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全球暨臺灣企業領袖調查報告─家族企業篇

PwC’s 28th Annual Global CEO Survey - Family Business Cut
  • 2025-05-27
  • 本報告之數據,統計自第28屆全球企業領袖調查、2025臺灣企業領袖調查之量化問卷調查結果。
  • 在全球企業領袖調查中,公開發行的家族企業更積極地運用生成式AI,47%已在過去一年藉由生成式AI提升獲利能力,比例高於全球(34%)與臺灣整體受訪者(32%),也高於臺灣家族企業受訪者(30%)。
  • 雖然臺灣的家族企業領袖對生成式AI的信任度偏低,但對於生成式AI在未來一年可提升獲利的期待,比例高於全球的家族企業領袖。
  • 在過去五年間跨進新產業的臺灣家族企業領袖,85%已在新產業創造營收,並有20%的企業在新產業創造的營收,已占總營收超過二成。
主要發現

三成家族企業領袖善用生成式AI提升獲利

  • 多數企業領袖已採取行動,把握在這個時代中具有決定性的趨勢─投資生成式AI、應對氣候變遷的機會與風險,重塑營運與商業模式,以創造新價值。
  • 30%臺灣家族企業領袖表示,過去一年已利用生成式AI提升獲利能力,比例與整體受訪者相近(32%)。全球企業領袖調查則發現,已公開發行的家族企業腳步較快,47%公開發行家族企業領袖表示,過去一年已利用生成式AI提升獲利能力,但非公開發行的家族企業僅27%表示獲利能力有所提升。
  • 在未來一年,家族企業領袖對生成式AI帶來的獲利成長預期,比例與整體受訪者近似。臺灣調查的受訪者比例為六成,全球調查的受訪者比例為49%,惟全球調查的公開發行家族企業比例略高,為54%。
  • 不過,臺灣企業領袖對生成式AI仍未具信心,從整體受訪者來看,60%臺灣企業領袖對生成式AI導入關鍵流程僅有限程度信任,55%家族企業領袖持相同看法,高度信任者僅分別為5%與2%。相對而言,全球調查的受訪者具有信心的比例較高,41%公開發行的家族企業對生成式AI導入關鍵流程具高度信任,比例高於全球受訪者(33%)。

過去一年已利用生成式AI提升獲利能力

Source│PwC’s 28th Annual Global CEO Survey;PwC Taiwan 2025臺灣企業領袖調查
Base│全球:整體=4,701,家族企業(公開發行=733;非公開發行=724)=1,457;臺灣:整體=208,家族企業=58

 

過半數臺灣家族企業領袖著眼未來投資永續

  • 氣候友善的長期投資,已為營收帶來助力。全球企業領袖調查發現,特別是公開發行的家族企業,有46%受訪者表示氣候友善投資已促使營收成長,比例高於全球整體受訪者(33%),也高於臺灣企業領袖調查的整體(37%)與家族企業受訪者(38%)。
  • 在臺灣企業領袖調查中,52%家族企業在過去一年已進行氣候友善投資,並可接受報酬率低於其他投資項目,比例與整體受訪者(53%)相當。在全球企業領袖調查中,家族企業的比例明顯較高,尤其是公開發行的家族企業,44%可接受氣候友善投資的報酬較低,遠高於全球受訪者的比例(25%)。
  • 全球企業領袖調查發現,公開發行的家族企業有較高比例(44%)進行氣候友善投資,且可接受短期回報較低,同時也有較高比例(46%)的受訪者反映因氣候友善投資,而營收獲得成長,原因在於73%公開發行家族企業的企業領袖表示,其個人獎酬與永續指標連結,遠高於全球調查受訪者比例(55%),這促使企業領袖以更長遠的眼光與耐心進行資本部署,以求更大的未來收益。

過去一年已進行氣候友善投資,且可接受氣候友善投資報酬較低

Source│PwC’s 28th Annual Global CEO Survey;PwC Taiwan 2025臺灣企業領袖調查
Base│全球:整體=4,701,家族企業(公開發行=733;非公開發行=724)=1,457;臺灣:整體=208,家族企業=58

