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智識精選:2024年4月

esg targets
  • 2024-04-25

產業

投資

《ESG為私募股權釋放產業投資價值》

Unlocking value in ESG-enabled sectors for Private Equity investors

  • 私募股權投資獲得豐厚利潤已不足以保持領先地位,本研究以五大要素評估了八個產業的吸引力(如下圖),顯示響應ESG具有塑造經濟格局的力量,以ESG為資產管理重點的基金強勁成長,且此趨勢將持續發展。
  • 新規定:越來越多永續報導框架具強制性,迫使企業策略轉以ESG為中心,以免遭市場淘汰。
  • 消費者偏好轉變:消費者重視企業所展現的價值觀,倡導永續的企業,不僅能與具有生態意識的消費者產生共鳴,更能培養深層品牌認同、推動市場差異化。
  • 科技發展快速:科技革命加速ESG相關產業崛起,從再生能源到循環經濟,科技正帶來前所未有的機會。
  • 對私募股權投資者最具吸引力的三大領域:
    • 永續服務(ESG services)與軟體即服務(Software as a Service, SaaS): 隨著政府和主管機關積極推動ESG,該行業高度分散但日益成熟,目前歐洲已有107個成熟標的,其中永續與ESG顧問、ESG SaaS占九成以上。
      除了政府與利害關係人積極支持ESG融入企業營運,促使企業營運整合ESG整合,科技進步更強化ESG報告與管理效能,拉升此行業年複合成長率約12-14%,惟目前滲透率仍較低(約35%),可透過策略性併購促進整合與成長。
    • 潔淨科技(Clean technology):潔淨科技投資期間普遍較長,在政策支持與科技持續進化下,具有廣闊的發展前景。目前該領域有179個標的,其中九成為廢棄物管理、回收、水資源管理。除了各地政府相繼推出優惠政策,消費者永續意識的崛起,也成為驅動力,使潔淨科技對投資者極具吸引力。
    • 綠色運輸(Green mobility):此產業包含電動車(EV)、充電基礎設施、電動車電池、車聯網、共享汽車等,目前該領域有超過97個標的,其中七成為電動車和充電基礎設施。綠色運輸領域的研發投資,有望在效率、性能、成本效益取得突破,進一步擴張市場量能。隨著消費者意識到自己的碳足跡,偏好轉為綠色交通解決方案的需求也不斷成長,促進市場成長與投資潛力。
ESG 私募股權 八個產業的吸引力

Source: Pitchbook, Orbis, Strategy& analysis

全球數位採購調查報告

PwC Global Digital Procurement Survey

  • PwC《全球數位採購調查報告》針對全球58個地區、1,000家企業進行調查,結果顯示65%的採購人員視成本控制為首要任務,同時也面臨了數位化與永續需求的挑戰,企業領袖重視數位化採購,推動數據透明,環境風險監測日益成熟,也促使公司採取更負責任的採購策略。
  • 數位化採購現況:
    • 採購部門以採購績效、數位轉型與策略採購為優先任務,企業社會責任並列第三。
    • 94%的企業已使用「來源到付款(source-to-pay)」解決方案(如P2P、S2C),5%企業未使用任何數位採購平台,其中71%為中小企業。
    • 實施數位解決方案的關鍵因素,首重業務需求定義與流程規劃,後為技術考量。
  • 採購部門預計2027年達平均70%數位化。
  • 中小企業持續增加數位化採購投資,預估2024至2027年成長6%。
  • 首席採購官(CPO)將著重發展資料管理、S2C數位化流程、風險管理、企業社會責任(CSR)創新案例與合約生命週期管理。
  • 59%的採購部門將環境風險管理視為未來三年的首要任務,特別是要減少範疇三的碳排量。逾五成企業正在測試或已使用碳排監測工具。
  • 半數企業表示未來三年內將投資合約生命週期管理工具(CLM),22%已使用進階版CLM,希望藉此節省時間、降低成本並提高合規性。
PwC Global Digital Procurement Survey 採購部門策略重點

