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智識精選:2024年12月

global feature
  • 2024-12-26

經濟

全球商業服務指數報告

報告原文:PwC’s Global Business Services Index

商業服務賦能企業實現差異化成長,透過解決方案協助企業精簡營運、優化資源管理和加強策略規劃,使企業可專注於核心業務與發展創新。本報告針對全球247家國際企業,以2019年企業表現為基準,分析2023年企業於成長、獲利能力、生產力和現金流等關鍵項目,以衡量各產業的表現情形。

商業服務業整體表現強勁

  • 總體經濟趨勢推升營運成本,促使企業尋求更具成本效益的解決方案及靈活的服務模式。科技進步亦驅動產業變革,自動化及生成式AI成為商業服務業的營運核心,協助提升效率與客製化服務。
  • 本報告提供了八大類商業服務業的產業洞察,根據247家國際企業為樣本,分析2023年企業之成長、獲利能力、生產力和現金流等關鍵項目之產業指數得分(Sector Index Score),以衡量各產業表現情形。
  • 分析結果顯示,整體商業服務業的表現強勁且具有韌性,尤其是在物流與配送、法律服務與專業服務,以及數位和教育服務領域,因成長和獲利能力佳而表現突出。
  • 測試、檢驗和認證產業創造現金流的能力極強,使其對私募股權和其他投資活動具有吸引力。
  • 生產力為所有產業中最難以準確衡量的績效指標之一,然而不同組織於表現最佳的子產業中採取的作法,有可能移轉應用到其他產業。例如將商業流程委外(BPO)應用到企業服務(BES)、法律和人力資本管理(HCM)。

 

商業服務領域8大關鍵產業

8大類商業服務

產業指數得分

*產業指數得分為成長、獲利、生產力、現金流之表現得分合計

產業變化趨勢

建築環境服務(BES)

109

受疫後復甦和通膨上升的影響,產業指數以2019年的100為基準,得分上升至109,顯示產業表現略有改善,以客戶為中心的多元化和創新為關鍵優先事項,亦重視先進技術與氣候解決方案投資。

商業流程委外(BPO)

119

疫情期間BPO仍蓬勃發展,產業指數上升至119。客戶持續透過分包來優化成本及專業知識利用。此外,積極的技術創新和人才策略投資亦推動產業成長。

數位和教育(D&E)

118

數位學習教材、數據和智慧應用等需求顯著成長,部分抵銷了疫情對實體培訓的衝擊, 產業指數上升至118,成長與獲利能力皆有所改善。欲擴大營運規模,須加強技術整合並重塑員工技能。

人力資源管理(HCM)

101

疫後招聘回暖,近期又遇經濟疲軟,為招聘需求帶來壓力,產業指數上升至101,僅於成長和生產力小幅改善。由於無法單靠業務資金支應疫後復甦,多數公司現金流較不樂觀。隨著市場調整,產業重點需轉向技術和策略招募。

法律服務(LS)

110

因疫情期間需求上升而獲得大量費用收入,隨著近期傳統業務領域放緩而趨於正常化,產業指數上升至110。因效率提升,儘管人力成本上升仍能維持淨利率。

物流和配送(L&D)

124

因疫情期間供應鏈中斷而受益,產業指數上升至124,高收入水準改善了流動性,並為業務擴展提供資金。但隨著市場恢復正常,企業面臨重新調整和優化營運的壓力,技術整合和永續服務將推動產業成長。

專業服務(PS)

118

因業務擴展至能源和雲端等高利潤、高成長領域,產業指數上升至118。對專業服務需求的增加,促使公司向客戶提供更多利基服務,以獲得更高的利潤。

測試、檢驗和認證(TICC)

