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上海PwC外派,由於語言沒有隔閡,同時工作上還是在PwC體系內,要求並不致有太大的差異,無論是與經協理溝通還是指導同事,都可以用PwC的語言。遭遇的挑戰,轉念一想反而都是我的機會,由於是新項目,主管也不熟悉,除了較為倚賴你,對於你提出的種種問題,也較能重視,並協助一起解決問題。而同事也是剛過來,對你的指示與要求不會有太多與過去經驗不符的衝突。因此透過不間斷的溝通,還是順利的將整個委任案件在既定的時間內完成。由於我外派來就負責首次承接的案件,因此當順利完成任務,即接收到不少好的反饋。這一個過程,我事後回想,如同旅外選手黃培閎自我激勵的一段話:「我來這一趟,就是要經歷這些挫折的,然後想辦法繼續前進,這是好事發生的過程。
台灣地方創生政策進入3.0時代,強調跨域合作與企業參與,視為實踐ESG的策略基地。國發會攜手資誠永續發展服務公司舉辦論壇,探討企業在社會與環境面永續實踐,展示合作模式。
當永續不再只是責任,而是企業價值與品牌競爭力的核心策略,該如何策劃真正能創造長期影響的行動?「資誠永續影響力獎」與坎城國際創意獎均強調:企業的永續,不該只是表態,而要成為品牌價值主張的延伸與實踐。
資誠聯合會計師事務所(PwC Taiwan)與國立成功大學FinTech商創研究中心共同發布《2024永續資訊確信市場觀察報告》,分析台灣上市櫃公司申報情況,整合學術研究,盼健全國內永續資訊確信監管制度。
PwC發布《2024氣候科技現狀報告》指出,全球對氣候科技新創企業的投資交易放緩。然而,投資人仍積極尋找在人工智慧應用、氣候變遷調適及前瞻性能源解決方案等領域的新創企業的投資機會。
© 2017 - 2025 PwC. All rights reserved. PwC refers to the PwC network and/or one or more of its member firms, each of which is a separate legal entity. Please see www.pwc.com/structure for further detail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