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進入歐盟市場?先過邊境碳稅這一關!歐盟CBAM與碳規範變動下的因應

歐盟啟動氣候防線,於2021年7月14日正式公布碳邊境調整機制(Carbon Border Adjustment Mechanism, CBAM)計畫,規範碳密集型產品若進口到歐盟,必須購買憑證(CBAM Cerificates)才能將其產品銷往歐洲市場,規定進口到歐盟的水泥、鋼鐵、鋁、肥料及電力產品,需向進口國申報其進口產品的碳排放量,自2023年1月1日開始為期三年的過渡階段(transitional phase),2026年起開始實施。

在國際的「氣候/碳治理」壓力下,越來越多企業採用「 科學基礎減碳目標SBT」設定減碳路徑,近日SBT倡議組織(SBTi)對外公告,將於2022年7月15日起, 僅接受企業設立更積極的1.5°C減碳目標,以呼應氣候行動的急迫性,並為即將到來的政府間氣候變化專門委員會(Intergovernmental Panel on Climate Change, IPCC)第六次評估報告做準備。

國內主管機關因應「碳」管理,亦多管道修定相關政策法規,如年報應行記載事項準則、溫室氣體減量及管理法與公司治理3.0。面對國際規範變動,呼籲企業應隨時密切關注氣候/碳議題,盡早規劃與因應,世界經濟論壇WEF發布《Net-Zero Challenge: The supply chain opportunity》 指出5個方向,提供企業掌握與供應鏈共創淨零碳轉型之方法。

本期內容:

Carbon Border Adjustment Mechanism

歐盟於今年4月全球氣候變遷峰會達成共識,擬將「2050年實現氣候中和」與「2030年的排放量與1990年相比,由減量40%提高至減少55%」的目標納入《氣候法》。同年 7 月除了《氣候法》生效,歐盟委員會亦通過了一系列綠色新政(Green Deal)立法提案 ,闡明歐盟如何實現2050氣候中和與2030年減量55%的目標,其中「碳邊境調整機制(Carbon Border Adjustment Mechanism, CBAM)」備受國際關注。

歐盟啟動碳邊境調整機制(Carbon Border Adjustment Mechanism, CBAM)

歐盟為了實現氣候中和,建立CBAM機制,規範進口到歐盟的碳密集型產品,需對生產過程中排放的碳設定公平價格,以促進非歐盟國家的公司邁向較清潔的產業(cleaner industry)。另一個目的則是為了防止於加強碳定價規範力道過程中,碳價格上漲可能導致境內企業將碳密集型的產品,轉移到碳價格較低(即環境與氣候政策較為寬鬆)的非歐盟國家生產,也就是所謂的「碳洩漏(carbon leakage)」情形發生。

本次歐盟公告碳邊境調整機制(CBAM)計畫之重點摘要如下 :

1. 轉型階段(transition phase): 2023年1月1日~2025年12月31日

  • 管制產品:進口到歐盟的水泥、鋼鐵、鋁、肥料及電力產品。
  • 向進口國申報其進口產品的碳排放量。

2. 正式實施:2026年1月1日

  • 管制產品:CBAM納入規範的產品,歐盟進口商必須在每年5月31日前,申報上一年進口到歐盟的貨物數量和這些貨物內含的碳排放量。 
  • 碳排放量計算:單一產品(Simple goods)以生產階段直接排放強度為主;產品為複合物(complex goods)時,需考量原材料碳排放量。
  • 進口商可購買憑證(CBAM Certificate),作為進口產品碳排放量的繳交費用,憑證的價格將根據歐盟碳排放交易體系(EU Emissions Trading System, EU ETS)配額的,每周平均拍賣價格計算,以歐元/噸二氧化碳排放量表示。
  • 如果進口商能夠舉證進口產品的生產過程中已經支付了碳價,則可以從其最終帳單中扣除相應的金額。
歐盟 碳關稅

