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險與監管
PwC blog post, 6 April 2022
綜合風險數據:值得期待的新商機
- 對企業領袖而言,若對風控環境缺乏組織層級的全面了解,便很難做出明智的決定。然而,當風險及監管資訊散落在組織各處的各個專業系統之中,要得出這樣的見解就變得相當困難。
- 有鑑於上述障礙,終端營運風險及監控管理的集中化,對許多組織來說可能並不可行、也不適合。反之,企業也許可從如何蒐集、產出、讓資訊對等、並讓可供取用的風險數據發揮最大效益等過程,找出最佳解方。
- 企業成功的基礎在於,須對哪些風險的營運重要性最高,以及組織的風險胃納量,有著清楚、全面的了解。此外,善用科技進行風險的偵測、預防,進而降低風險發生機率也至關重要,相關作為包括情資蒐集、分析、持續不輟的風險監控及效率提升。
永續與氣候變遷
PwC blog post, 21 April 2022
氣候韌性的真正考驗:所有企業領袖的棘手課題
- 本篇由PwC全球聯盟主席Bob Moritz撰寫的觀點文章,主張當氣候衝擊兵臨城下,考量到其影響規模及程度,許多企業做的準備恐怕並不充分—即使已做出淨零承諾的公司也是如此。他分享我們當下面對的變局,以及五大艱難課題。
- 氣候變遷的影響?面對不同的暖化情境,企業是否已從價值鏈和營運地域據點的角度,標示出短期、長期的具體風險和弱勢所在?
- 氣候風險是否透明化?企業是否做好準備,面對投資人、放款人、保險公司,都能確保氣候風險及轉型計畫的透明、公開、財務具體化?
- 氣候政策是否更強硬?面對政府更強硬的氣候政策措施,如碳定價、對碳密集活動施加額外限制,或支持低碳活動的替代選項,企業是否做好準備?
- 是否可受公評?企業目前的商業模式,在氣候的基礎上,是否每個環節都能接受公評?抑或隨著公眾期望的演變能夠逐漸進化,成為可受公評的項目?
- 企業是否夠有膽識、夠主動?企業只是被動因應氣候的變化,抑或能大膽重新想像,在低碳未來中將扮演何種角色,並將氣候納入策略規劃流程的核心?
- 總的來說,所有產業的企業領袖,面對加速變遷中的氣候衝擊,均須對其真實規模和影響程度有全然的理解。設法克服上述五大棘手課題是個好的開始,除能對提升企業氣候韌性有所助益,亦能確保未來的成功—無論對企業或地球而言,都是如此。
人力
PwC report, 12 April 2022
探索形塑人力策略的四大驅力
- 倘若您負責企業人力的領導、管理或規劃,對破壞及顛覆一定不陌生—最近的全球情境更是如此,充滿地緣政治、社會及健康危機。在此前提下,您不僅須對各種迫切及瞬息萬變的勞動力挑戰了然於心,更不能忽視企業的長期願景。
- 若能更深入了解企業人力策略的制定是受哪些驅力所觸發、又仰賴哪些驅力的助攻,對企業而言會是很好的起點。本文提供一套架構,協助企業了解人力策略、營運策略和文化、科技的關係。
- 本文強調企業如何在專業化(specialisation)、稀缺性(scarcity)、競爭性(rivalry)、人性化(humanity)等四大相互影響的驅力間找出方向,進而建立起足以因應未來挑戰,且可產出永續、正面營運成果的勞動力。本文亦提供企業領袖在進行人力規劃時,可採取的幾項具體步驟。
- 建議您可從以下三個問題開始:(1) 企業的優/劣勢何在?(2) 四大驅力對現有企業策略而言,是阻力還是助力?(3) 該如何重新思考企業策略,使其與人力策略相輔相成?要讓討論夠周全,建議可以情境為基礎展開探討,定期重新檢視、調整企業情境,使其發揮最大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