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10-11
中國大陸政府為了鼓勵企業持續投入研發資源,對於高新技術企業(簡稱”高企”)的認定要求也逐步放寬。然而,放寬並不等同放鬆,事實上高企的審核是越來越朝實質化認定。
資誠聯合會計師事務所兩岸商務與稅務服務段士良會計師指出,今年上半年已確定有97家高新企業資格被取消,其中更有50%以上被追稅並補繳滯納金。近期中國大陸部分地區又開展第四季度的查核,已有不少企業接獲稅局通知要求自查並補交資料。
段士良表示,台商高科技產業的跨國佈局,一般都不會重壓研發能量在中國大陸子公司,但當中介前來遊說當地高新企業比例是中央對地方政府的績效考評指標,保證可以申請得到,又聽到同業或是當地其他企業也在享受優惠時,很自然就會捨不得放棄這誘人的租稅優惠。
正在中國大陸第一線協助台商稽查的資誠聯合會計師事務所兩岸商務與稅務徐丞毅會計師補充,這次科技廳、高新技術企業認定管理領導小組辦公室(簡稱”認定小組”)以及稅局聯手查核高新企業資質,主要從下面幾個面向確認實質:
徐丞毅強調,雖然這波查核的稅務人員與移轉訂價查核小組是不同職掌,但在中國大陸台商仍應超前部屬。除了準備高企自查資料外,也應梳理好集團智財權配置政策,避免各地租稅優惠申請與集團移轉訂價政策有不一致,增加更多風險。
© 2017 - 2025 PwC. All rights reserved. PwC refers to the PwC network and/or one or more of its member firms, each of which is a separate legal entity. Please see www.pwc.com/structure for further detail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