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曼群島等12個租稅管轄區 首次進行經濟實質資訊交換

2021-04-08

經濟合作暨發展組織(OECD)於2021年3月31日宣布,根據有害稅收制度論壇(Forum on Harmful Tax Practice,簡稱FHTP)制定的全球實質性活動標準,12個「免稅或僅有名目稅率」的租稅管轄區 於2021年3月31日首次開始實施交換經濟實質活動的資訊。這樣的資訊交換機制能夠讓母公司和受益所有人所在的國家,可以透過定期的資訊交換獲得重要租稅資訊。

這12個租稅管轄區分別是安哥拉、巴哈馬、巴林、巴貝多、百慕達、英屬維京群島、開曼群島,根西島、曼島、澤西島、土克凱可群島以及阿拉伯聯合大公國。

這些資訊交換所涵蓋的訊息包含在免稅或低稅率地區及國家上建立的公司身份、營業活動和所有權架構的資訊。這些公司某些不符合經濟實質的要求,某些則是從事知識產權或其他高風險的活動。

資誠聯合會計師事務所全球稅務服務會計師曾博昇表示,本次交換資訊的租稅管轄區包含英屬維京群島,開曼群島等台商常常用來設置境外控股公司的租稅管轄區,同時也是有制定經濟實質法的租稅管轄區。

曾博昇提醒,現在的新規定將使資訊交換更為透明,建議台資企業應重新檢視及評估在上述租稅管轄區設立境外控股或轉單公司的風險,同時考慮台灣可能即將實施的受控外國公司法案的影響,及早因應可能的稅務挑戰。

媒體聯絡人

關注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