116

受益於疫情期間的檢測需求,以及檢驗和認證領域高度成長,產業指數上升至116。高科技收購、永續產品和策略性合作夥結盟是維持成長的關鍵因素。

2024全球部長調查報告

Global Ministers Survey 2024

PwC與2024世界政府高峰會共同發布2024全球部長調查報告,訪問全球50位政策制定者,關於未來政府需要具備哪些特質以實現繁榮。調查結果強調創新、科技與共創等三大重點,政府領導人認為科技驅動的創新是解決關鍵挑戰的核心,包括改善公共服務、精簡監管流程以及促進私人企業參與。

  • 近年來,關於政府未來的討論主要集中在應對不確定性和變革的必要性,特別是對人工智慧的治理、氣候變遷的應對、公共債務的管理,以及提升危機管理的前瞻性、靈活性和韌性方面。PwC與2024世界政府高峰會共同發布2024全球部長調查報告,訪問全球50位政策制定者,分享他們對公共價值最大化和影響力的看法。
  • 調查結果顯示,76%的政府領導人相信未來政府的角色會增強,14%認為將維持不變,只有8%的人認為政府的角色將會減弱。
  • 考量未來政府的可能情境時,60%的受訪者認為未來的政府將為共創型(co-creative),由所有利害關係人參與公共產品的設計和交付。20%的受訪者認為,未來將出現由大企業主導,以經濟和商業利益驅動的超國家政府(supra-state)。16%的人認為可能出現技術驅動的小政府,透過技術外包在政策和服務設計的所有層面與公民互動。只有4%的受訪者認為未來將回歸大政府模式。
  • 政府領導人相信成功的政府未來將具備創新、數位賦能與參與等三個關鍵屬性,以便更靈活地應對快速變化的挑戰和需求。
  • 創新:政府創新有多種形式,從提升公共服務的效率到政策制定的變革。領導者須具備長遠的戰略,設立適合的制度和治理框架,培養數據/技術驅動、持續優化和跨組織協作的文化。
  • 財政挑戰:全球經濟不確定性、地緣政治變遷及疫情等,加劇了公共財政的壓力和複雜性。政府需針對增強財政收入、簡化補貼以及現代化稅制等進行政策改革,以確保永續和公平的收入來源。
  • 數位顛覆/自動化:數位顛覆和自動化帶來了挑戰與機遇,政府可以透過數據驅動來支持決策制定、數位化公共服務並優化效率。與此同時,仍需加強網路安全及隱私保護,提升員工技能、促進數位包容,並主動調整法規和治理機制,以預見潛在風險和倫理問題。
  • 各國政府雖對技能需求有明確的認知,但難以獲取適當資源和基礎設施。74%的受訪者表示在技能提升方面資金不足。此外,68%的受訪者認為難以留住有技能的員工,使問題變得更加嚴峻。
  • 關於治理模式的演變,應優先考慮建立適當的基礎設施以促進數位化,84%的受訪者強調投資人力和技術資源的重要性。76%的受訪者鼓勵公私合作以推動共同創造,保護政府免受網路威脅侵害,並在設計和交付政府服務的過程積極與公民互動。
  • 錯誤資訊、網路威脅、氣候變遷和地緣政治不穩定並列為政府面臨的首要挑戰。錯誤和誤導性的資訊、資料外洩以及網路威脅可能削弱公眾信任,擾亂公共安全和經濟穩定。此外,政府應致力於減少碳排放、投資再生能源,以及透過國際合作因應氣候變遷的可能風險。
  • 不同地區和發展階段的政府在向未來治理模式過渡時,面臨著相似的挑戰。利用準確且即時的資料是各國政府的首要任務。建立健全的資料管理程序、治理框架和互通系統,是解決問題並提升政府績效的基礎。利用資料洞察進行前瞻性分析,則為受訪者關注重點。
  • 多數受訪者表示,在實現未來的戰略目標和優先事項方面進展順利,並對於未來的發展方向和所需變革有清晰的願景。隨著政府轉型、創新和共創以滿足未來的公民需求,最大化公共價值仍然是政府治理的核心。

報告摘要時間:2024年12月18日

關注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