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經驗」提煉「知識」,將知識轉換成「機制」


杜書伍|聯強國際集團總裁

全球電子業變遷快速,成立逾 30 年的聯強國際,獲利表現卻能保持穩定成長,目前已是亞太第一大、全球第二大的高科技通路集團,營銷通路涵蓋臺灣、大陸港澳、澳紐、泰國、印尼、越南、印度、中東、北非、土耳其、美國、加拿大、日本等38 個國家與地區,藉由分散客戶、產品與市場,以及細緻的系統管理,持續強化競爭力。 面對地緣政治等外在環境的劇變,如何帶領公司在瞬息萬變的市場中存活?如何帶領聯強走出臺灣、進軍全球?來看杜書伍總裁對全球景氣循環的精闢分析,以及聯強在數位化時代的致勝秘訣。

 返回索引︱CEO 觀點

Q:請教您對未來一年全球及臺灣景氣的看法?

A:整體來看,未來一年全球景氣我認為還是會往下。從 2008 年金融危機以來,全球的政治民粹化越來越普遍,導致消費信心下降,可以預見這個趨勢還會持續發酵。

事實上,我們看 1980 年代,當時經濟景氣差不多七至八年一個循環,隨著科技興起,景氣循環速度縮短至四到五年。但自 1990 年以來,全球化的快速進展,讓所有的產品越來越便宜,各國靠著低利率、低成長、低通膨,加上金融操作,讓全球的經濟成長一直存在「虛」的部分,全世界彷彿存在一個迷思,似乎經濟不繼續往上成長就是失敗,但經濟景氣循環應該要不斷修正,過熱了就修正回來一點,這樣會比較健康。因此,我認為經濟未必要持續成長,可利用低潮的時間好好整理體質,才不會讓泡沫持續擴大。

Q:雖然大環境不佳,但聯強一直維持非常穩定的成長,您對聯強未來的展望為何?成長的機會點在哪?

A:聯強執行「分散」策略,藉此讓我們的體質越來越紮實。電子產業有個很重要的發展法則──「經濟規模」,因為高科技的研發成本高,必須將終端產品價格持續壓低,以擴大使用族群,當產品的使用者越多,就越有辦法支撐後續的研發;尤其,當科技研發越往尖端走,研發成本越高,企業若缺乏經濟規模,就無法繼續在這產業裡競爭。

事實上,整個電子產業供應鏈為了要讓最末端的價格親民,每個環節的供應商、製造商都將採取低毛利營運策略,讓整個產業走向規模競爭,這是電子產業發展的重要模式。按此發展趨勢,可以預見,未來電子產業供應鏈將形成專業的「垂直分工」,同一 segment 的競爭者會不斷地整合,以擴大企業的經濟規模,最後,在每一個 segment 將只剩少數幾個競爭者存活,形成寡頭競爭。

或許,有人覺得臺灣電子產業應提高附加價值,捨棄「毛三到四」的代工事業;但正因低毛利,才使高科技產品得以普及於世界,所以,聯強就是不斷擴大經濟規模,就算低毛利,仍然可以很賺錢。

除此之外,聯強最重要的競爭策略,在於我們一年投資新台幣近七億做營運機制的研發規劃及電腦化,藉由投資數位化工具,有效降低營運成本、提高營運效率跟品質,如此才能承受低毛利的競爭趨勢。在未來,數位化的投資也會漸漸地拉高門檻,讓競爭走向大者恆大,像現在通路業界,能夠賺到七億的已經不多了,更何況要拿七億做研發投資。

Q:當各家企業往數位化走,都會面臨數位化人才的欠缺,聯強如何培養人才?如何帶領員工邁向數位化或人工智慧時代?

A:聯強從科技業出身,一直有自己的團隊在開發 ERP 跟各種數位工具,技術人才並不那麼欠缺;但無論企業要走向數位化、或優化營運能力,最重要的是必須將「經驗」提煉、整理成「知識」,知識才能轉換成「機制」。

我們在 2005 年成立品管室(目前已發展有財務、營銷、運籌、風險、人資、商務、技服等七大品管室),當時公司規模逐漸擴大,要讓營運單位的主管同時負責規劃制度,又要兼顧速度跟品質,有其難度,於是由品管室來主掌集團的制度規劃與營運品質管控,深入各營運單位、了解個別的環境需求差異,研擬運作機制與制度,規劃後交由軟體研發中心開發數位工具,最後再提供給營運單位運用。透過這樣的專業分工,有助於大幅提高執行品質與效率。

近來,聯強更設立「AI 實驗室」,自外部招募具統計、數學背景的專才,再加上既有的品管室人員,研究如何進一步提升現行的數位工具效益。很多人以為 AI 是獨立運作的系統,事實不然,我們 AI 實驗室的主戰場,就在聯強龐大的 ERP 系統。傳統的 ERP,一般都是設定參數,由電腦來做自動判斷,但隨著外在環境持續變動,參數如果設不準或沒有高頻率地調整,ERP 效能就會下降;現在我們透過 AI 自動蒐集數據、自動更新參數,只要有參數的地方,就有機會透過自動學習

優化,目前,聯強已經在帳信管理及最適備貨倉等機制採行 AI 應用。同時,我們也重新全面檢視前線的同仁,如何利用這些數位工具?用的深度、頻率為何?聯強擁有良好的數位化基礎、也備妥工具,接下來就是要好好把所有員工都往上提。

Q:當企業積極朝數位化方向走,常會面臨到中高階的主管對於數位化不甚熟悉,導致管理機制出問題,請問聯強是否面臨類似問題?如何克服?

A:的確,這也是為什麼聯強會將數位工具/制度的「開發」,特別獨立出一群人來做,其他的事業部,就是去「用」這些數位工具,公司也持續監控事業單位的數位工具運用軌跡,在過程中不斷說服事業部的中高階主管,讓他們實際體驗到工具的效益。

在過程中,也是一面摸索、一面改善。舉例來說,當開發出一個工具給事業部門時,常會遇到事業單位的反彈聲浪,指稱數位工具功能不盡完善,畢竟,電腦透過大量數據的蒐集、比對、運算,當資料量過於龐大時,AI 無法做到一百分的判斷。我就強調一個觀念,如果人有辦法比工具做得好,那可以不要用,表示工具不好,但若採用工具可以比人工判斷更好,就必須用,導入數位工具的過程中,必須不斷與員工溝通。

Q:在人才的培育跟吸引上,聯強是否面臨人才流失的挑戰?有沒有什麼留才的計劃?

A:很多企業在談 AI,都是看有沒有人才,但人才只是一小部份,最重要的是,企業的管理機制是否紮實、是否具備導入 AI 的基礎,這是每家企業必須去思考的,而不是乾著急。

因此,要留住人才,我們會讓人才認知到,並不是每一個環境都可以真正地做 AI,企業的「環境」能否讓人才發揮長處,更為重要。

關注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