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wC’s Global Investor Survey 2024

2024全球投資人調查報告

PwC’s Global Investor Survey 2024
  • 2024-12-26
  • PwC最新發布的《2024全球投資人調查報告》,針對全球24個國家及地區、345位投資人進行調查,並與其中14位專業人士進行深度訪談。受訪者主要是機構投資人,包括資組合經理人(21%)、分析師(21%)和投資長(23%),其中有52%有十年以上的產業經驗,53%受訪者資產管理規模超過100億美元。
  • 多數投資人認為企業不需要在AI與員工間做出取捨,有70%以上的投資人希望企業能同時增加在AI及人才方面的投資。超過六成的投資人預期他們所投資的企業,未來一年可因生成式AI提升營收及獲利。
  • 氣候轉型及調適亦是投資人相當重視的議題,71%投資人認為企業應將ESG及永續概念融入經營策略中。三分之一的投資人同意或強烈同意企業須支付與業務相關的ESG/永續性支出,即便這可能影響短期獲利能力。
主要發現

投資人對通膨及總體經濟的擔憂下降

  • 調查發現,投資人對全球經濟普遍抱持謹慎樂觀的態度,半數(51%)預期未來12個月經濟會呈現成長態勢,對於總體經濟以及通膨存有憂慮的比例也自2022年高點持續滑落,前者從2022年的62%降至2024年的34%,後者從67%降至31%。當前,投資人最擔心的風險為網路風險(36%)和地緣政治衝突(36%),這樣的趨勢基本上和過去兩年的調查結果沒有太大差異,但比例有比2023年稍微提升。
  • 有近九成(86%)的投資人相當看重企業危機管理的能力,並將其列為投資決策的關鍵考量。此外,穩定的供應鏈仍是投資人的優先考量,68%投資人認為企業應增加投資來降低供應鏈風險;60%投資人表示,從供應鏈去風險化的角度重新思考商業模式對企業來說「很重要」或「極為重要」。

投資人關注四大面向

  • 重塑勢在必行:超過70%的投資人認為,科技變革是驅使企業改變其創造、傳遞及獲取價值之方式的最關鍵因素。有將近三分之二的投資人認為,企業因應政府法規、客戶偏好變化以及供應鏈不穩定性做出創新「很重要」或「極為重要」;另有一半的投資人指出,應對競爭對手的行動、地緣政治及人口結構變化同樣重要。
  • 科技與AI:大多數的投資人都樂觀看待生成式AI的潛力,尤其是在可擴展性、投資報酬率(ROI)衡量、對人才的影響、利害關係人洞察以及資本支出等方面,認為AI是「機會」的受訪者是將其視為「挑戰」的兩倍。近四分之三的投資人更指出,企業應該適度(42%)或顯著(31%)增加投資以大規模部署AI。
  • 氣候轉型及調適:在部分國家或地區對企業永續投資的審查日益增加之情況下,50%投資人指出,企業如何因應氣候變遷改變其創造、傳遞及獲取價值的方式極為重要。此外,71%投資人同意企業應將ESG及永續概念融入經營策略中。三分之一的投資人同意或強烈同意企業必須支付與業務相關的ESG/永續性支出,儘管可能會影響到短期獲利能力。
  • 透過溝通建立信任:大約三分之二的投資人相信,管理層有能力做出與企業宗旨及價值觀一致的長期決策,引導公司度過危機並兼顧股東利益。此外,86%的投資人表示,企業在遭遇危機時是否具備管理靈活性,是影響其投資決策的重要因素。

