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全球主要國家陸續推動新一代精準治療政策,全球掀起一波精準熱潮,相關企業紛紛投入精準治療相關產品研發,期能在此一藍海中占有一席之地。
根據財團法人生物技術開發中心(DCB)盤點,全球擁有已上市或處於臨床試驗階段精準療法產品之企業共有401家,其中標靶藥物為企業佈局多年且最普遍之領域,全球共計322家企業投入相關產品之開發,占比80%。近年隨著新興療法,如細胞及基因療法、核酸藥物等技術趨近成熟,全球企業亦漸漸將觸角擴展至這些新興藥品領域,共有54家企業投入細胞及基因療法的開發,占比14%,另有25家企業佈局核酸藥物開發,占比6%。
依全球地理佈局來看,亞洲、北美洲及歐洲衍生出較多精準治療企業,分別有156 家、134家及76 家企業。在新興療法部分,北美洲在新技術的發展及接受度皆為全球領先,共有28 家企業佈局新興療法的開發。在亞洲部分,近年再生醫療蓬勃發展,共有32 家企業佈局細胞及基因療法。
由全球精準治療發展趨勢觀察臺灣精準治療產業現況,可發現亦同樣朝向細胞及基因療法,與其他創新技術療法開發邁進。根據PwC Taiwan與財團法人生物技術開發中心(DCB)共同合作出版的2022 PwC Taiwan《精準治療之發展現況與趨勢》報告,可觀察到臺灣成立 5 年以上之精準療法(包含標靶藥物、核酸藥物、細胞/基因治療及數位療法)公司以開發標靶藥品為最多,占比52.9%;其次為細胞/基因療法,占比47.1%。以臺灣成立 5 年以內的新創公司而言,則共有 53.3%企業開發細胞/基因療法、40%企業開發標靶藥品、更有 6.7%企業開發數位療法,可見隨著新興療法在國際市場上市與新穎技術之演進,臺灣業者也迅速跟進,紛紛積極投入創新技術療法開發。
臺灣精準治療周邊服務業者方面,成立5年以上之公司以基因檢測服務為主,占77.8%,藥物篩選/設計/開發服務則占22.2%。而成立 5 年以內的新創公司,有71.4%進行檢測服務(包括伴同式診斷、輔助診斷、基因檢測),其他28.6%進行其他服務(如健康風險分析與AI藥物演算)。臺灣精準診斷業者方面,則幾乎全數投入伴同式診斷及輔助診斷的產品開發和銷售,憑藉臺灣於 ICT 與科技業優勢,持續佈局國際趨勢之新世代精準治療領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