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商回流,對臺灣是絕佳的產業轉型機會


沈國榮|和大工業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

隨著傳統汽車逐漸轉向電動車發展,國內齒輪製造業第一大廠和大工業,率先投入電動車減速齒輪箱研發與製造,順利拿下 Tesla 訂單成為臺廠躋身全球電動車供應鏈的經典傳奇。然而,回顧和大工業發展歷史,營運並非一帆風順,2009 年挺過金融風暴,2019 年又受中美貿易戰火、大陸環保法規趨嚴等因素波及,使得成長再度面臨逆風。走過大風大浪的沈國榮董事長,如何精準剖析全球產業及車市未來走向?如何在產業動盪循環中持續掌握自身競爭力、帶領和大工業迎向下一波爆發性成長。

 返回索引︱CEO 觀點

Q:請教董事長對未來全球及臺灣經濟的看法,有沒有哪些重大變數需要留意?

A:綜觀未來經濟局勢,無論是中美兩大國之間的相互抗衡,或是日韓之間的糾紛,短期內不會停止,必須等到整體經濟壓力已經解除、或是區域間逐漸取得平衡,各國的角力才會歇息,否則,未來幾年貿易戰、關稅戰、科技戰還是會持續打下去。

自 2018 年中美貿易戰開打以來,2019 年全球經濟狀況持續不明,尤其對機械、汽車零件、以及汽車市場等產業,造成重創。和大集團旗下的兩大產品線:設備業、及汽車零件業,剛好都是貿易戰下的重災區,這使得和大在 2019 年受到滿大的衝擊。

但我們擁有超過 30 年的汽車零件生產經驗,回顧過往,差不多每十年汽車業就會面臨一個大的轉折,盛極而衰,之後再花一年至一年半左右,從谷底翻上來,因此,我們預估汽車零件業及汽車產業應可在 2020 年第二季開始走揚。

其實,貿易戰帶來不全然是負面影響,隨著全球經濟結構改變,尤其是各國間的貿易平衡,對於臺灣 ICT 產業產生明顯的轉單效應;加上,這幾年大陸的投資環境丕變,土地、人力的成本持續提升,以及中國大陸對企業「五保一金」的要求、環保法規趨於嚴格等,讓赴大陸投資的企業增加許多成本變數,長期來看,上述因素將持續加速臺商回流。

回顧過去 30 年,臺灣的人流、錢流不斷外流,使得臺灣在這段時間陷入空洞化,但隨著近期大批臺商回流,對臺灣來講是個絕佳的產業轉型機會。因為,這次臺商帶回來的不再是勞力密集的產業,而是高階、資本密集的產業,利用臺灣強大的研發創新能力,提升企業整體競爭力,並開始往大陸以外(如東南亞、非洲、甚至印度)延伸觸角,這波的產業轉型預計將至少持續十年。

也因此,臺灣未來十年的人力需求必須跟著做結構性的轉變。過去,我們仰賴大量東南亞的外籍勞工創造臺灣經濟奇蹟,但在未來五到十年,隨著臺灣、韓國、日本、歐美對東南亞地區的投資,東南亞未來發展可期,可預見其勞力輸出將會逐年減少,臺灣如何及早進行產業結構轉型,從高人力需求轉變為高技術、高資本的產業,將是未來五到十年臺灣企業非常重要的課題。否則,未來臺灣缺工是可預期的,無論是既有臺灣人口的老年化、少子化,或是輸入勞動力減少,未來五到十年所有臺灣企業都將面臨勞動力不足的挑戰。

Q:每年企業領袖調查都會詢問影響企業成長的各項威脅,請教貴公司在未來一年,面臨哪些重大威脅?如何因應?

A:首先是「稅率」,臺灣目前營利事業所得稅 20%、個人綜合所得稅 40%,較之新加坡、香港、甚至許多歐洲小國,稅率還是偏高,希望政府能站在提升國際競爭性的角度,適時調整稅率。其次,隨著臺灣產業往資本密集、技術密集轉型,AI、5G 等各種新科技的人才必須趕快布建起來,很多臺灣傳統產業、中小企業,可能完全沒有智能化、大數據、IoT 的人才,當進入科技時代,企業對人才的培養要有規劃,更要有使命感,不能全都仰賴政府。

Q:謝謝董事長精闢的見解,威脅也帶來機會,請教未來一年和大集團將採取哪些具體行動,以促進整體營收成長?

A:汽車產業逢「九」必衰,每十年就會面臨一次大循環。回顧 2001 年到 2008 年,和大每年營收平均有 10%-15% 的成長,2009 年因金融海嘯,使得公司營收一下子衰退了 50%,但到了 2009 年 7 月,不景氣的狀況慢慢解除,業績開始往上回升;若以 2009 為基底,之後每一年公司業績都有 10% 左右的成長,直到 2019 年,因受中美貿易戰的影響,汽車產業又隨之衰退。

但我們利用衰退的時候打好基本功,積極朝未來電動車的領域進攻,若以目前新接訂單來看,包括歐洲、美洲、亞洲等多家客戶,將陸續在 2020 年第二季、第三季開始量產新款電動車,這個(電動車)發展態勢是非常明顯,預期 2020 年我們會有很大的成長機會,2021 年更是大爆發的一年。

Q:數位化也帶來人才需求的轉變,和大集團對於數位化、自動化跟人工智慧的投資有目共睹,但除了硬體的入,員工技能提升也是關鍵,想請教公司在提升人才技能的做法跟成效?

A:過去,我們需要的人才技能,大概就是會操作機台、會保養機械;但進入智能化生產時代,變成是機械手臂在操作機械,透過 IoT、大數據、AI 等技術,讓送料、加工、檢測、清洗、包裝等各生產環節智能化,並結合 AI 做前後製程的相互補償,讓整個生產流程更加流暢,所以,我們現在需要更多懂程式、大數據、AI 的人才,這是以前我們所不足的。

前幾年,我們在嘉義大埔美廠建立 AI 智能化產線,除了讓人員從實際產線跟著學習,也積極跟工研院等單位合作、與大型院校進行人才交流,並提供獎學金,鼓勵學生能提早進到生產場域來做產學合作。

未來,人才培養將持續是我們的重點,因為人才不只在國內產業間流動,也會跨國移動,是以,除了找人才,也要思考公司的發展方向是否具未來性?公司所處的產業是否有永久性?能否讓人才在這裡適才發揮、貢獻所學?所以,我一直很重視管理階層跟同仁的薪資配比,採取不同工、不同酬的作法,希望人才能夠發揮他最大的能力、貢獻其最大的潛能,並給予應有的報酬。

Q:接著想請教,公司在人才培育的過程中,是否遇過障礙?如何克服?

A:我們這產業,就是俗稱的黑手,過去來應徵的人才都是專科、高職、高工、技術學院的畢業生居多,以致現在遇到的問題是「學習環境不足」,內部無法提供給既有員工足夠的教育訓練,對於員工未來的專長評估也不明確,因為過去我們沒有這個環境;同時,也面臨高科技產業的競爭,優秀的人才找工作首選可能是台積電、群創、友達等,這讓我們必須更加積極才能爭取到好的人才,包括提高產業競爭力、適度地提升新進人員的薪資水平等。企業必須先爭取到足夠的人才加入,才有後續人才技能提升的規劃、培育,這是我們現階段必須努力的。

關注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