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hen is the right time to reinvent your business?

掌握企業重塑最佳時機

When is the right time to reinvent your business?
  • 2024-10-28
  • 掌握重塑最佳時機為影響企業能否長期存續的重要決策。PwC最新研究顯示,僅58%企業表示在正確的時機重塑商業模式。即使如此,過往案例顯示,錯過重塑時機的企業仍有機會重新調整和發展。
  • 由於產業變動從未停止,企業須隨時準備應對市場變化。因此,策略靈活性和商業模式重塑(Business model reinvention, BMR)時機同樣重要。
  • 本研究定義了六大重塑壓力指標(BMR Pressure Index),進行BMR壓力指標時間序列分析,對比過去30年美國、英國與德國各產業的商業模式變化,涵蓋電信、保險、公用事業、技術、航太、國防與建築和工程等產業,並使用Prophet模型預測2024和2025年產業走勢。透過美國零售業與保險業重塑案例,解析BMR指標的適用性,盼協助企業掌握重塑最佳時機。
主要發現

六大重塑壓力指標(BMR Pressure Index)

  1. 績效(Performance)
    該指標透過計算企業資本報酬率的市占率加權總和來衡量產業收益,金融業則使用股東權益報酬率。
  2. 吸引力(Attractiveness)
    該指標透過活躍企業的數量變化評估產業吸引力。
  3. 創新(Innovation)
    創新和技術可為企業創造新價值,該指標計算各產業經過調整的創業投資(VC)占比。
  4. 衝擊(Shocks)
    該指標透過產業衰退評估全球衝擊對企業造成的壓力,標準為產業總實際收入成長為負的期間。
  5. 監管(Regulation)
    該指標納入每年發生的主要監管和政策變動,並建構監管強度的定性衡量標準。並考量監管措施實施前的醞釀期和實施後的冷卻期,根據其對經濟、客戶群體、企業地理活動和產品組合的影響進行評分。
  6. BMR強度(BMR intensity)
    創新商業模式將對產業內其他企業造成壓力,成功的商業模式可提高市占率。因此該指標利用三年滾動平均的企業市占率,作為產業BMR強度指標。
  • 本研究透過上述六大重塑壓力指標(BMR Pressure Index),進行BMR壓力指標時間序列分析,對比過去30年美國、英國與德國各產業的商業模式變化,並使用Prophet模型預測2024和2025年產業走勢。分析結果顯示,六大指標與產業發生重塑期間具有相關性,企業可透過六大重塑指標掌握業務重塑最佳時機。

美國零售業轉型歷程

  • 本研究以美國零售業為案例,自1985年演變至今,可見四個主要商業重塑時期,分別為實體大賣場、網路時代、全通路時代、電商優先時期。研究發現BMR強度指標呈現週期性,恰好可對應至上述四大重塑時期的產業高峰期。
  • 1990年美國零售業由Kmart、Sears與Walmart三大廠商主導。Walmart首先建立大賣場模式,透過規模經濟、優化便利性,以及條碼掃描等新技術擴大市場占比,將市值提升十倍。而Kmart與Sears未能及時轉變導致市占縮減。
  • 網路時代亞馬遜加入零售領域,為實體零售商建立數位形象、擴展客戶範圍,並獲得顯著市場占比。其他零售商亦隨之跟進,Walmart將網路商店獨立經營,市場定位的變換較靈活;Kmart與Sears則受困於實體業務與庫存管理,未能及時適應新形態商業模式轉變,市場占比逐漸縮減。
  • 全通路時代的亞馬遜已遙遙領先,2010年至2020年間市值自590億成長至1.6兆美元。電商優先時期更受到疫情催化,亞馬遜持續創新產品,Walmart亦擴展線上生鮮配送等創新措施,避免落後於競爭對手。

美國保險業轉型歷程

  • 本研究以美國保險業為案例,自1994年演變至今可見四個主要商業重塑時期,分別為數位化和風險時代、產品整合時代、保險科技時代、數位智慧時代,大致反映了保險業透過數位化進行重塑的過程,及早期採用者如何延續優勢。
  • 案例中,A公司的數位轉型進度緩慢,選擇投入其他金融領域多元發展,然而此策略卻在2008年全球金融危機時帶來更多風險。2010年後,A公司的現有資源已不足以彌補與競爭對手的數位技術落差。
  • B公司則自1990年代末開始投資數位轉型,針對消費市場發展數位功能,並透過機器學習和數據分析等技術投資,改善定價、風險評估模型與理賠效率,增進營運效率。
  • 掌握數位轉型時機與否,造成A公司市值自高峰縮減80%,B公司市值成長14倍以上,顯示數位化革新可對企業市值造成顯著影響。

把握時機 為企業重塑做好準備 

  • 然而,並非所有的企業重塑都會成功。PwC一份未公開的研究,針對全球1,131位過去三年曾改變商業模式的受訪者進行跨產業分析,結果顯示,表現最好的三分之一企業,綜合績效溢價平均高於同業71%。中間三分之一的企業僅提升13%。而表現最差的三分之一企業,成長低於績效溢價中位數15%。顯示時機僅為成功要素之一,正確的商業模式與運營變革策略亦為成功轉型不可或缺的因素。
  • 掌握企業重塑時機的重點,包括監控市場趨勢和新技術,小規模測試並根據結果進行調整。根據客戶需求變化和偏好,定義企業可發揮自身利基的「競技場」,不受傳統產業邊界限制,識別新的需求與機會。加強領導力和變革,培養對新想法和新視角的開放文化。
  • 企業可透過以下重點,為企業重塑做好準備:
    • 改善拖累效率的業務,將資源投注於轉型、商業模式重塑或其他任何有價值的事情上。
    • 淘汰過時的IT基礎設施、系統和應用程式,提升營運效率和靈活性,使企業能夠更迅速採用新技術和實現創新。
    • 透過數據和分析制定決策,建立系統化的決策框架,以確保決策過程的科學性和一致性。

相關連結:

報告摘要時間:2024年10月21日

相關服務:

管理顧問

關注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