啟動數位力系列 10:優化品質.提升管理 MES 製造執行系統打造精實高效生產力

盧 志浩 管理顧問服務營運長暨資誠創新諮詢公司董事長, PwC Taiwan 2021-06-30

製造業無時不刻都在追求更精實、更高效的產能,但在短交期、產品少量多樣的時代,該如何透過智慧化管理機制,以跳脫複雜繁瑣的作業,實現智慧化的精實生產?

本文作者為資誠創新諮詢公司盧志浩執行董事、洪家頌協理

K公司的廠長習慣在早上八點半準時走進生產線巡視,幾個領班在產線正忙碌地抄著等等早會需要的數據,回想以前都是大批量生產,早會只需要一張A4紙幾行字,兩三下就已經可以整理好的工廠生產狀況,現在已經變成一疊厚厚且密密麻麻的報告資料。

製造業挑戰:少量多樣、短交期

K公司產品幾年前就已開始走向少量多樣同時短交期訂單的佔比也逐步升高的樣態,雖然整體產量維持不變,員工卻面臨了作業時間變長、工作也更加複雜;而偏偏這幾年招人困難,生產線引入了大量移工,而早會資料的整理也只能落在為數不多的本地員工身上。

這些改變,不僅僅是員工的作業變得更複雜,對管理也同時帶來新的挑戰:訊息傳遞的時間差異、資料統計的計算週期、數值正確性等,在管理上也形成了新的挑戰。

複雜的產供銷體系  為生產帶來更多變數

對於廠長來說,面對這麼多變的產供銷體系,他似乎已經不像過去這樣指揮若定。望向生產線上各式各樣的零組件,心裏越來越沒底了,更麻煩的是他越來越沒時間思考未來的發展,現在複雜、繁瑣的工作已經佔掉了幾乎全部的時間。

生產線上除了必要的設備之外,人員及生產工單所需的各式各樣零組件與半成品常常為生產帶來許多變數,其中最容易發現改善機會,卻也存在著大量問題的就是作業流程中的浪費,譬如說上一站沒做好而衍生的重複作業、操作失誤或判斷錯誤、物料存放在不當位置導致拖延了找料時間、不必要的搬運移動,甚至需要多次乘坐載貨電梯和沒效率的溝通協調。在日益複雜的製造樣態中與數位轉型的趨勢下,如何智慧化管理?必須結合對應的數位化工具、提供系統式的管理機制,才能擺脫眼前傳統管理的困境。

電子與汽車產業的智慧製造經驗

電子科技業與汽車供應鏈在智慧製造領域發展較快,在數位化程度也較為領先,其中我們發現汽車供應鏈因應法規排放要求、新能源發展、以及因客製化提供多樣性選擇等市場因素的驅動下,整體數位化在結合企業競爭力上的表現尤為突出。有很大一部分歸功於傳統的精實管理,而著名的TPS(Toyota Production System)就是由Toyota豐田公司所提出,杜絕一切浪費就是其中非常重要的議題。

製造業如能結合數位化轉型與精實化,將可帶來驚人的效益,不過羅馬不是一天造成的,如何在精實化的同時,展開數位化的起手式呢?

智慧化管理 實現產線精實效能

MES製造執行系統實現智慧化精實生產

製造執行系統(MES,Manufacturing Execution System)的導入是一個很適合的啟動工具,許多早期接觸過的朋友,會先入為主認為這系統就是做生產報工而已,其實製造執行系統所能發揮的功能遠遠超過我們傳統的想像。資誠創新諮詢公司指出,製造執行系統(MES)在業界常延伸到這四個應用領域 :

  • 生產資訊 : 掌握生產即時訊息,將生產訊號轉換為可視化的量化訊息,提供給製造主管進行生產調度的決策判斷。
  • 現場管理 : 透過生產資料紀錄的蒐集,再將數據庫資料轉換為報表,提供給生產製造相關單位進行分析或交叉比對進行問題改善。
  • 製程品質管控 : 設定製程參數或產品管制上下限,透過機台數據和檢測回傳資訊,判定其製程過程中的產品品質,並可監控製程參數過程中的變異。
  • 配方綁定防錯機制 : 生產配方(Recipe)依指定工單需求,系統可自動比對所生產的設備是否通過認證,以及生產配方正確與否,避免生產人員操作失誤,造成產品生產報廢。

MES只是讓製造業在生產數據數位化的起手式,企業以此為基礎,可再發展數位流程工具、管理系統、供應鏈控制、大數據等等應用,同時加入數位精實生產的元素提高企業本身的運營效益。

MES 製造執行系統
關注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