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lobal Compliance Survey 2025

2025年AI商業預測

Global Compliance Survey 2025
  • 2025-03-26
  • 本報告著重在AI技術未來12個月的趨勢,及對產業的影響。
  • 說明AI策略對企業競爭格局、投資報酬、人資管理、永續以及產品開發的影響,並對「企業應採取的行動」提供建議。
  • 針對消費市場、金融服務、健康產業、工業製造、科技媒體及電信產業等六大領域,提出重塑方向。
主要發現

AI發展現況

  • 《2025全球暨臺灣企業領袖調查報告》顯示,未來三年24%全球與6%臺灣企業領袖打算大幅度將生成式AI納入企業核心業務策略,30%全球與9%臺灣企業領袖則將生成式AI運用於新產品與服務開發。
  • 不可否認部分關於AI的討論存在炒作性質,並非所有的承諾都能兌現。但AI的創新速度、相關投資及商業投入,都是前所未見的,即便是1983年網際網路的發展也沒有推進這麼快。本篇報告將著重在未來12個月的趨勢,後續可能出現的情況,以及企業現在應採取的行動。

企業AI競爭力的關鍵

  • 企業AI選擇將影響未來發展。企業在AI領域的成功,取決於其願景及採用程度。
  • 企業在AI方面的選擇,不僅會是今年度影響最大的決定,也影響未來幾年的發展。現在很明確的是,AI將可以帶來大規模的價值,而目前還只是初始階段。

實現AI革命性價值

  • 將AI深度整合進組織相當重要,因實現AI革命性價值有兩種途徑:
  • 突破性進展
    例如:全新的商業模式。但這只是AI革命性價值的途徑之一。
  • 漸進式價值
    在生產力、上市速度與營收方面獲得20%至30%的提升,先從一個領域開始,再慢慢拓展到其他領域,直到公司順利轉型。

多元化布局 打造有效的AI策略

  • 2025年之後,僅有少數公司能具有領導地位,AI策略將使企業保持領先或難以被追上。
  • 有效的AI策略須採多元化布局,在今年實現規模化價值。而多元化布局主要有三種模式:
  • 第一種:多點小型成就
    • 建立強大的基礎策略,以在多點實現小型成就。
    • 這是一種系統性的方法,從越來越多更具吸引力的體驗、更高收益的產品與服務,以及更高效的工作流程中,獲得額外的價值。
  • 第二種:可實現的中程目標
    • 訂定可實現的「中程目標」,集中關注及投入資源。
    • 例如,新的工作方式、客戶互動模式,或產品設計方式。
  • 第三種:高報酬的登月計畫
    • 專注於少數高報酬且具挑戰性的「登月計畫」,如AI驅動的新商業模式。
    • 第二、三種項目需要大量的資源,應由CEO或其他C-level高層擇定項目,並親自督導。
  • 選擇哪個大型語言模型(LLM)並不是最重要的,相較之下,策略最重要的在於強調企業與眾不同之處:如何運用AI驅動的雲端架構及AI技術,善用企業擁有的知識及資料。

建議採取的行動:

  1. 進行正式的策略評估:確認AI對企業本身及產業的影響,包括將在哪些層面降低成本、創造價值、提高客戶期望、威脅核心業務並支持新的商業模式;
  2. 採用「少即是多」的資料方法:對於資料的要求不需一次到位,反而應先選定要優先從哪些資料架構中獲取價值,並專注於將「對的資料」的最佳化
  3. 從營運KPI角度訂定AI指標:訂定指標以衡量AI相關業務,包括新的收入、加速的專案交付、生產力及體驗等。 但要注意不要過度的鼓吹「自動化」,人工監督與管理對於AI的發展始終是必要的。

AI的ROI取決於「負責任的AI」

  • AI的投資回報始終取決於「負責任的AI」實踐。
  • AI發展至今,已對企業營運及營收成長帶來廣泛影響。若AI面臨網路攻擊或其他風險問題,而受到利害關係人質疑,或項目進度落後、超出預算,都將使企業受到極大的打擊。
  • 企業不能只局部處理AI治理問題,應透過系統化且透明的方法,審視AI投資的價值,管理大規模部署可能帶來的風險。

建議採取的行動:

  1. 全面評估AI風險:企業需要一套標準化,以AI為重點的風險分類方法,以做出一致的治理決策。
  2. 擇定監督方式:從曝光度高或財務影響大的高風險領域著手,建立一套獨立、可持續的驗證機制。
  3. 重視產業差異:雖然各產業都需要進行AI治理與監督,但各產業有其特定的問題,在制定方法時應注意產業差異。

