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近年醫療需求與日俱增,使得整體藥物市場多年來一直維持穩定成長。即使有健保署藥價管控的影響,但隨著多項高價標靶新藥納入健保及高價新興療法(如標靶治療、細胞治療、基因治療及伴同式診斷)持續進入自費市場,使得 2017~2020 年臺灣整體藥物市場複合年成長率(Compound Annual Growth Rate, CAGR)達7.3%,也帶動了臺灣精準治療產業中的精準療法市場表現。
根據PwC Taiwan和財團法人生物技術開發中心(DCB)所共同發布之2022 PwC Taiwan《精準治療之發展現況與趨勢》報告估算,2020 年臺灣精準治療市場規模為新台幣338.4億元,2017~2020年CAGR為 29.8%,預估到 2025 年市場規模將達 536.9 億元,2020~2025 年CAGR為 9.7%。
其中,精準療法市場的重要性也將持續攀升。2022 PwC Taiwan《精準治療之發展現況與趨勢》報告顯示,2020 年臺灣精準療法市場約新台幣 277.6 億元,約占臺灣整體藥物市場 13.1%,預估至 2025 年,臺灣精準療法市場將達 448.8 億元,2020~2025 年 CAGR 為 10.1%,在臺灣整體藥物市場占比將提升為 16.3%。而受益於檢測診斷及大數據與分析的普及,納入相關周邊服務與診斷,精準治療產業當中的精準治療周邊服務、精準診斷市場也都可望急速成長:2020 年臺灣精準治療周邊服務市場規模推估為37.7億元,精準診斷市場則為23.1億元,分別占臺灣精準治療市場之11.1%與6.7%,預估到 2025 年市場規模將分別達51.5億元與 36.6億元,五年間的成長幅度,分別達37%、58%。
本報告研究團隊於2021年9月至2022年3月,透過深度訪談及問卷調查的方式收集精準治療領域領袖之專家觀點,總計有16位產業專家深度訪談及81份企業及專家問卷調查回饋意見。
彙整受訪專家心目中認為前三大精準治療發展關鍵驅動因子,分別為「資料庫(59%)」、「個人化藥物需求(58%)」、及「人工智慧(47%)」,可見數據開放利用與分析運算是產品與服務創新發展之關鍵。受訪專家認為臺灣適合發展精準治療,主要在於具有「基礎科學研究環境佳(93分)」、「臨床醫療具國際競爭力(78分)」、「創新技術應用發展能力強(73分)」等三大優勢。憑藉臺灣位居亞洲中心之地理優勢,整合AI演算技術、演算力及軟體開發等之ICT優勢,打造臺灣為生醫研發重鎮。
受訪專家認為臺灣應利用健保資料庫和國家級人體生物資料庫整合平臺,發揮BIO和ICT整合優勢。如新版「生技醫藥條例」納入精準醫療與數位醫療、「再生醫療三法」與「智慧醫療創新實驗條例」等法規加速產品研發,期待推動生醫產業全面升級。
本報告統整分析推動臺灣精準產業發展邁向下一階段「精準治療3.0」的整合建議,歸納三大成功核心要素:「聚焦資源」、「開放共享」及「佈局國際」,以發揮臺灣精準治療產業利基優勢。期待政府、民間各界共同努力,持續強化人才、法規、健保給付、公私協力、供應鏈組建、強化投資環境。在全球產業生態系變革中找到利基,擁抱變革,將幫助生醫產業在變動的環境下保持永續成長動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