 

家族企業顯韌性 跨業創造營收

  • 全球暨臺灣企業領袖調查發現,在過去五年間,38%全球與40%臺灣的整體受訪者跨進新產業,家族企業也呈現近似的比例,在全球調查中,跨入新產業在非公開發行家族企業的比例是40%,公開發行家族企業則降至35%,臺灣家族企業的比例為34%。
  • 在跨入新產業的受訪者中,85%的臺灣家族企業已經在新產業創造營收,比例較臺灣整體受訪者(82%)稍高。尤其,已在新產業創造營收的家族企業中,55%為前一年度營收小於1億美元的家族企業,規模較小的企業由於更具靈活性,有利於迅速應對市場變化,展現跨業創新的韌性。
  • 有20%的臺灣家族企業領袖表示,其營收來自新產業的比例,已超過總營收的二成,且其中10%是前一年度營收規模未達1億美元的企業。

開發新產品、服務與客群是轉型的主要行動

  • 環境倏變、挑戰無窮,多數企業領袖已瞭解應勢而變的重要性。臺灣企業領袖調查發現,81%的家族企業認為企業須在十年內轉型,改變其創造、傳遞價值的方式,否則企業將無以為繼,比例較臺灣整體受訪者(77%)更高,更遠高於全球整體受訪的比例(42%)。
  • 面對全球市場的快速變遷,企業積極透過多元策略重塑其競爭優勢。在全球企業領袖調查中,63%受訪者在過去五年至少採取一項重大行動,大幅度或非常大幅度改變其創造價值的模式,家族企業有採取重大行動的比例亦相當。在臺灣企業領袖調查的受訪者中,亦有52%的家族企業表示有至少採取一項重大行動,與臺灣整體受訪者有採取重大行動的比例(49%)相當。
  • 無論全球或臺灣,無論是否為家族企業,「開發新的產品與服務」、「開發新的客戶群」是最普遍採取的行動。對臺灣企業領袖而言,「採取新的訂價模式」是採行比例最低的行動,僅有5%家族企業與10%整體受訪者表示有大幅度採行。

以科技助攻永續 打造負責任AI

  • 在科技變革與永續轉型的趨勢中,企業都在積極應對當前的挑戰,並尋求創新的機會,家族企業亦然。從全球暨臺灣企業領袖調查發現,多數企業已感受到轉型的必要性,並積極採取行動。調查也發現,對於AI,尤其是生成式AI帶來的創造力與獲利能力值得期待,如何打造具有負責任的AI將是科技能否發揮潛力的關鍵。
  • 隨著供應鏈追求減碳與法規要求,即使氣候友善投資的短期回報較低,相對於全球企業,臺灣家族企業有更高比例已進行氣候友善投資。隨著生成式AI已成為創新不可或缺的要角,未來如何善用AI開拓減碳與永續的可能,將是值得研究的課題。

樣本輪廓

  • 本報告所稱「家族企業」,為公開發行股權超過32%由單一家族持有,或是由家族持有的非公開發行公司。
  • 《第28屆全球企業領袖調查-家族企業篇》的統計,將家族企業區分為公開發行、非公開發行;臺灣企業領袖調查的樣本以公開發行公司為主,故統計不區分是否公開發行。
  • 2025臺灣企業領袖調查執行期間為2024年10月至12月,總計收到208份量化調查問卷回覆,其中28%為家族企業;第28屆全球企業領袖調查執行期間為2024年10月至11月,在4,701位回覆者中,31%為家族企業。
  • 臺灣企業領袖調查的回覆者中,59%的家族企業雇用員工人數少於500人,前一年度營收少於1億美元占59%,1億至10億美元間占31%,營收超過10億美元者占9%。相較而言,全球企業領袖調查中,尤其是公開發行的家族企業,經營規模較大,15%受訪者雇用超過25,000名員工,前一年營業額超過10億美元占44%,超過250億美元占7%。

相關連結:

報告摘要時間:2025年5月8日

PwC Taiwan相關服務:

關注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