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Mo致力讓台灣成為全球數位經濟領域的典範

威摩科技

威摩科技(WeMo Scooter)創立於2015年,結合共享經濟、綠能環保等理念,提供城市居民新型態的交通選擇。有國外留學,並有國際企業工作經驗的WeMo Scooter創辦人暨副董事長吳昕霈指出,台灣新創環境,與以色列等國家相比,基本上環境條件各有特色,整體差異不大,之所以彼此新創成效的差異點,關鍵在於:執行力。

面對2022年資本市場的動盪,WeMo Scooter副董事長吳昕霈認為最重要的是「如何穩定現金流」,創辦人勢必得超前部署地爭取穩定現金流的機會。DIGITIMES攝

對創業者而言,信念乃一切的基礎,WeMo秉持著「讓城市生活更美好」的初衷,7年以來透過電動機車即時租借服務,致力於提升電動機車使用率、減少城市閒置車輛、以綠能降低全球空氣污染,同時還給城市更多的公共空間。

WeMo理念完全符合ESG價值

跟進2021年以後全球各國針對「淨零排放」所祭出的相關律法及政策,國發會亦於2022上半年度公布「台灣2050淨零排放路徑」,以能源轉型、產業轉型、生活轉型、社會轉型4大面向,推動產業面至社會面的發展。

對此,吳昕霈表示,目前談及「環境、社會和企業治理(ESG)」 議題,多半聚焦於對環境的關注,包括聯合國SDGs中特定幾項規範皆與節能減碳有關係,相較於「社會責任(Social)」及「公司治理(Governance)」2項,環境保護(Environment)仍是企業較容易可以著手的點。

之於WeMo,吳昕霈指出,自己所信仰的價值與ESG是相同,也與新世代人類價值完全相同。因此在公司治理上,吳昕霈相當強調透過扁平化組織使所有人皆能在公司內部發揮所長、提出意見,以民主式的營運方式,旗下產品也都須符合E、S的精神。新創發展如何回應新社會、新世界、新人類的需求是重要的,不光是WeMo Scooter在做,未來也將有越來越多的公司跟進執行。

吳昕霈認為,並非WeMo Scooter的發展緊貼著ESG規範進行,而是WeMo Scooter所相信的價值剛好都符合ESG的期待。以短、中、長目標而言,如何使消費者可以透過永續的、綠色的交通工具,去完善城市交通中原本欠缺的一塊,透過科技的方式、更好的移動選項去改變城市樣貌、讓城市生活更加美好,將會是WeMo Scooter不忘初心的使命;在此信念之下,舉凡與城市相關的「食衣住行育樂」皆有可能是未來發展的方向。

舉例而言,日前WeMo Scooter與可口可樂公司推出的新一代「無標籤瓶裝水」進行品牌合作,該產品透過將商品資訊以雷射的方式刻印於瓶身,去除過往大眾所習慣的包裝材質,藉此達到減塑、減碳的目的。吳昕霈指出,由於理念相同、價值觀相信,WeMo Scooter相當樂意透過品牌之力與各個關注ESG相關議題的品牌、議題合作,以促成更大的影響力。

除半導體 政府要更加關注數位經濟發展

吳昕霈表示,期盼政府要能為能夠國家未來5~10年的發展方向制定明確政策跟方向,同時更加關注對高科技產業如半導體、ICT、晶圓製造等以外的數位經濟產業發展,在此方面若能祭出更為明確的指導原則,對於新創公司的展將會更有助益。

目前,中華民國政府針對新創產業施以的優惠、投資及其政策,多半以「雨露均霑」的方式提供支援,然而「分散策略」同時也分散了人力、物力、資源及資金的有效運用,對於產業涉略面極廣的新創而言,能夠起到的效果有限。吳昕霈認為,政府在支持新創發展方面,需進一步推動思維轉換,比起「雨露均霑」,是否能設定每 5~10 年有一個大方向的脈絡,往某一個新經濟的方向發展,進而推動整體新經濟產業的起飛。

