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鑑於氣候變遷議題日益受到重視,加上監管機構對ESG和永續的要求越來越高,普華永道以香港聯交所《環境、社會及管制報告指引》為基礎,針對283家香港上市公司2021年的ESG報告進行分析,聚焦ESG議題的披露成熟度、氣候變遷及碳中和等領域。結果發現,香港上市企業的ESG揭露已日趨成熟,已有超過80%的受訪企業針對多數的ESG議題進行揭露。
為促進深圳及香港特別行政區兩地的風險投資、創業投資發展,深圳市前海管理局及香港政府財經事務、庫務局於九月聯合發布《關於支持前海深港風投創投連動發展的18條措施》,並自2022年九月二日起實施,效期為三年。本文分為四大部分,解讀這18項措施的重點和政策亮點。
隨著「C.A.S.E」(聯網、自駕、共享、電動)趨勢迅速發展,中國汽車產業的價值鏈及生態圈結構也呈現高速重組。面對產業生態的瞬息萬變,以及全球地緣政治變化,中國大陸國家雙碳戰略目標、疫情衝擊等影響,普華永道在本文即提出中國汽車產業發展的六大關鍵挑戰,並針對企業如何因應提供建議。
新冠疫情的延燒,加速「線上下單、線下送貨上門,或就近從門市出貨」消費模式的崛起,也促使品牌朝DTC(Direct to Consumer)業務模式轉型,透過數位技術與數據,為消費者帶來客製化的產品、服務、體驗、溝通及價值。普華永道針對19家中國大陸和北美主流時尚消費品牌於2019-2021年間的業績成長和淨利率加以比較、分析,試圖解析時尚品牌DTC模式的關鍵成功要素。
2022年上半年PE/ VC對TMT產業投資較去年下半年放緩
根據普華永道最新統計數據,受疫情反覆和地緣政治緊張等因素影響,中國大陸2022上半年私募及創投(PE/VC)市場投資步伐顯著放緩,科技、媒體及電信(TMT)產業的狀況亦與整體市場走勢一致。總計2022上半年PE/ VC於TMT產業的投資件數共1,655件,投資金額則為217.47億美元,年減幅度均超過20%。
2022年中國汽車產業併購交易長期趨勢看好,重點布局新能源汽車製造領域
普華永道《2022上半年中國汽車產業併購活動回顧及趨勢展望》報告指出,中國汽車產業在2020-2022上半年之間,揭露的併購投資總額累積已超過7,707億元人民幣。總計2022上半年共完成254件境內外併購交易,披露交易金額則超過1,793億元人民幣,較2021年同期成長。其中最受青睞的領域,包括汽車零組件的電動車、自駕車、智慧駕駛等;併購交易區域方面,則以廣東、上海、江蘇最為熱絡。
普華永道針對中國大陸國內共59家上市銀行進行統計,所發布之《2022年半年度中國銀行業回顧與展望》報告顯示,2022上半年總體經濟下行壓力大,但上述銀行的整體淨利仍年增6.28%至1.09兆人民幣,其中大型銀行營收穩定,股份制商業銀行及城市/農村商業銀行的利息收入成長速度則有所放緩。
2022上半年中國醫藥和生命科學產業併購交易節奏放緩,市場回歸理性
普華永道最新統計數據顯示,2022上半年中國大陸醫藥和生命科學產業的併購交易雖仍維持一定的活躍度,揭露交易數量達到670件,但交易節奏放緩,醫藥類別的交易數量和金額雙雙下滑;醫療器械類別雖交易件數創下新高,但與2021下半年相比,交易金額則呈現衰退。
香港聯合交易所於十月19日發布一份關於「特專科技公司上市制度」(特專科技公司是指在包括人工智慧、元宇宙、奈米材料、綠色科技、新食品科技等領域從事研發、商業化、銷售的企業)的諮詢文件,針對其最低預估市值、研發投資、第三方投資、上市後禁售期等規定徵詢市場意見。本文即整理本次18C新上市規則諮詢文件的重點,以及18C規則適用的企業範圍,乃至如何在美股、A股及港股間進行資本市場的選擇加以分析。
《藥品網路銷售監督管理辦法》新規將於今年12月生效,為中國大陸網路藥局的營運打開了大門,未來網路藥局及提供藥品網路交易的第三方平台,不僅可銷售非處方藥,亦可銷售處方藥。本文整理本次新規的重點,並探討其為中國大陸相關本土企業和外國企業帶來的商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