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各大趨勢不斷在重塑競爭格局,企業必須持續適應來自各方的壓力。PwC《2024企業領袖調查報告》顯示,45%全球與76%臺灣企業領袖認為需在十年內轉型,才能維持長期獲利能力,比例較2023年增加,突顯在科技變革與氣候變遷等眾多趨勢發展下,「重塑」已是企業須審慎應對的課題。
PwC最新發布的《2024全球投資人調查報告》,針對全球24個國家及地區、345位投資人進行調查。結果顯示,投資人相當關注科技與AI、氣候轉型及調適、信任與透明度等議題。在多重趨勢及風險的考驗下,過半數的投資人認為,企業應重塑其商業模式。
有「八大重要趨勢」是企業在進行重塑時應率先關注的,科技變革位居首位,總計71%受訪投資人認為這相當重要,隨後依序為政府法規(64%)、客戶偏好變化(61%)、供應鏈不確定性(60%)、競爭對手的行動(56%)、地緣政治(54%)、人口變化(53%)以及氣候變遷(50%)。
企業領袖的觀點與投資人不謀而合,《2024企業領袖調查報告》顯示,對於全球企業領袖來說,新科技顛覆、客戶喜好與需求改變、法規變動,是其過去五年主要挑戰,且在未來三年將高度影響獲利。
若想在這些趨勢發展之下取得成功,許多領導者都需重塑其業務。尤其是在科技、地緣政治、法規、人口結構和氣候變遷的交互影響下,企業應具備足夠的靈活性與韌性來達成三個關鍵事項:滿足客戶需求與期望、管理供應鏈、重新思考與其他公司的關係。
科技與AI是投資人與企業領袖共同關注的重點之一。世界經濟論壇(WEF)日前發布的《未來工作報告》指出,隨著生成式AI演進,企業高層預期,未來五年內將有23%的職務被重塑。儘管如此,投資人並沒有忽略人才培育的重要性,多數投資人都認同,企業不必在AI與員工之間做出取捨,70%以上的投資人希望企業在這兩個項目都能持續投資。
在商業潛能方面,三分之二的投資人相信,未來一年內生成式AI將使他們投資的公司之生產力提高至少5%,且企業營收及獲利也會有相同幅度的成長。
當今投資人在進行企業評估與分析時,關注的面向非常多元,已不限於財務表現。投資人將公司治理(包括監督、風險治理、管控及倫理)視為最重要的指標,創新、管理能力、人力資源管理及網路安全則緊接在後,位居前五大指標。此外,近九成(86%)投資人將企業危機管理能力視為投資決策的關鍵考量。
氣候轉型及調適亦是投資人看重的面向,71%投資人認為企業應將ESG及永續概念融入經營策略中,更有三分之一的投資人同意或強烈同意企業須支付與業務相關的ESG/永續性支出,即便這可能影響短期獲利能力。投資人也期待企業永續資訊能有與財報查核相當的確信水準,超過四分之三的投資人(76%)表示,企業揭露的永續資訊若經過確信,更能獲得他們的信任。
整體而言,在投資者預期企業未來將面臨的挑戰中,並沒有特別偏重單一問題。因此,對企業而言最重要的是具備足夠的韌性與靈活性,應對各種威脅及其交互作用下產生的影響,並適時重塑商業模式。隨著各項監管措施上路,企業也應積極建立透明的溝通與資訊發布管道,回應投資人的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