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解決社會問題,須讓科技與人文融合


李詩欽|台灣區電機電子工業同業公會理事長

台灣區電機電子同業公會,1948 年成立至今已逾 70 年,前身為台灣區電工器材工業同業公會,創立之初,公會扶植企業從加工修理做起,隨著臺灣經濟發展及產業轉型,鼓勵企業創設自有品牌並邁向國際,現今則致力推動電機電子產業數位化及綠色生產,目前擁有會員廠商 3,000 餘家,為臺灣最重要的產業公會。跟著李詩欽理事長一起綜觀人文、科技與社會脈絡下的經濟趨勢與產業。

 返回索引︱CEO 觀點

Q:「成長」是企業領袖最關注的話題之一,請教理事長如何觀察未來一年全球經濟成長趨勢?

A:安聯集團首席經濟顧問伊爾艾朗(Mohamed El-Erian)2009 年曾就經濟趨勢提出「新常態」(the New Normal)預測觀點,認為全球經濟會常態性走向低成長、低利率。我很認同,且對比現況確實如此,總括而論,我對未來經濟成長偏向悲觀,全球正處於極為脆弱的狀態,有 60% 的機率將陷入衰退,且挑戰不僅只於經濟面,更有深層的社會問題。

過去影響經濟的各種不確定因素並不常見,所以有白天鵝、黑天鵝及灰犀牛等名詞,但現在,許多意想不到的事經常發生,包括英國脫歐、市場上超過 17 兆債券為負利率等等,這些不確定因素,讓現在這個時代像是個轉捩點,有機會會好,但機率偏小。

值得注意的是,當經濟大幅成長時,隱藏在成長數字背後的社會問題,時常被忽略,但其實一直都在;當經濟成長趨緩(如 OECD 預估 2019 及 2020 年全球經濟成長率皆為 2.9%,為十年來低點),所驅動的社會動力也同步趨緩,問題就會愈發嚴重。所以社會問題也出現新典型,例如東京有高達 4,000 人以上的網咖難民,新興難民有別於過往我們對於「難民」的想像,這些社會問題是持續累積的,不容忽視。

Q:就您觀察,哪些指標性趨勢對臺灣及電機電子產業影響較大?

A:處理深層社會議題是關鍵,近十年來,倚賴全球性執行貨幣寬鬆政策,各國央行聯合為經濟爭取緩衝空間,原本各國政府應在緩衝之下改善社會根本的體質,使其更健全,得以回饋支持經濟成長,但現況無明顯成效,而長期寬鬆將使市場向兩極化發展,中間產品、中產階級持續消失,使得經濟及社會問題雪上加霜。

但我對臺灣有一定程度的信心,誠如前美國在台協會處長司徒文所說,臺灣是中等強國(Middle Power),我們要對自己更有自信。比方近期發表的2019 世界經濟論壇全球競爭力報告,在 141 個受評比國家,臺灣排名從 2018 年的第 13 上升到第 12,超越澳洲、南韓、法國及以色列等國家;另外,若觀察反應社會問題的吉尼係數(Gini coefficient),臺灣一直低於警戒線,且排名在全球前三分之一,換句話說,臺灣的貧富懸殊狀況是相對較好的。

近期,臺商回流成為熱門話題,已通過審查的 153 家廠商中,近半是公會會員,佔總投資額近三分之二,電電公會積極協助相關的返臺事宜,包括與政府溝通、並爭取企業真正需要的資源等。臺商回流,對臺灣而言是個翻轉的機會,不該只是「臺商回來了」,而是「臺商升級了」,臺商的製造能力已經很強,未來期待回流的資金更多挹注在提升關鍵技術,進而成為供應鏈發展方向的主導者;所以,我也認為臺灣必須要有更大、更完整的數位國家藍圖,就現行政策,談到藍圖,首要就是五加二產業創新計畫,但臺商回流並不在現行計畫裡,而資源有限的情況下,產業所反應的五缺「缺水、缺電、缺工、缺地、缺人才」,應該儘快規劃因應之道。

政府拋出打造全球的「高階製造中心」願景,確為臺灣未來發展的一種可能方向。但想「打造」高階製造中心,就表示我們現在還不是高階,我認為一大核心問題是「人才」,受限於低薪、社會氛圍不夠國際化、國家平均外語能力水準及國際議題討論不足等因素影響,臺灣在國際型人才眼中,不具發展性及吸引力,整個臺灣包括政府、社會及產業應該正視並改變這樣的現況。

Q:有關深層的社會問題,新科技相應也帶來新的社會議題,您有什麼看法?

A:這是必須嚴肅面對的問題,首先談科技與人文的對話,要解決許多社會問題,根源在於必須讓科技與人文融合。我很認同英國一位身兼小說家、科學家 C.P. Snow 的觀點:「整個西方社會知識份子的生活,分成兩種文化,一種是科學生活,另一種是人文生活,這對解決社會上的問題是一個重大障礙」。

這個觀念應用到臺灣現況,推動高科技、數位產業,靠的是規模和成長;但人文不同,需要從整個社會架構中深層的推動,雙方需要對話與融合。無論是監管也好、隱私議題也好,都跟人文有關,不是只有科技或技術的問題。

另外,Global Justice Now 近期發布一項報告,全球最富有的 200 個主體中,157 個是企業而非國家,當企業已經富可敵國,必須分擔更多過去人們認為屬於政府的責任,包括氣候及整體社會議題等,企業的社會責任不應只停留在慈善層次,而必須承擔更多責任。中科院院士朱雲漢撰寫「尋租資本主義橫行,全球政府向企業朝貢」一文,裡頭提到,許多企業已經大到不需要政府支持,但仍致力於政府遊說,這樣的企業巨獸現象必須被正視,否則政府將無法監管這樣大規模的企業體。

Q:企業若發展到無法監管的規模,將成為另一個難解的問題,這樣的觀察十分深入,您是否有建議的改善方法?

A:數位化的前提必須一併規劃「數位倫理」的發展架構,但數位化的應用範圍及影響層面非常多元,倫理的具體架構目前仍難明確定義。所以,解方仍然是科技與人文的對話交流,且如果期待政府與大型企業間能有平衡的新機制,倫理必定是根本解決之道,當倫理架構完整,才得以更客觀地探討隱私、資安如何落實。有些評論認為,法規制定緩慢是嚴重缺失,但法規是原則性的基本規範,理應小於數位倫理的範疇。

Q:有關解決社會問題及企業社會倫理、責任範疇的建構,剛剛提到的多跟大型的企業有關,但中小企業其實也責無旁貸,您有什麼建議?

A:我給中小企業的建議是「勇於投資」。臺灣的企業大多體質健全、資金充足,但因近年國際景氣趨緩,讓臺灣企業投資趨於保守,也對社會及經濟成長的驅動力造成阻礙。「創新」與「冒險」是一體的兩面,可看到許多社會企業,規模可能不及許多中小企業,但致力於創新,賺了錢也不急於分配,反而是投資在解決各種社會問題。我鼓勵所有企業,若有值得投資的創意,或看到值得投資的社會企業,應該勇敢投資且不要只考慮回報,未來這些新創社會企業的成功,也是各企業間接回饋社會。其次則是不分企業規模大小,必須共同努力實踐保護環境,為此,去年電電公會自成立 70 年以來,首次修改公會宗旨為「環保、專業、服務、創新」,也將致力推動綠色產業發展。

關注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