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IPO展望報告:2023年第一季

2023 全球併購產業趨勢報告

摘要

PwC團隊編纂的全球IPO展望(Global IPO Watch)是一份每季發行的報告,提供全球IPO和增資發行概覽。

最新一期報告檢視2023年第一季全球IPO概況,分析各區域與產業的相關數據。本報告認為全球市場仍有大量可投資現金,足以在市況改善時為IPO市場注入活水,未來投資者也將更重視IPO公司的股票基本面及獲利狀況。

關鍵訊息

2023年第一季總覽
  • 雖然銀行業波動持續、通貨膨脹居高不下,全球股市第一季表現依舊強勁,主要是受益於能源和石油價格下跌、商業信心指標維持正面與中國大陸重新開放等因素。
    • 目前看來,地緣政治仍是全球共同的挑戰,各國央行也持續貨幣緊縮政策。雖通膨數據開始好轉,但核心通膨(指不含食物及能源的核心通膨率)卻比預期更僵固(stickier)。
    • 儘管美國和歐洲銀行業動盪,一度出現股票拋售潮,但整體指數因零售業獲利表現強勁而進一步上漲:第一季S&P 500指數和 Stoxx 600指數均收漲7%、上證指數收漲6%。
  • 美國與歐洲IPO市場大致沉寂,亞太區和中東IPO市場表現則超出預期。
    • 繼2022年全球IPO市場放緩後,2023年第一季全球IPO市場仍舊低迷。且美國和歐洲IPO市場受銀行業倒閉風暴影響,活動非常有限。
    • 中東IPO市場持續開展具指標性的重大交易,如大型私有化IPO。
    • 亞太地區第一季IPO募集資金占全球66%,延續以往強勢表現,就IPO件數而言,以中國大陸和印尼市場表現最佳。
  • 國債和債券市場波動導致信用利差擴大。
    • 美國銀行業危機和潛在衰退的恐懼,引發美國國債市場多年來最大的波動。全球債券市場的信用利差也顯著擴大,顯示經濟前景疲軟。雖然美國和歐洲債券在第一季取得正回報,但銀行業動盪在季末產生負面影響。
    • 各國中央銀行對利率「長期高檔」立場將是近期推動債券市場發展的主軸。
市場概要
  • 展望IPO市場的未來: 
    • 市場參與者最關心通膨下降速度,以及央行暫停升息的可能性。
    • 中國大陸經濟應會繼續因疫後重啟國門而受益,因此未來全球下行風險主要來自已開發國家。
    • 金融穩定性風險增加,將導致貸款條件更加嚴格,對已開發經濟體可能產生負面影響,再加上美國經濟呈現衰退的種種訊號,對投資者情緒將有不利的影響,進而影響股票發行。
  • 不過,全球市場仍有大量可投資現金,足以在市況改善時刺激IPO市場活力。
    • 長遠來看,股票仍是具吸引力的資產,但鑑於對經濟衰退的擔憂,投資者需要考量風險,在股票與債券等資產間找到平衡。
    • 公司品質和股票基本面將成為投資者的首要考量。自2008年以來,IPO市場主要由快速成長的科技公司推動,其中許多公司雖處於虧損狀態,但市值卻是公司收入的倍數。現在計畫上市的IPO公司,其獲利途徑及成果應具有透明度,並接受市場估值回歸歷史水平的現實。
重點市場第一季IPO概況回顧
  • 美國和歐洲市場因銀行業倒閉風暴趨於沉寂,美國在全球IPO募資金額排行也因此降至第三名。
    • 阿拉伯聯合大公國三件IPO案募資金額共達32億美元,超越美國、僅次中國大陸,位居全球第二名。
    • 英國僅有兩件IPO案,共籌得1億美元,金額較2022年第一季低80%—當時有10件IPO案,共募得5億美元。
  • 中國大陸稱霸IPO市場。
    • 中國大陸在2023年第一季持續稱霸IPO市場,貢獻全球IPO募資總額半數。2022年中國大陸已挹注全球IPO募資金額的39%,明顯領先僅占13%的美國。
    • 亞太地區主導本季IPO市場,包括印尼、日本、香港和韓國,均躋身全球IPO募集資金前十名。
  • 科技IPO最為盛行。
    • 即使科技產業市場氛圍不佳,全球第一季IPO數量仍以科技業最多,這點頗令人意外。其中中國大陸就挹注了全球科技業IPO件數50%以上,反觀美國只有一筆規模較大的交易。
    • 正如預期,能源和公共事業的IPO很普遍,以因應能源轉型、物價變化等市場議題。
  • 特殊目的收購公司(Special Purpose Acquisition Company, SPAC)大量上市的現象不再。
    • 隨著SPAC發行數量回歸正常,SPAC大量上市現象似乎正走入尾聲。目前大多數SPAC併購活動都源於2021年上市的大量SPAC,且已完成併購的SPAC通常難以回到其交易估值。
  • 市場無法消化潛在IPO公司。
    • 高利率使槓桿交易失去吸引力,加上過去一年西方國家IPO稀少,導致潛在IPO公司數量不斷累積。
    • 潛在IPO公司須隨時做好準備,在市場重啟且穩定時推動IPO。

 

關注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