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bility is a very important capability


李明哲|新思科技全球副總裁暨台灣區總經理

半導體產業是臺灣最重要的經濟命脈,作為全球半導體電子設計自動化(EDA) 領導廠商的新思科技(Synopsys),於 1991 年設立台灣新思科技,逾 28 年來持續投資臺灣、深耕臺灣,積極培育臺灣半導體設計人才,除參與科技部「半導體射月計畫」,與臺大、清大、交大等五所學校共同啟動「AIoT 設計實驗室」產學合作計畫,不久前並獲得經濟部「十大傑出貢獻外商獎」的肯定。來看台灣新思科技總經理李明哲以跨國外商企業的宏觀角度,深入剖析未來一年全球及臺灣整體局勢,並分享在培養跨國管理人才上的親身經驗與心得。

返回索引︱CEO 觀點

Q:您怎麼看未來一年整個世界以及臺灣的局勢?

A:未來這一年,可用一個字形容叫「Uncertainty」,充斥中美貿易、英國脫歐、西班牙獨立運動、智利暴動、阿根廷、香港問題等地緣性的各種挑戰。臺灣是個島國,高度倚賴出口,跟上述經濟體是連動的,所以不確定性是滿高的。

半導體產業則可分幾個層次來看,首先是全球經濟環境的變動,世界從「G20」變成「G2」,一個是美國主導的系統,另一個是中國大陸(或稱去美化) 的系統,對臺灣來講,短期可能因為去美化有些優勢,但長期的不確定性仍高。第二、以應用端/ 整體產業的角度來看,受惠 5G、8K TV、AI、IoT、Robotics、以及汽車電子等多元應用,這產業往後看十年可說是「沒有烏雲」。第三、若看身處產業的個別公司,我認為臺灣公司的機會是存在的,但挑戰也大。

中國大陸目前約占全球 55% 的半導體消耗量,光 2018 年 IC 的進口達 3,120 億美金,進口跟出口的逆差超過 2,200 億美金,這表示,中國大陸雖然想去美化,但其半導體自主性仍低,短期內臺灣有機會填補這塊空缺;但目前臺灣半導體、IC 設計的出口,已有 55%-60% 是輸往香港跟中國大陸,比例相當高,隨著中國大陸同步走向自主開發,若未來中國大陸半導體自主技術起來,臺灣公司在沒有政府補助的情況下,會有很大壓力。

Q:面對全球局勢的不確定性,中國大陸一方面對半導體有強大需求,但也積極發展自主技術,對臺灣企業的影響是肯定的,您認為應如何因應?

A:半導體產業對臺灣無比重要,加總臺灣一年 IC 設計、晶圓代工、以及封裝等半導體領域產值約 2.62 兆,占臺灣整體GDP(17.2 兆)的 14.8%;半導體從業人口約有 22 萬,也就是說,臺灣這不到 1% 的人口,貢獻了近 15% 的 GDP,重要性可想而知。

從全球產業競爭的角度,建議臺灣政府可做三件事情:第一、政府應以國家的角度、善用臺灣半導體的優勢,更積極地進行與中國大陸之外(如印度、越南等) 其他國家的合作;第二、政府改變了產業升級條例裡的稅則,將所有原本的分紅變成費用化,這使得投入這產業的人覺得他的 upside 不見了,建議政府可重新思考稅則,在考量公平性的同時,又能具鼓勵效果地把人帶回來;第三、政府必須透過制度設計,讓世界更多優秀的白領到臺灣來工作,這不光是移民法規,還包括教育、工作及生活環境等配套。現在很多臺灣半導體公司是缺人的,以 IC 設計為例,每一年臺灣大概有 1,500 個畢業生投入這個產業,但這數目是遠遠不夠的,加上中國大陸積極透過管道來臺灣挖人,用較高的薪水來吸引這些臺灣年輕工程師,如果政府不正視人才流失的問題,長期會有更大的挑戰。

Q:半導體一直是臺灣極具優勢的產業,您以外商CEO 的角度看待全球產業競爭,臺灣如何繼續卡位關鍵位置?貴公司將採取哪些策略思維?

