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視健康促進
迫在眉睫

突破傳統醫療體系的框架,考慮日常生活習慣,與社會、經濟和環境相關的因子,加強健康促進成效。

你還滿意現今的醫療體系嗎?醫療科技進步,成功讓人類更加長壽,我們開始思考突破傳統醫療體系的嶄新可能性,以迎接長壽之後的新挑戰。

全球醫療健康產業正面臨巨大變革,許多國家政府正在重新調整健保支出資源,從臨床醫療與照護,轉變到疾病預防與健康促進。疾病未發生前,常人不會警覺健康促進之重要性,PwC資誠調查研究發現健康促進行動方案五步驟,以協助健康生態系利害關係人推動健康促進。

 

影片

PwC資誠與你一同迎接健康促進的嶄新挑戰

千里之行始於足下,健康生態系中的成員應勇於行動,不只治療疾病,更建立健康的根本。

Duration: 00:01:39

健康促進五大行動方案

建構群體意志

健康的社會決定因素並不屬於傳統醫療體系的範疇。PwC資誠調查發現,僅有43%民眾和醫師討論過生活習慣、飲食營養、社會環境因素等對健康造成的影響。因此,要凝聚組織內外的夥伴共同參與。醫療健康領袖、透過群眾團體、政府機關共組行動聯盟,群策群力,打破不同組織間藩籬。

發展標準化、可調整的架構

行動聯盟夥伴一同發展創新行動計畫,邁向共同努力目標。例如:推行健康生活習慣、改善健康的食品供應、推行戶外活動等。PwC資誠調查發現,影響民眾健康的挑戰包括睡眠(35%)、花費太多時間在手機等3C產品(26%)、缺乏健康動機(22%)等。醫療健康體系、群眾團體、政府機關應採取行動,彌補健康促進的缺口。

產出數據洞察、發揮決策影響力

健康生態系應善用數據分析,衍生新策略與商業模式。PwC資誠調查發現,高達47%民眾表示醫療機構沒有充分分享與個人健康狀況有關的數據。以至於他們即使想預防疾病或變得更健康,也沒有相應的數據和方法來著手。

納入社群參與、反映社群心聲

讓民眾參與並廣為接受是行動計劃的成功關鍵。健康生態系應透過社群網站、行動App、電話訪問了解社群心聲。讓使用者表達意見,並進而參與行動計畫制訂與改善。

衡量成效、重新調整

健康生態系應建立數據回饋機制以改進策略。持續追蹤財務績效和醫療效益,並調整行動計劃以提高執行成效。數位科技進展提供許多績效衡量的強大平台,AI演算法、機器學習等工具讓組織更容易分析健康促進成效,並給予優化建議。

關注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