SBTi 加嚴減碳目標的設定,只接受1.5°C為目標

在國際的「氣候/碳治理」壓力下,越來越多企業規劃的溫室氣體減量目標,已經是阻止全球升溫(與工業化前相比)低於2°C或1.5°C的脫碳目標了,稱之為「科學基礎減碳目標(Science-Based Target, SBT)」。企業也常利用SBT作為階段性的中程(5~15年)減碳目標,以利於企業執行與對內對外溝通其長期的碳中和路徑。但科學基礎減碳目標倡議(SBTi)組織近期研究發現 ,世界尚未走在符合《巴黎協定》並限制升溫僅1.5°C的情境軌跡路徑上,為避免氣候崩潰的最壞影響,SBTi與許多參與倡議的公司議合後,於2021年7月15日正式預告,將加嚴目標設定的規範,自2022年7月15日起,將不再接受Well below 2°C的減碳目標設定,即以1.5°C做為目標設定框架中的核心目標,並鼓勵已經批准目標的公司盡快升級其目標。

SBTi 減碳目標

國內主管機關一起因應「碳」議題

台灣產業以出口貿易型態為主,全球淨零碳的賽局下,台灣已不能置身事外,國內主管機關因應「碳」議題,除了正規劃相關碳費制度外,在現行的CSR報告書作業辦法(未來將改為永續報告書)與股東會年報相關規定已分別要求企業揭露氣候風險及機會治理相關情形與溫室氣體排放量之資訊,未來企業亦須因應主管機關跟上國際氣候議題的法令規範,包括: 

  1. 我國《溫室氣體減量及管理法》(簡稱溫管法)面對全球暖化及國際氣候緊急呼聲,已於2021年啟動修法,未來可能升級更名為氣候變遷法,並新增調適專章。
  2. 《公司治理3.0 – 永續發展藍圖》則考量國際日益重視TCFD,進一步規範上市櫃公司於編製申報2022年永續報告書時,參考國際準則TCFD規範,強化永續報告書揭露,俾利投資人可知悉氣候變遷對公司影響,讓企業正視並有效評估風險。
SBTi 減碳目標

掌握與供應鏈共創之淨零碳轉型機會

不論是歐盟CBAM規範與SBT標準的更新,乃至於我國相關政策的調整,皆已顯示全球法規轉型的速度比我們想像中的還要快,而減碳已從企業「競爭力」的問題,轉變為基本「生存力」。我們建議企業除了密切關注國際動態外,應盡快研擬自身的減碳策略與藍圖。世界經濟論壇WEF 2021年1月發布《Net-Zero Challenge: The supply chain opportunity》,提供企業淨零碳轉型具體五大策略方向,值得參考使用。

  • 碳排放數據透明度
    • 建立產品碳足跡並與供應商共同分享碳排數據
    • 設定有企圖心的減排目標與公開報告進度
  • 低碳產品創新與開發
    • 重新設計低碳產品以共同實現永續發展目標
    • 發展永續發展價值鏈與採購策略
  • 供應鏈夥伴低碳聯盟
    • 將碳排放指標整合到採購規範中並追踪績效
    • 與供應商攜手合作解決碳排放問題
  • 積極參與低碳生態系統
    • 積極參與低碳/永續有關之認證、倡議與產業推展計畫
    • 擴大認同低碳轉型之群體共同實踐承諾
  • 動員組織的力量
    • 低碳轉型行動與績效獎勵制度結合,讓組織淨零轉型更有力

低碳轉型已是企業無法迴避的課題,PwC 資誠為永續領域的解決方案先驅者,協助台灣企業建立全方位的碳管理策略,輔導企業共同因應國際趨勢,並邁向淨零碳經濟是我們重要的任務。

SBTi 減碳目標

Contact us

李 宜樺

李 宜樺

資誠永續發展服務公司董事長, PwC Taiwan

Tel: +886 2 27296666, x26685

關注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