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10-15
資誠聯合會計師事務所於2020年10月15日發布《區塊鏈對全球經濟影響報告》 (Time for trust: The trillion-dollar reason to rethink blockchain),評估當前使用區塊鏈技術的方式,以及分析區塊鏈可能對全球經濟產生的影響。報告發現,在未來10年(2030年),區塊鏈技術將為全球GDP增加1.76兆美元。
資誠聯合會計師事務所金融產業服務副營運長郭柏如表示,長期以來,區塊鏈技術一直與加密貨幣有密切關聯,例如比特幣,但區塊鏈能提供的更多,特別是在公私部門如何保護、共享和使用數據方面。
郭柏如指出,在COVID-19大流行期間,許多企業努力因應疫情帶來的衝擊,我們也同時看到許多破壞性的新科技對個人和社會帶來深遠影響。根據這份報告,區塊鏈可以提高企業及社會的信任、透明度和效率,協助企業重新思考營運面向和重新設計營運架構。
本報告指出區塊鏈有五個關鍵應用領域,並使用經濟分析和產業研究評估區塊鏈可能產生的經濟價值。根據本報告,2025年將是一個轉折點,區塊鏈技術有望在全球經濟受到大規模的採用。
區塊鏈的成功取決於政策環境的支持、擁抱新科技的生態系統以及合適的產業組合。就各區域來看,亞洲很可能會從區塊鏈技術中獲得最大的經濟利益。就各個國家而言,區塊鏈在中國大陸(4,400億美元)和美國(4,070億美元)的潛在淨收益可能最高。德國、日本、英國、印度和法國的淨收益也皆超過500億美元。
但是,每個國家獲益情況各不相同,中國和德國等以製造業為重點的經濟體,從「追蹤產品和服務」的受益較多,而美國受益較多的領域是支付和金融服務以及身份管理。
在各產業方面,最大的受益產業是政府部門、教育和醫療健康產業。PwC預計,在2030年,上述產業運用區塊鏈技術的身分管理,受益約5,740億美元。
同時,商業服務業、通信和媒體業、批發零售業、製造業和建築業,將運用區塊鏈吸引消費者,並滿足消費者對追溯產品來源的需求而受益。
資誠企業管理顧問公司金融產業服務董事陳念平表示,企業實行區塊鏈等新技術,需要有C-Suite等高階主管的支持才能進行,企業必須辨識出策略、機會和價值,結合生態圈與擴大商業運用場景,並確認企業間的合作是往正確的道路前進。鑑於新冠疫情的衝擊,企業運用區塊鏈技術可在解決方案中建立信任和透明度,以發揮區塊鏈的潛力。
本報告也提出,如果要實現區塊鏈的經濟潛力,就必須管理其能源消耗。越來越多的企業和政府在應對氣候變遷方面採取行動,包括致力於實現「淨零排放」(Net Zero)轉型,這意味著企業需要建立新模式來整合和共享基礎設施資源,以減少對傳統數據中心及其總體科技相關能源耗損的依賴。
本報告聚焦於區塊鏈對GDP的影響,分析區塊鏈技術在一個經濟體內為商品和服務帶來的淨附加價值。本項研究提供的場景為:區塊鏈在各產品及服務的採用率以及品質如預期發展,到2030年區塊鏈技術可能對全球經濟產生的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