科技

《生成式AI的價值實踐之路》

The path to generative AI value: Setting the flywheel in motion

  • 生成式AI(GenAI)的基礎應用是提升效率,即使如此,亦有助於釋放改革潛力,推動創新與重塑,進而帶來全新的價值創造模式。如同飛輪效應,初始需較大作用力才能運轉,一旦開始運轉,後續維持運轉所需的動能或資源將會減少,商業知識、經驗和能力的保存和轉移也是同理,隨時間推移,促成創造和產生價值的成本將下降。
  • 企業領導者同樣也可藉由飛輪效應導入GenAI,並在每個階段思考如何負責任的使用AI。
  1. 創造價值假設
    • 價值假設是就GenAI及其應用對組織內外部條件的初步策略評估,將該假設與該產業潛在長期價值比較,建立基準用以評估進度。GenAI短期價值假設基於效率,更大的價值來自於大規模重塑,這需要更多時間和資源。
    • 思考完整的最佳解決方案,可避免因小幅度邊際改善,促使組織在未來兩至三年陷入技術債與流程債泥沼中。
  2. 優先考慮關鍵使用案例
    • 以價值假設為指引,更易於分辨價值鏈中最具潛力、提供最大利益的GenAI使用案例,更能達成投資回報、促成概念驗證、取得主要利害關係人的支持。在各產業中,排名前五的使用案例可創造該技術導入總價值的50-80%。
  3. 尋找擴大規模的模式
    • GenAI需要精煉與聚焦。開箱即用(OOTB)模型即可提供結果,但可添加企業數據,並透過護欄確保安全性,或使用擴充功能增進功能與準確性,例如ChatPwC。完成精煉的應用模式(patterns)可快速推展至類似用途,企業領袖可藉此橫向思考,微調應用模式擴展至其他領域或整個企業。
  4. 選擇基礎GenAI工具
    • 篩選合適的GenAI工具,避免追求快速達成效果而在未來需付出更多成本克服技術債,例如多個不相連GenAI工具導致低效率。關鍵是在技術的可採用性、適應性、規模化與產出求取平衡。
    • 依數據保密程度可分為: 開源版本、適合處理商業機密的封閉版本。更專業用途如法律文件起草、以個資提供客製化資訊、產品研發,可採用檢索增強生成(RAG)模型。製藥或化學領域,甚至需要從頭訓練模型。
  5. 定義價值最大化的解決方案
    • 為GenAI基礎工具添加內容,以將價值最大化。工具本身通常不帶來市場差異化,關鍵在於數據,但數據使用也為治理和風險管理帶來挑戰,可能導致成本上升,降低原本的整體價值。
    • 橫向思考是訣竅之一,例如服務客戶的聊天機器人,稍加修改就能協助員工服務客戶,或培訓銷售團隊。
  6. 評估成本與碳足跡
    • 廣泛考慮可能的成本,不僅財務​​,還包括環境、聲譽。PwC曾對GenAI進行碳足跡分析,增加使用量將增加能源密集度,但可透過提升效率減少碳排。
  7. 開發與部署、測試與學習
    • 測試與學習對於GenAI是重要的,每一次在適當設定下有正確產出,都是GenAI學習的機會,反之,也可以幫助人類識別如何強化功能、產出價值,以及如何擴展到組織其他部分時進行風險評估與治理。
  8. 以經驗發展相近規模GenAI工具
    • 利用前述經驗進行調整,利用GenAI達到更廣泛用途。概念驗證和部署的經驗,將可帶來過程更快的導入、培訓和使用。
  1. 全新創作
    • 根據用戶提供的提示創作全新內容
    • GenAI價值創造比例:33%
  2. 強化
    • 擴展既有內容,填補闕漏或建立新的綜合資料集
    • GenAI價值創造比例:21%
  3. 轉換
    • 將資料轉換為新格式,例如文本翻譯或個人化
    • 價值創造比例:19%
  4. 對話
    • 回應問題並提供指引與資訊
    • 價值創造比例:14%
  5. 深度檢索
    • 依據給定文本搜尋特定資料
    • 價值創造比例:12%
  6. 總結
    • 針對給定文本、程式產出簡略版本
    • 價值創造比例:2%
關注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