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誠通訊第379期封面企劃:私募股權基金給企業的ESG必修課

面對重要性日益升溫的ESG議題,投資與併購策略相對果敢、勇於採取行動的私募股權基金,對ESG的態度便相當值得參考。

TCFD 亞太永續報告書

隨著淨零碳排浪潮席捲全球,「永續是門好生意」的概念,不僅適用於提供綠色商品及服務的企業端,投資人對ESG(環境保護、社會責任、公司治理)主題也越來越青睞。投信投顧公會今年3月正式於官網發布ESG永續發展轉型專區,首度揭露國人購買ESG基金資訊:最新公布的2023年7月數據顯示,臺灣投資人持有的境內、境外ESG基金規模分別達新臺幣3,510億元、1,010億元,總受益人數超過154萬人,較去年同期的新臺幣2,046億元、986億元、總受益人數約103萬人成長許多。顯見投資人對ESG的重視,已化為實際行動,企業為贏得各方利害關係人認同、為組織創造更多價值,ESG的投資與管理,已成為此刻不容忽視的課題。

面對重要性日益升溫的ESG議題,投資與併購策略相對果敢、勇於採取行動的私募股權基金,對ESG的態度便相當值得參考。PwC於今年7月發布《2023全球私募基金責任投資調查報告》(Global Private Equity Re sponsible Investment Survey 2023),探討來自全球22個國家、地區共166位私募股權(Private Equity; PE)基金合夥人對ESG重要性的看法。

70%受訪者 將氣候相關ESG議題視為重要

關於私募基金公司最關注的ESG項目,本調查發現,在環境保護面向上,氣候議題受到私募基金高度重視:有70%的受訪者表示,組織將溫室氣體排放和氣候風險視為重要議題,與管理廢棄物處理、水資源及能源使用等環境影響同等重要。此外,也有34%的受訪者表示,組織在未來一年預計對生物多樣性議題有更多作為。

在社會責任面向上,PE業者最重視人權與勞雇關係、職業健康與安全、多元共融及平等對待。關於公司治理面,以商業道德、企業價值與文化等議題最受重視,其次則為遵守ESG規範、預防貪腐事件發生、網路與數據安全等。

私募基金多認同ESG能創造價值  法規、脫手價值亦為重要考量

《2023全球私募基金責任投資調查報告》發現,多數受訪者認同ESG議題的管理,與為客戶創造收益的策略方向一致:70%的受訪者將價值創造列為驅動ESG行動的三大動能之一,且有37%的受訪者將價值創造排在ESG驅動力的第一名。此外,法規、對脫手出場價值的影響,也是私募基金針對ESG議題採取行動的重要動機,各有33%的受訪者,將這兩大要素列為驅動組織ESG行動前三重要的因子。

同樣的,ESG活動亦是決定案件價格的主要因素,三分之一的受訪者表示,他們近期超過半數的案件,價值提升的主因便是來自ESG活動的助力。此外,PE業者也將ESG實際應用於營運及業務。超過一半受訪者表示,過去12個月在尋找案源和進行盡職調查過程中,曾檢視ESG因素做為決策依據。也因此有53%的受訪者表示,在過去12個月間,公司至少有一次因ESG考量而拒絕達成協議或進行潛在投資。

ESG對私募基金最大貢獻:品牌聲譽、風險緩解

《2023全球私募基金責任投資調查報告》發現,ESG能為私募基金業者帶來的益處多與市場定位和緩解風險有關:其中最大的貢獻依序為「提升品牌聲譽」(64%)、「風險緩解」(62%)、「創造差異化的競爭優勢」(55%)和「吸引、保留客戶」(52%)。

不過,即使多數PE業者認同ESG活動能創造價值,意識到若能透過改善永續表現、轉向提供永續產品與服務等做法,以解決ESG相關問題,通常對公司現金流、債務成本、投資終值(terminal value)有正面助益,但卻僅有不到20%受訪者,將驅動營收成長(17%)、優化資本配置(15%)或成本效率(7%)等財務相關指標,列為ESG活動帶來的前三大貢獻之一。可見如何將ESG概念落實於實際營運,並將ESG帶來的成效具體量化,仍是私募基金乃至企業最艱鉅的挑戰之一。

對此,PwC建議,私募基金可透過四大做法,在交易中創造更多ESG價值,也頗值得企業參考。首先,可多留意缺乏資金的產業(如基礎建設)、地區(如非洲及南亞)有哪些投資機會,了解建立永續交易的可能與進程。第二,在交易成立前,將永續因素納入資金退場策略。第三,在交易過程初期,即開始尋找綠色獎勵和節稅措施。第四,考慮使用低成本綠色資金的創新融資結構。

長年致力於環保的知名戶外品牌Patagonia創辦人Yvon Chouinard曾說,「在死去的星球上,沒有生意可做」(There is no business to be done on a dead planet),強調重視ESG與永續議題對企業的重要性。除了透過投入ESG活動,藉以提升品牌信譽及吸引、保留客戶,促進企業文化的質變,如何讓ESG投資及ESG管理實際改善營運面,創造更多可量化的價值,促成營運的長期成長和各方利害關係人的共好,更是企業亟需付諸行動的關鍵課題。

提供您更完整的產業、法令、及市場資訊

訂閱電子報

關注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