穎崴科技領航半導體測試業 精準預測交期 晶圓級製程控制打造品質變革

數位發展部數位產業署 指導

半導體技術與科技生活息息相關,幾乎所有電子設備都依賴半導體晶片的運行,而晶片須通過嚴格測試,才能確保性能。2001 年創立的穎崴科技,以高度客製化產品與完整的測試解決方案,領導半導體測試市場,全球前 20 大半導體大廠中,近 9 成都是穎崴科技的客戶。

隨著產業蒸蒸日上,穎崴科技面臨兩大主要問題:第一,傳統作業流程已無法即時滿足客戶需要的交期,過去從接單、排程到交期回覆需人工串聯資料、計算排程,無法即時回覆交期。第二,穎崴科技的探針廠面臨良率與產出不足及生產效率不佳,以及無資料可輔助分析等問題。至此,全面導入數位化成為穎崴科技保持領先的關鍵策略。

開發訂單自動排程系統
1 秒完成 10 分鐘作業

為了整合各部門的作業流程,串接各資料庫,穎崴科技在 2021 到 2024 年間開發「訂單自動排程系統」,作為產能資訊平台,整合供應商及穎崴的產能資料庫。該系統不僅能即時計算交期、還可顯示延誤交期的關鍵料件,讓相關部門即時應對。遇到急單時,透過系統插單模擬,提供訂單排程及交貨期程等建議,以利決策人員決策參考。過去急單提前交期,需花費 1 天至 2 天與相關部門確認,才能回覆交期,而且人工計算及討論至少也要 4 小時,現在系統可即時判斷。

穎崴科技董事長王嘉煌說,以製造部門為例,每一個環節都是依據工程圖檢查產品是否符合客戶與工程師預期規格,然而,過去訂單和交期資訊都是人工逐一張貼,待所有資訊都貼入後才能進行最終檢查,每張圖完成大約需要 10 分鐘。導入系統後,只需一鍵即可帶入訂單和交期資訊,1 秒即可完成,效率提升了 90%,降低人工錯誤的可能,使訂單能更快進入產線生產。

建置系統的過程並非一帆風順,排程作業涉及多個部門,且各部門的作業系統及資料分散各處,穎崴科技為展現決心,由總經理親自領軍,每週與專案團隊開會、檢視進度,促使各部門主管及資深同仁放下部門界限,投入專案推進。各單位也藉此重新檢視基礎資料庫的完整性,持續更新與改善,以確保系統能提供準確的訂單交期。經過全公司的合作投入,訂單自動排程系統所提供的交期準確度已達 95% 以上。

探針廠導入智慧製造解決方案
產量提升 4 倍 培訓時間縮短 2/3

穎崴科技研發自製探針,而探針是用於檢測半導體產品瑕疵,可降低人員誤判機率,並提升良率。因探針廠生產效率的不足,2021 年起,穎崴科技開始將智慧製造解決方案應用於探針製造產線,首先,導入多項自動化設備,例如自動 Dimple 機用於檢查電路板填孔凹陷,如有異常凹陷則會警示;其次,採用 AI 影像辨識,辨識不良品以加強品質管理;此外,也導入製造執行系統(Manufacturing Execution System,MES)建立無紙化產線,還能完整追蹤生產週期數據,確保生產過程無異常。

透過上述智慧製造解決方案讓穎崴科技減少產品報廢,提升每月探針產能,使產量從 25 萬支提升至 100 萬支。此外,透過 MES 讓生產製程標準化及自動化,使技術員的培訓時間從 9 個月縮短至 3 個月。

最具突破性的是,穎崴科技透過MES輔助,用批號管理,順利將晶圓級的統計製程控制(Statistical Process Control,SPC)導入探針製造,創下業界首例。SPC 可讓產品品質從事後的品質管制(Quality Control)轉變為事前的品質保證(Quality Assurance),透過即時分析製程資料、調整流程,並預測產品品質,強調事前檢驗、優化製造方法。品質升級成果亮眼,僅僅 80 到 200 微米間距的探針,可像晶圓般刻印序號與生產紀錄,提升產品追溯性。若出現品質異常時,可即時透過序號及生產紀錄,追溯到同一批產品進行後續處置。

克服變革阻力
讓數位化思維成為企業 DNA

王嘉煌坦言,數位轉型最難的是調整領導團隊和員工的心態。除了宣導自動化可讓工作流程更輕鬆、公司擴廠不裁員,領導者更需傳遞成長型思維,同時提供激勵員工措施,例如公司於 2024 年推出「Win Idea」活動,鼓勵員工從自身職務的作業流程出發,思考如何提高效率,若經採用立刻頒發獎金,截至 2024 年 9 月已經累計 102 件提案,將一步步克服變革阻力,讓數位化思維逐漸成為企業 DNA。

數位轉型之路不進則退,王嘉煌認為,儘管已完成階段性目標,生產效能仍有改善空間,像是檢驗人力以及換線時的機台安裝與設定,尚需依賴人力,未來將朝自動化的檢驗流程、模組化換線邁進;而 MES 系統則會加入更多生產數據,透過數據分析優化最佳生產流程。穎崴科技期待將轉型成果擴展到上下游產業鏈合作夥伴,帶動測試介面產業整體生態系的數位化思維。

數位轉型 穎崴科技 訂單自動排程系統、 自動 Dimple 機和整列機、AI 影像辨識模型、製造執行系統(MES)、統計製程控制(SPC)

本案例數位轉型 3 要點

  • 發現痛點:
    從接單、排程到交期回覆需人工串聯資料、計算排程,無法即時回覆交期。
    探針廠良率與產出不足、生產效率不佳、無資料可輔助分析。
  • 數位工具:
    訂單自動排程系統。
    智慧製造解決方案 : AI 影像辨識模型、製造執行系統(MES)、統計製程控制(SPC)。
  • 轉型效益:
    即時判斷產品交期與插單模擬,同時顯示交期延誤的關鍵料件讓相關部門應對,效益提升 90%。
    探針產能從每月 25 萬支提升至 100 萬支。
    MES 輔助縮短作業員培訓期,從 9 個月縮短至 3 個月。

 

關注我們

Required fields are marked with an asterisk(*)

By submitting your email address, you acknowledge that you have read the Privacy Statement and that you consent to our processing data in accordance with the Privacy Statement (including international transfers). If you change your mind at any time about wishing to receive the information from us, you can send us an email message using the Contact Us page.

Hi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