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瑞銀/資誠億萬富豪調查報告:億萬富豪掌控的公司報酬率 幾乎是大盤平均績效的兩倍

2019-11-08

《2019瑞銀/資誠億萬富豪調查報告:億萬富豪效應》於2019年11月8日發布,報告顯示,過去15年以來,由億萬富豪掌控的上市公司其報酬率17.8%,相較於MSCI世界指數(ACWI)的9.1%,高出兩倍之多。

主要發現:

  • 在經歷過去5年的成長之後,全球億萬富豪的財富總值於2018年減少3,880億美元達到8.5兆美元;主要原因是美元走強所帶來的部分負面影響、貿易摩擦、對於經濟增長放緩的憂慮及金融市場動盪等
  • 美國億萬富豪的財富略有增加,並在2018新年增加了33位新億萬富豪
  • 在既有業務和顛覆性的新市場進入者推動下,科技業億萬富豪的財富增幅超過其他產業,增加3.4%至1.3兆美元,在過去五年中,淨值財富增加91%
  • 億萬富豪正利用其經營企業的經驗,透過慈善事業來推動影響力
  • 過去五年來,女性億萬富豪的數量成長了46%

根據報告,亞洲億萬富豪的財富在過去五年有明顯成長,儘管去年經歷了一波修正,財富仍較五年前多出三倍。相較而言,在科技業億萬富豪帶動下,美國億萬富豪今年的財富則小幅增長。 儘管去年成長放緩,但長期來說,全球億萬富翁的財富仍比五年前成長了三分之一以上(34.5%),總計增加了2.2兆美元。

瑞銀財富管理全球超高淨值客戶部主管 Josef Stadler針對最新報告發表評論表示:

「過去五年的億萬富豪榮景歷經了自然調整。美元走強,加上股市在嚴峻的地緣政治環境下展現更高的不確定性,都促成這波的下跌。」

「儘管如此,明顯的是億萬富豪的事業仍蓬勃發展。億萬富豪持續創立及管理事業的表現領先股市大盤。億萬富豪的商業敏銳性也轉化在慈善事業方面的表現,如尋找新方法來推動具影響力的環境及社會變革,這種所謂的『億萬富豪效應』在全球正蓬勃發展中,方興未艾。」


台灣億萬富豪

  • 在2018年,台灣億萬富豪總人數較2017年增加14%,從原本的35位增加至40位,其中有11位為新增的億萬富豪,6位則掉出榜外
  • 11位新增的億萬富豪來自不同產業 (主要為消費零售、科技、金融及不動產),平均年齡為73歲,其中3位是白手起家
  • 台灣億萬富豪總財富較2017年成長11億美元(增幅1%),金額達855億美元,平均每位擁有21億美元
  • 台灣40位億萬富豪中,有27位是白手起家,13位是繼承者。白手起家的億萬富豪佔台灣總億萬富豪人口的68%;亞太地區佔78%,歐洲、中東及非洲地區(EMEA)佔61%,美國佔67%
  • 2018年台灣白手起家億萬富豪持有總財富的63%,亞太地區佔74%,歐洲、中東及非洲地區(EMEA)佔59%,美國佔69%
  • 台灣的億萬富豪當中有39位是男性,只有1位女性,其平均年齡為69歲,高於全球平均64歲
  • 台灣的40位億萬富豪中,有14位共投入逾30億美元於慈善活動,其中大部分與教育有關
  • 2018年,台灣40位億萬富豪中有16位年齡在70歲以上,預計在未來20年內繼承298億美元給下一代

「 UBS長期與PwC合作,這次是我們共同發佈的第六份億萬富豪年度報告《億萬富豪效應》。 今年共調查43個擁有最多億萬富豪的市場, 佔全球億萬財富的98%。除與2,100位億萬富豪及其繼承者進行『面對面』訪談,今年也首次加入與100多位億萬富豪的財務顧問進行訪談,再一次深度了解全球億萬富豪族群的現況。」

瑞銀集團臺灣區總經理暨瑞銀臺灣區財富管理執行長陳允懋(Dennis Chen)

隨著地緣政治變動、全球貿易摩擦的加劇以及經濟周期的起落,全球經濟前景的不確定性大幅提高,也因此,億萬富豪企業家對於企業經營都非常務實穩健,在全球投資布局及經營策略上更加三思而後行,也會思考更多備案或支援計畫,為不確定的未來做好準備

資誠聯合會計師事務所金融產業服務營運長吳偉臺 (Richard Watanabe)

Notes to Editors

  • 今年研究範圍來自美洲、歐非中東及亞太區43個國家的2,101位億萬富豪。研究單位與億萬富豪的財務顧問進行25次訪談,並與30位億萬富豪及其繼承人超過30次的面對面專訪,以及首次對100多名瑞銀客戶顧問進行調查
  • 本報告中「億萬富豪」指的是擁有超過10億美元資産的人士
  • 由億萬富豪掌控的公司定義為該億萬富豪掌握該公司股權的20%或以上或有30%或以上的投票權;或是有顯然主導公司經營方向能力之億萬富豪

媒體聯絡人

關注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