台灣新經濟產業有很好的發展機會,以WeMo Scooter為例,台灣主要3家共相機車品牌已使台北市成為全球共享率、使用人次、車輛數皆排名第一的城市,這也證明台灣在數位經濟領域的確有機會成為全世界、全亞洲的典範。

執行力落實是打造新創特色之關鍵

許多人指出,台灣創業生態系發展應該借鏡矽谷、以色列、愛沙尼亞,吳昕霈認為,其實台灣不需要去學任何地方,過去在以色列、愛沙尼亞等國參訪的經驗,台灣所在做的事情與他國無太大差異,環境也沒有好壞之分,至始至終,「執行力」的落實才是成功與否的關鍵。

吳昕霈表示,創業者的執行力、資金執行力、國家執行力都相當重要,無論新創生態系的哪一個環節,如能避免歹戲拖棚、學習如何迅速且果斷地執行,將會對台灣新創發展起到更大的幫助。而所謂「執行力」,亦仰賴國家願意花多大的決心去推動一件事情發生,事情不用多,但要集中,最終的成果才會真的有一鳴驚人之力。

台灣新創2大優勢:軟體力+數據力

談及企業與新創間的合作,吳昕霈認為,在過去專注強調硬體實力的脈絡下,新創想要跟企業建立合作關係,勢必得從軟體實力、數據力來著手。以 WeMo Scooter 為例,過去 6 年以來,透過移動載具所蒐集的數據是獨一無二的,除消費者騎乘資料,WeMo Scooter 亦掌握「行」的數據,包括點與點之間的移動、城市交通軌跡、單一用戶的移動行為數據等。

透過軟體力、數據力能夠建立起新創的不可取代性,吳昕霈強調,WeMo Scooter未來期望在「數據力」上有更多可能的展現,例如蒐集更多與城市相關的數據,舉凡城市街景、氣體、震盪、溫濕度等,與各地方政府進行合作進行,地方主管機關可根據這些數值,對於城市的經營進行超前部署,如此不僅可大幅降低類似高雄氣爆等事故發生的機率,更可為城市的未來發展進行長期性的規劃,進而讓城市樣貌更為美好。

掌握軟體、數據的優勢,將會是台灣新創未來發展的重要方向,吳昕霈認為,台灣市場雖不具備人口紅利優勢,但是仍能基於人口質量密度開創具有影響力、競爭力的產品及公司。

面對不景氣時代 團隊更須注意現金流

面對2022年資本市場的動盪,吳昕霈認為對於新創公司創辦人而言最重要的是「如何穩定現金流」,由於台灣的創業投資環境原本便比國際來得更加保守,因此遭逢經濟衰退、市場不景氣的情況,創辦人勢必得超前部署地爭取穩定現金流的機會。

不可諱言地,除資本市場的動盪,面對COVID-19這個全球性災難,仍持續影響各領域新創公司的業務發展。疫情延遲WeMo Scooter原先出海計畫,使得吳昕霈開始思考,是否有比「整套共享機車營運模式」搬運出海來得更輕量的商業模式?

針對未來出海的諸多可能性,吳昕霈表示,公司正在尋找不同的可能性,然而不變的,是透過台灣軟硬實力的整合,將「使城市生活更美好」的信念得以傳承下去,從台灣各處延伸到國際不同的城市之中。

由資誠聯合會計師事務所(PwC Taiwan)、台灣經濟研究院及DIGITIMES合作,經過700份問卷以及100份投資人問卷、十多位新創領域專家專訪,完成的《2022台灣新創生態圈大調查》於2022年10月28日正式出刊,可至官網下載完整報告,期透過團隊調查研究,讓中華民國政府、企業、創育夥伴和新創團隊,一同擘劃台灣新世代數位經濟以及新創發展藍圖!(本文黃達人整理報導)

關注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