A:這兩年我們推動一個全新倡議:「Synopsys AI Taiwan」,並用 16 字箴言來描述我們每天在做的事情:「安身立命、深耕臺灣、推動產業、成就客戶。」。在人才培養上,有以下幾種作法:一、完整的人才訓練體系,無論是研發、財務、或不同專業部門的同仁,都有完整的線上及實體的訓練課程;二、完善的實習生機制,讓人才在校園階段就可了解未來的工作環境與內容,為校園及職場的銜接暖身;三、與學校老師進行 R&D 合作,將實際遇到的問題丟給老師,由學校老師帶著學生研究並搭配新思最領先的技術解決問題,促進產學界的交流;四、支持全額的博士班獎學金,臺灣在半導體研發其實是滿先進的,但近年讀博士的人太少,使得國家的研發動能逐漸降低,2019 年我們開始每年資助至少四個以上的博士班全額獎學金。

Q:臺灣確實需要重新思考人才政策跟更多配套,對新思臺灣而言,如何吸引更多人才進來?或主動把人才送出去,讓國際人才可在一個平台上相互交流、提升?

A:臺灣的人才其實是很有能力的,只是缺乏刺激與環境。新思科技目前在臺灣有 800 多人,只有 13 位外籍員工,我設定了一個目標,未來五年內,新思臺灣的外籍員工要達到10% ,要達到這目標的前提,是我們原本的管理階層要夠open,要把既有的 manager 提升成 global manager,這是第一階段。第二階段,是把人才流出去到其他國家歷練。這幾年,新思台灣每年都有六至七位員工被美國的 manager 挑中,從臺灣 relocate 過去,這些人到美國後,就開始另一段專業的技能

培養,並且還是時常會回來,感染既有新思台灣的工作氛圍。人才需要不斷的流動循環,未來,新思台灣也會開放讓優秀的、願意冒險的臺灣員工外派到美國去,經過一段時間訓練後,再回來臺灣成為種子帶領團隊,或把美國的 project 帶回來,如此來回幾年,相信新思台灣不再只是一家外商在臺灣的外站,而是一個 Synopsys 在全世界非常重要的研發中心。

Q:當企業持續提升員工的數位技能時,年輕人通常學習較快,反倒是資深的員工時常會有恐懼,您的觀察為何?貴公司有沒有具體的因應做法?

A:我分享我們人才訓練的「武功秘笈」,武功秘笈可分三段:外功、內功、跟心法。所謂外功,就是一個人的專業(hard skill,大部份人都是因為具備某種 hard skill 進到一家公司,但是能否變成管理者?能否承擔一個組織的領導?則牽涉到一個人的內功,也就是 soft skill,包括溝通技巧、解決問題、表達能力、批判性思考、團隊合作、整合、建立團隊、以及領導他人等。心法,可用三個英文字表示:A(適應力 adaptability、R(抗壓力 resistance、G(恆毅力 grit,如果人才有適應力、懂得抗壓、有恆毅力,包括內功及外功在內的所有能力都會是倍數的成長。

Q:臺灣以中小企業為主,您對有心想跨出國際的臺灣企業有何建議?人才的管理思維須有哪些改變?

A:人們常辯論,人才該是先有能力、再有職位?還是先有職位、再從中培養出能力?大部份的臺灣老闆都先要立下戰功,才會給予該有的職位,但外商往往是先給人才一個挑戰,從挑戰中磨練出能力。透過不斷流動,人才能力會不斷長出來,變動本身就是一種能力的養成過程, 我常講 Mobility is a very important capability。臺灣企業主常害怕人才剛栽培完,就跑掉了,但應該反思,若企業的格局容不下人才,人才一定會跑。領導者的思維應該是如何持續拉高企業格局,讓更多人可以進來,並持續培養新梯次的人才。

有時候,臺灣中小企業很難跳脫既有思維,臺灣有很多隱形冠軍,但這些隱形冠軍有沒有辦法向國際拓展?或變成超級大品牌?恐怕有難度,臺灣中小企業可以把某一個點做得很好、很賺錢,但要再變成一個面、變成一個平台,對企業主的心態調整上,是一個挑戰,需要大破大立。

關注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