企業須應對八大趨勢 改變其創造、傳遞及獲取價值的方式

  • 全球各大趨勢不斷在重塑競爭格局,企業必須持續適應來自四面八方的壓力。超過半數的受訪投資人指出,對於他們投資的企業而言,因應「八大趨勢」去重塑其商業模式是相當重要的(詳見下圖)。科技變革在這些趨勢中排在首位,總計71%的受訪者認為這相當重要,隨後是政府法規、客戶偏好變化以及供應鏈不穩定性。
  • 本次調查中,有近四分之三的投資人認為,其投資的公司應該適度或大幅增加在提升員工技能(74%)、強化面對國際危機的韌性(73%)和大規模部署AI解決方案(73%)上的投資。
  • 即便各種趨勢互相影響,CEO和管理階層仍分別應對著不同的趨勢。若想在這些趨勢下取得成功,許多領導者都需重塑其業務。尤其是在科技、地緣政治、法規、人口結構和氣候變遷的交互影響下,企業應具備足夠的靈活性與韌性來達成三個關鍵事項:滿足客戶需求與期望、管理供應鏈、重新思考與其他公司的關係。

投資人認為員工與AI投資應並進

  • 三分之二的投資人相信,在未來一年內生成式AI將使他們投資的公司之生產力提高至少5%,且企業營收及獲利也會有相同幅度的成長。儘管有超過60%的投資人預期,企業在未來一年內可透過AI提高生產力、營收以及獲利;但仍有部分受訪者認為AI還在早期發展階段,因此目前AI在簡單、定義明確的自動化流程執行上效率較高。
  • 值得注意的是,多數投資人並不認為要在AI與員工之間做出取捨,有70%以上的投資人希望企業在這兩個項目都能持續投資;僅三分之一的投資人認為AI會導致企業員工數減少5%以上。
  • 63%投資人預計他們所投資的企業,在未來一年可因生成式AI提升營收,62%預計可提高獲利能力。
  • 66%投資人認為生成式AI可提升生產力,而投資人期待企業增進員工技能的比例更高,為74%。可見投資人更期待企業能主動因應生成式AI所帶來的進化,投資於提升員工技能,方能有效提升生產力。

三成的投資人將氣候變遷視為首要危機

  • 本次調查顯示,30%投資人認為氣候變遷是其投資企業未來一年所面臨的首要威脅。這和把通貨膨脹、總體經濟波動和科技變革列為最大威脅的比例大致相同。此外,64%的投資人認為企業應該適度或大幅增加投資以減少碳排放。
  • 這些投資人表示,他們在決定是否投資一間企業時,會考慮該公司能否證明其氣候行動的價值創造潛力。大約有四分之三的受訪者指出,他們會適度或大幅增加投資於已採取氣候行動的企業。相關行動包括與供應商及社區合作建構永續價值鏈(80%)、透過產品與服務創新幫助客戶適應或減輕氣候變遷的影響(77%)、建立抵禦氣候實體風險的韌性(73%),以及增加再生能源的使用(72%)。

投資人亦相當重視財報以外的資訊

  • 當今投資人在進行企業評估與分析時,考量的範圍已不限於財務表現。40%投資人將公司治理(包括監督、風險管理、管控及倫理)視為評估時最重要的指標,創新、管理能力、人力資源管理及網路安全則緊接在後,位居前五大指標。
  • 在AI對於投資人的幫助方面,有三分之一受訪者表示,AI大大提升他們分析企業訊息的能力,另有三分之一的投資人表示有中等程度的幫助。
  • 調查也發現,在某些情況下,比起量化數據,投資人更依賴質性資料來協助他們做投資決策。例如,在評估管理職能時,僅44%的投資人表示他們有充足的量化資訊,能有效幫助他們做出投資決策;但有66%的投資人表示有充足的質性資訊。在創新方面,57%的投資人指出他們擁有足夠的質性資訊來引導他們做出投資決策。
  • 超過四分之三的投資人(76%)表示,企業揭露的永續資訊若經過確信,更能獲得他們的信任。亦有相當比例的投資人(73%)認為,企業永續資訊應具有與財報查核相當的確信水準,例如合理確信。

相關連結

報告摘要時間:2024年12月3日

 

關注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