AI代理成為新成員

  • 企業將迎來新的員工 – AI代理,產出也將因AI代理而翻倍,進而影響產品上市速度、客戶互動以及產品設計等面向。
  • 儘管AI代理可以自主執行許多任務,使工作流程發生根本性的改變,但員工仍扮演著重要的角色,因AI的突破性價值,始終源自於「人類主導,並以科技賦能」。人類仍需擔負統籌代理團隊、分配任務,及改進結果的責任。
  • 離岸AI代理中心將成趨勢,AI代理中心可能位於成本或稅負較低的地區。

建議採取的行動:

  1. 轉變思維模式:領導階層需樹立「協作」模式,並提供保證,讓員工了解AI是在提升其價值,而非取代人類。
  2. 新的人資指引:提供人力資源部門新的指引,從不同角度來衡量人才。
  3. 迎接「數位員工」:應在平衡投報的情況下,為員工與AI代理團隊訂定指標,並進行嚴格的監督。

AI實現永續發展

  • 報告預測,AI將加速能源轉型,並有助於企業的永續發展。舉例來說,在妥善運用的情況下,AI將可幫助企業一次性蒐集與分析資料,並產出多份報告,進而減少碳足跡。

建議採取的行動:

  1. 掌握策略:即使每位員工都應該能使用基本的AI功能,企業仍應根據自身優勢、資料資源以及優先項目來做決策,選擇要在哪些項目部署更高效的解決方案。
  2. 重塑永續資料:AI將有助於減少法遵成本,並方便偵測同時減少碳足跡。因此,企業應計算AI對於「排放資產負債表」的直接與間接影響。此外,也可運用永續資料進行行銷,了解哪些客戶是低碳產品的潛在客群。
  3. 獲取永續效益:AI提升效率的同時,意味著能降企業能源需求。除了在研發製造端的最佳化以外,AI也可被運用到辦公大樓的能源系統管理,達到更廣泛的永續效益。

AI加速產品開發

  • AI 將使產品開發周期縮短一半,並加速產品迭代。但目前多數的公司都還沒為這場產品設計的革命做好準備。因具備深厚產品設計與製造專業知識的工程師,往往缺乏基礎的資料科學技能。
  • 隨著產品設計與工程職務重塑,以便與AI協作,企業的研發能力也將倍增,使產品開發與設計進入快速創新的時代。

建議採取的行動:

  • 部署下一代工程技術:企業應更新雲端及資料結構,包括一個能將「邊緣AI」推向工程團隊的架構。
  • 重塑IT系統:運用AI進行IT轉型,強化網路安全並進行資料更新。
  • 重組技術團隊:企業應提升團隊相關技能,招募具備AI知識背景的人才,讓團隊得以運用AI加速產品設計工作。

AI重塑產業競爭格局

  • AI將改變各產業的競爭格局,但並不是每個產業發展速度都一樣。
  • 消費市場:面對消費者的公司將在營運及業務端部署AI,藉此強化市場行銷、供應鏈管理、財務營運及客戶服務。
  • 金融服務:AI正促使金融科技復甦,但主要仍會集中在AI原生應用的新創企業及大型金融機構,例如運用在建立風險評估與控制模型。還在評估導入策略的企業可能會自2025年開始明顯落後。
  • 健康產業:
    • 製藥與醫療科技公司正走在AI應用的前沿,尤其是藥物與產品開發。
    • 健康產業運用AI的首選方向包括人力轉型、提供客製化服務、技術升級,最重要的是「負責任的AI」,因為健康產業需要對生死攸關的結果負責。
  • 工業製造:
    • 在2025年將會看到少部分的產業領導者開始超越同行。
    • 擁有高品質以及標準化流程的工業產品公司將運用AI提升研發並縮短產品上市時程。
  • 科技、媒體與電信業:
    • AI代理將重塑對軟體平台的需求,企業開始運用AI填補現有系統(如ERP系統)的缺口。
    • 隨著AI代理朝客製化發展並延長軟體平台的壽命,部分公司可能會減少在高階升級上的投資。
    • 上述趨勢將促使軟體商業模式從追求大規模的基礎建設投資,轉向提供客製化的AI解決方案。

相關連結

報告摘要時間:2025年03月13日

 

相關服務:

關注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