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戶遇到的挑戰
由於 5G、HPC 需求倍增,公司積極擴產,並追求技術製程領先。儘管訂單源源不絕,面臨客戶需求複雜度提高、市場變化造成急單增加,研發、銷售、製造端逐漸彈性疲乏,經營團隊期望在 IPO 前夕盡快解決以下問題。
- 研發面:3 個研發單位有各自的研發管理方式,專案績效與進度管理標準認定不明確,且缺乏一套機制於各階段進行 Go-No Go 決策,容易造成研發資源浪費。
- 銷售面:銷售管理偏重當月資訊,缺乏銷售預測能見度,未能及時提供產銷協調資訊,導致接單多但交付不佳,影響客戶滿意度及產品質量。
- 管理面:缺乏客觀且整體層級的營運架構及指標,各部門運作多以部門績效為主,忽略以整體企業最大價值為核心。
資誠如何協助客戶
為滿足轉型急迫性,PwC 提出 “先速贏,再優化” 的概念,透過 6 場高階主管訪談、10 份經營管理報告檢視,收斂出 3 階段 x3 重點的轉型藍圖,快速建立專案效益與團隊信心。
- 建立市場導向的產品開發管理機制:從需求、競爭、能力評估及規劃研發流程階段,搭配階段進出檢核表與 KPI,以儀表板管理研發專案進度,明確研發資源投入與產出。
- 建立端到端商機管理、銷售預測、績效檢討制度:統一銷售團隊語言與管理標準,讓銷售檢討從說故事變成看數字,提升商機能見度與轉換率;建立需求預測管理機制,有效改善產銷整合。
- 固化銷售管理制度:建立銷售營運主管一職,藉由週銷售儀表板管理銷售目標與瓶頸、負責產銷協調、提升關鍵客戶服務滿意度;建立銷售管理白皮書,將概念轉為文字,有利知識管理與新人培訓。
- 系統與流程整合規劃:透過工作坊找出 7 大議題收斂為 3 大跨部門合作方向,由顧問輔導跨部門負責人執行產銷協調、備料計畫、資訊服務流程優化,確保內部改善專案持續進行。
為客戶帶來的效益
- 建立銷售管理週會/月會儀表板,一統 5 大銷售團隊管理標準,預警當季業績達標風險,連續 6 個月業績超標。
- 統一 3 個研發單位的績效標準,專案數量降為 20%,集中資源改善 Time To Market 與投資報酬率。
- 提前 3 個月掌握銷售能見度,增加供應鏈備料排產時間,縮短交期至少 2 週。
- 優化跨部門產銷協調機制與備料預測管理計畫,縮短客戶需求回應時間;建立 IT 專案需求評估流程與評估小組,將資源用在重要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