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生技醫療產業首要課題:定義未來醫療的面貌

Global top health industry issues

摘要

全球醫療系統都共同面臨以下力量的拉扯:數位化腳步加速、醫療需求日益強勁,分配到的資源卻在萎縮。這些壓力也促使巨大的產業革新,圍繞著科技、消費主義、企業轉型與信任等主題發生。

這份由PwC健康照護產業研究團隊發布的最新報告,特別著墨對全球醫療系統產生重大影響的關鍵驅動力,並替更為永續、彈性的願景擘劃藍圖,指引前路。

關鍵訊息

這篇PwC報告點名定義全球醫療系統未來的8大議題,如下:

人類與機器人

  • 人工智慧相伴,工作更聰明:新科技被持續運用於企業決策支援應用的自動化、法規功能的精簡,以及增加回報速度與醫療產品研發效率。這當中最值得期待的新科技之一,便是AI。
  • 為虛擬醫療指明方向:消費者越來越常尋求虛擬管道以管理自身健康狀況,不過卻往往由於沒有清楚的指引協助他們做出選擇而煩惱。這也導致產業失去許多將虛擬醫療服務,導入傳統健康照護系統的機會。

消費者型態的改變

  • 以病人體驗為尊:醫療產業在不同程度、因不同理由而逐步消費主義化已成為國際現象。在某些國家,負擔成本的增加與對更佳醫療體驗的渴望促成了這個情況的出現。在醫療領域追求更卓越的成功與更理想的成效,則為其他國家醫療行為消費主義化主要的動力。
  • 轉變下世代的臨床試驗:企業正採用數位工具,並以病人為中心出發,來徵召、留住臨床試驗參與者。行動裝置app和遠距醫療讓病患能在傳統場域以外的地點受試,使臨床試驗更為便利、易於接近。

商業模式的移轉

  • 運用科技創造虛擬醫療能力、降低成本:世界各國都正更廣泛的運用數位解決方案,為消費者創造更多價值,並緩和醫療機構資源有限的困境。投資新科技亦可望減輕醫療手術的成本。
  • 提供醫療器材以外的價值:醫療器材公司除逐步將消費者觀點帶入產品設計的思維,並為醫療院所、病患、臨床醫師等提供更多額外服務,以因應受消費者需求與渴望驅動而快速變動的產業。

信任

  • 確保物聯網與網路資安的安全:可連網的醫療器材和健康照護系統因勒索或惡意軟體等網路攻擊的侵犯,而處在日益升高的風險之中。為因應這個問題,付費者與服務領導廠商必須挺身而出、採取行動,以更妥善維護資料隱私與信任關係。
  • 將目光放遠至醫療院所之外,重視醫療的社會決定因子:在慢性病對個人與醫療體系形成沉重成本負擔的同時,健康與疾病防治也越加受到重視。監管者、付費者與業者也尋求賦權,讓對健康的掌控權回到社區與民眾手上。

台灣醫療體系背景資料

  1. PwC《全球生技醫療產業首要課題》報告點出的主要趨勢,某種程度上讓我們直面、重新檢視台灣的醫療體系。此外,如同PwC最近出具的《台灣醫療產業概況報告》(僅有英文版,涵蓋健康照護、生技製藥、醫療器材產業)所強調,台灣醫療體系也遭遇某些地域性的特定挑戰。這份產業背景資料提供一份摘要,說明上述課題在台灣的現況。
  2. 台灣醫療體系的表現在亞洲名列前茅,這主要得力於有全面的全民健康保險制度支撐,全台民眾都因此受惠。然而,政府也面臨許多急迫的醫療挑戰,尤以人口迅速老化、導致醫療資源壓力日益升高為甚。有鑑於此,台灣當局也開始規劃下一世代的全民健保方案。

台灣醫療體系的關鍵特色

  • 台灣具備高效醫療體系,擁有豐富的醫療資源,能以可負擔的成本提供高品質的治療和照護服務,且有很高的公眾滿意度。
  • 全民健康保險為全民強制加入,提供平等、便利且完備的醫療網路,並涵蓋特約醫院及診所,其中大部分是民營機構。
  • 全民健保的優點是一視同仁、內容全面,包含所有必要的醫療服務。由於沒有嚴格控管的轉診制度,患者在選擇醫療服務提供者或醫生時幾乎不受限。
  • 2016年台灣醫療支出僅佔GDP的6.3%,就經濟合作暨發展組織(OECD)標準看來是很低的。主要的醫療支出費用由全民健保買單、佔53%,其次34%為患者家庭自付。
  • 相對低廉的支出顯示政府的能耐:在身兼台灣醫療服務唯一買家和支付者的同時,能夠妥善控制花費,並讓全民健保體系在低成本的情況下發揮行政高效。

台灣醫療體系的關鍵挑戰

  • 台灣醫療體系最大的問題就是全民健保制度的「吃到飽」方案,及對於醫療服務供給或需求的管制相對寬鬆,導致資源遭濫用、浪費。
  • 病人為小病前往就醫,是造成大醫院人滿為患的主因,更導致醫護人員工作條件低落、流動率高。
  • 醫療成本管控措施的實行由於資金不足、國庫拮据,已引發平衡醫療成本與追求醫療品質間的挑戰,並影響病患採用新藥的權益。
  • 人口老化與慢性疾病的增加所導致的醫療成本上升,恐進一步對醫療資源與長期照護系統形成壓力,並讓全民健保的財務狀況持續惡化。
  • 長遠來看,為確保全民健保能永續發展,進一步的實質改革是必要的。政府已意識到這一點,並開始為下一世代的醫療系統展開擘劃。

  1. 台灣的醫療服務提供者、藥廠和醫療器材業者雖面臨日益競爭的環境,但台灣也同時提供橫跨醫療光譜的各式成長機會。舉例來說,政府鎖定生技醫療產業為重點發展項目,並以讓台灣成為製藥研發的區域樞紐為目標,這也讓前來台灣進行臨床試驗格外具吸引力。
  2. 數位醫療有很大潛能,可藉由實現更佳的病患體驗改變台灣的醫療生態,並以較低的成本展現出更好的成果。這個趨勢正吸引企業投注更多心力,在科技和醫學的交界求新求變;醫療院所和企業也受上述情境鼓舞,於AI和物聯網等創新領域進行更密切的合作。
相關連結
關注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