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家族傳承的過程中,當第一代逐漸退居幕後時,不免擔心子女拿到財產與公司股權之後,自己地位是否隨之消失,抑或子女是否會遵循前人理念妥善管理及運用家族資產?如有上述種種疑慮,可考慮透過妥適安排的「家族信託」機制來解決。
信託機制被形容為「從墳墓裡面伸出來的手」,亦即當委託人百年後,信託仍可持續存在,並按照委託人的意願來管理及分配家族利益。透過妥善的信託規劃,可以實現以下四大好處:
- 企業經營權傳承:多數企業主會考慮透過閉鎖性公司來避免股權外流,但如果後代修改閉鎖性公司章程,仍有可能解除此股權外流之限制。相反地,如果將股權交付信託,可透過信託契約要求股權不得任意移轉;同時,亦可於信託機制中設計經營權「分權」的時間點及指定合適接班人,進而讓接班人能安心經營公司,同時也避免家族股權因繼承而分散甚至外流,達到穩固家族經營權傳承的效果。
- 家族利益傳承:透過信託約定,妥善設計資產(如股權)本身與孳息(如股利)的分配時點與方式,藉此避免非自身血親(例如媳婦或女婿)取得家族資產,同時亦可降低繼承人間爭權奪利的風波並可進行跨代傳承(例如給孫子)。
- 家族資產保全:實務上會看到下一代因遭詐騙或任意揮霍導致家族資產遭債權人強制執行的案例。如果在適當的時點,安排資產交付信託,則可以避免信託資產遭債權人追索,進而達到家族資產保全的效果。
- 稅務管理:信託可依據委託人及受益人的不同需求來設計,但因不同的信託設計所涉及的稅務效果不同,建議資產擁有者(如企業主)可就其傳承想法與專業人士研議,以利適當安排信託架構及信託契約內容,並管理傳承過程中所涉及的稅負及法律議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