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10-15
資誠聯合會計師事務所於2018年10月15日發布《轉型中的車輛製造:共享運輸與自動化如何在2030年翻轉汽車產業》報告(Transforming vehicle production: How shared mobility and automation will revolutionize the auto industry by 2030)。報告指出,在2030年,共享運輸和自動化將驅動全球汽車產業的生產革命。
資誠聯合會計師事務所汽車暨零組件產業召集人楊明經會計師表示,未來汽車產業的製造商和消費者將產生重大的變革。汽車市場將分為兩大趨勢,在大眾市場上,許多消費者將租用共享汽車來滿足他們對每一段旅程的需求;而仍想自己擁有車輛的消費者,則希望自己的車能更加客製化。因應消費者需求,未來的汽車製造將朝向「隨選汽車」(cars on demand)和「客製化」兩個趨勢前進。
楊明經認為,原始設備製造商(OEM)必須快速開發兩種不同類型的工廠。第一種工廠將專注於生產標準化且聯網的「即插即用」(plug and play)車輛,主要客戶是在城市生活的年輕駕駛。第二種工廠屬於「彈性工廠」(flex champion)模式,將為消費者生產個人化、客製化的車輛,類似於目前的豪華車市場。
本報告預估,機器人在裝配線和研發功能中將承擔更多工作,這種變化將徹底改變目前的勞動力。未來將僅需要目前在製造現場工人的40%至60%,但是對資料工程師和軟體工程師的需求可能增加90%。
資誠聯合會計師事務所汽車暨零組件產業副召集人林一帆會計師認為,從一個多世紀前福特推出汽車流水裝配線以來,汽車生產線並未大幅革新,但預計到2021年,許多變化將加速進行。
到2030年,彈性工廠(flex champion)的資料工程師將比現在增加近一倍,軟體工程師將成長90%。而「即插即用」(plug and play)工廠的資料工程師將增加80%,軟體工程師將成長75%。
本報告指出,在其他領域的變革步伐也將加快,研發與生產之間的時間縮短至2年(目前約為3至5年)。科技業能夠直接向消費者提供移動即服務(mobility-as-service)的解決方案,OEM也將面臨越來越激烈的競爭。同時,汽車製造商將面臨越來越大的壓力,需要創造更具成本效益的生產流程,以適應日益多樣化的車輛和設計。
林一帆建議,全球汽車產業正面臨一場革命,資料管理和適應能力對生存至關重要。OEM廠應該採取行動,僱用具有適當技能的人員以及重新培訓現有員工,建立未來數十年所需的勞動力,並強化資料處理及分析能力,以及發展未來的新商業模式。