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敢投資高風險產業,是臺灣生技產業的最大困境


李鍾熙|台灣生物產業發展協會榮譽理事長

做為 5+2 產業創新計畫之一的生醫產業,每年在臺灣的營業總額超過五千億,被視為驅動臺灣下世代產業成長的核心。身兼「台灣生物產業發展協會」榮譽理事長、「台灣精準醫療及分子檢測協會」理事長的李鍾熙,多年來積極鏈結產、官、學、研等多方力量,推動臺灣生技產業發展並與國際接軌。來看李鍾熙如何深入分析全球生技產業發展趨勢及臺灣生醫領域未來機會,如何利用臺灣既有的資通訊產業、地理位置等多元優勢,在全球生醫產業鏈中找到無可取代的立足點。

 返回索引︱CEO 觀點

Q:請教理事長怎麼看未來一年全球及臺灣經濟情勢變化?就生技產業而言,有哪些重大趨勢值得注意?

A:過去全球都是往國際化的方向走,但現在各國間的合作與貿易關係變得比較保守,這不光發生在中、美之間,各國皆然。就經濟學的理論來看,當各國間經貿的障礙越多,將產生轉移成本,使資源分配的效率下降,整體來看,短期內全球的經濟不會像過去那麼好。

若細看不同地區及國家,則有不同發展狀況。過去十年,臺灣、日本的經濟發展較為停滯,我們整個總資產、股市的價值被低估,但現在反而是臺灣翻轉的契機,很多價值被忽略或低估的領域會被重新肯定,我認為未來幾年臺灣會比過去更好,當國際企業資產需要重新配置時,會有很多資源開始流入臺灣。

至於生技產業,過去 2、30 年持續在發展及轉型,最初(1989 年臺灣生物產業發展協會成立,緣於當時臺灣是味精王國,有味王、味全、味丹、津津等多家味精製造商,產品外銷全球。三十年來,臺灣從味精工業走到生技新藥開發,甚至細胞治療、精準醫療,一直在升級轉型。但因生物科技業牽涉「人」的生命,法規嚴格,發展新產品的時間長、產業起飛所需的時間也長,目前臺灣生技產業正處於「轉大人」的陣痛期,面臨到法規、資金、人才、技術等多重挑戰,仍需許多資源投入跟各方的支持,才有辦法真正走到起飛期。

特別一提的是,目前臺灣對於生物科技產業的法規限制仍多,如規範醫院不能以公司型態經營,也不得營利;但要推動產業化,就必須讓產業的參與者可持續獲利,獲利後,才會持續有人投資,甚至走向規模化,若政府希望臺灣的醫療、檢驗、生物科技可以發展成為「產業」,首要條件就是允許以公司型態經營。

另外,必須加速鬆綁藥物、醫療、檢驗等法規,近年政府雖持續努力,但速度及範圍尚嫌不足。科技跑得很快,法規鬆綁必須跟上腳步,如此臺灣生技產業的機會才會比競爭者多。舉例來說,日前衛福部發布「特定醫療技術檢查檢驗醫療儀器施行或使用管理辦法」修正條文,開放六項細胞治療技術,如可採自體免疫細胞治療,用於經標準治療無效的癌症病人,使臺灣一舉躋身世界精準醫療領域的領先國家。當法規鬆綁越快,臺灣生技產業就能有更多嘗試的機會,我們需要更開放的頭腦跟心胸,才有辦法讓生技產業發展不落人後。

Q:剛講到未來幾年臺灣應有不錯的成長機會,生技產業能否利用此契機,讓「轉大人」期間轉得更順利?

A:生技產業屬於「高風險,高報酬」,臺灣的投資人還不太懂得如何投資高風險產業。過去,臺灣最擅長的領域在製造業,有廠房、產品等具體的資產形態;生技產業則屬於研發、創新、智慧財產權、許可證等無形資產形態,價值評估不易,投資高風險產業,所需要的專業跟經驗也跟過去不一樣。

若社會風氣普遍害怕風險,就不太可能發展高風險產業,這是目前臺灣生技產業面臨到最大的困境。在資源不夠的前提下,臺灣的投資人又對高風險投資不熟悉,加上法規也是極強調投資人保護,深怕讓投資人賠錢,使投資人不敢投資高風險產業、不敢為自己的投資負責,導致高風險產業難以在臺灣發展。建議政府可思考透過政策工具,引導及鼓勵投資人投資高風險產業,包括生技產業、醫療AI等產業。

Q:儘管全球大環境充滿挑戰,您認為未來有哪些重要的機會,是臺灣的公司可加以把握的?

A:以生技產業來講,第一,臺灣在半導體、精密電子、機械工業具有堅強的基礎,若能與生物科技發展相結合,將能發揮綜效,如向國際提供智慧化的醫療儀器、器材;此外,發展「精準醫療」及「精準健康」都具有相當優勢。過去生病每個人都是吃一樣的藥,但現在透過基因數據分析,可了解每個人的疾病有何差異、如何針對個別狀況用藥,過程中,都會使用許多資通訊的軟、硬體科技。

第二,臺灣是華人的大熔爐,若能善用臺灣華人樣本的優勢,其研究及臨床實驗結果可應用到包括中國大陸、東南亞、日本、韓國等龐大市場。尤其,精準醫療與人種高度相關,如亞洲人的肺癌跟美國人的肺癌,所啟動的基因是不一樣的,這對臺灣在投入精準醫療發展有極大的助益。

第三,臺灣的醫生非常優秀,臺灣的臨床醫療品質一向備受肯定。臺灣最優秀的人才不是選擇念電機,就是念醫科,若能將這兩領域的人才結合,開發新的診斷工具、新的藥物、新的療法,臺灣生技產業後勢可期。

第四,臺灣位居東亞的地理中心,四個小時之內可抵達首爾、東京、上海、重慶、曼谷、吉隆坡、新加坡等所有東亞大城市,這讓臺灣很有機會成為亞太或東亞的醫學中心,我也建議政府可往這方向多著力。

Q:科技的發展為各行各業帶來改變,如何在確保產業發展活力的同時做好監管?有哪些監管趨勢值得臺灣公司注意與及早準備的?

A:臺灣的全民健保資料庫擁有近 30 年所有臺灣人的醫療資訊,如此完整的歷時性資料非常珍貴,但如何運用這些資料,目前各界爭議仍多。以大方向來講,我認為,監管法規的擬定必須考量倫理、法律及社會風險(Ethical, Legal and Social Implications, ELSI,尤其,精準醫療牽涉到很多基因資訊,更須妥善規範。

未來,可預見 AI 在產業界的應用將越來越廣,但驅動 AI 的仍是背後的「數據」,如何在蒐集數據的同時,做好數據保存、確保數據不被虛構或篡改等,需要靠公共的力量來維護。

不過,政府的力量畢竟有限,以美國、歐洲等先進國家為例,都是靠協會或學會制定產業自律、或創造業界標準,避免劣幣驅逐良幣。像目前精準醫療及分子檢測協會持續關注確保基因檢測的品質並促進提升。法規僅能訂定大原則,細部規範仍需企業或產業協會依各產業狀況制定,建議政府可多與民間機構協力,來執行相關的監管。

此外,新科技催生許多新工具,包括與基因學、細胞學相關的資訊科技工具等。相較於國外生技公司的藥物開發,許多從早期研發階段就採用基因分析,並從中看到下一步研發的可能方向,甚至進一步設計臨床實驗;反觀臺灣,目前採用基因分析的新藥公司仍少,這是臺灣公司可加以注意的,儘快 adapt 新工具的優勢,方能追趕上國際潮流。

關注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