  • 數位工具:
    異質資料整合平台、企業戰情室。
    碳足跡追蹤履歷平台。
  • 轉型效益:
    關鍵績效指標(Key Performance Indicators,KPI)執行效率提升 15 至 25%。
    工廠紙本作業降低,生產效率增加 3 成。
    每月節省 30% 電力。
關注我們

Required fields are marked with an asterisk(*)

By submitting your email address, you acknowledge that you have read the Privacy Statement and that you consent to our processing data in accordance with the Privacy Statement (including international transfers). If you change your mind at any time about wishing to receive the information from us, you can send us an email message using the Contact Us page.

Hi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